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京苑

作品数:33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航空宇航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航天
  • 7篇质量管理
  • 6篇航天型号
  • 5篇火箭
  • 4篇元器件
  • 4篇运载
  • 4篇运载火箭
  • 3篇航天产品
  • 2篇应用数学
  • 2篇数据模式
  • 2篇数学
  • 2篇控制模式
  • 2篇关键参数
  • 2篇发射场
  • 2篇风险评估
  • 1篇电器
  • 1篇电子元
  • 1篇电子元器件
  • 1篇多余物
  • 1篇形位

机构

  • 24篇中国运载火箭...
  • 2篇中国航天科技...
  • 2篇中国航天
  • 2篇中国航天标准...
  • 1篇国际关系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数...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中国空间技术...
  • 1篇北京强度环境...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航天总公司
  • 1篇物资部
  • 1篇首都航天机械...
  • 1篇中国航天北京...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9篇李京苑
  • 8篇荆泉
  • 5篇王立炜
  • 4篇李国春
  • 4篇杨双进
  • 3篇杨雪辉
  • 2篇许春来
  • 2篇苏红
  • 2篇谭振
  • 2篇余仿春
  • 2篇胡云
  • 2篇董丽云
  • 1篇常清
  • 1篇樊灵芳
  • 1篇刘铭
  • 1篇李念滨
  • 1篇陈英武
  • 1篇任羿
  • 1篇骆军委
  • 1篇郑作环

传媒

  • 13篇质量与可靠性
  • 3篇第四届中国航...
  • 2篇航天工业管理
  • 1篇导弹与航天运...
  • 1篇电子元件与材...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质量探索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3
  • 2篇1999
  • 1篇199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型号质量管理“加减法”的辩证思考
通过综述我院质量管理现状,结合院质量管理发展趋势,梳理院质量管理问题,剖析质量管理事前控制与事后补救模式的尴尬、质量管理要求的强制执行性和复杂性针对性的矛盾、质量管理要求常态性和临时措施瞬态性的冲突3方面背后深层次的质量...
杨双进李京苑张华
关键词:质量管理
质量与可靠性支撑机构建设设想被引量:1
2017年
为进一步提高型号可靠性、元器件、试验、软件、质量与可靠性信息等管理水平,提升专业化基础保证能力,在分析现有专业技术支撑机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质量与可靠性支撑机构建设方案,在研究院统一要求和指导下,各专业技术支撑机构全面参与型号研制流程与管理,发挥专业技术支撑机构的独立把关和保障作用,推动型号产品保证实施。
常清王立炜董丽云李京苑谢博宇
质量与可靠性技术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实践被引量:1
2013年
总结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近年来在质量与可靠性技术方法研究和应用方面开展的实践,提出了从健全技术方法研究和应用机制、多渠道组织开展技术方法研究、加大技术方法的推广应用力度等多角度开展技术方法研究和应用的措施。通过技术方法研究和应用,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规章制度、标准规范、业务工程手册、案(图)例等,形成知识共享,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培训,达到提升能力、降低型号研制风险的目的。
荆泉李京苑
关键词:技术方法
运载火箭高密度发射质量管理研究与应用
介绍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针对我国运载火箭高密度发射任务特点及其带来的问题和不适应,在充分继承航天'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各项质量管控模式、方法和流程并组织实施,实现了2010年至今以发射嫦娥二号、天宫...
覃艺刘铭李京苑樊灵芳余仿春
关键词:运载火箭质量管理控制模式
文献传递
对质量问题线索表及举一反三基线的认识和实践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当前型号举一反三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在原有举一反三工作基础上,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一句话"式的质量问题线索表,按产品及专业分类建立了举一反三基线,并将其与知识管理、故障模式分析及闭环控制等工作有机结合,提高了质量问题举一反三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荆泉李京苑余仿春
运载火箭技术风险控制的探索与实践
2014年
运载火箭研制具有系统复杂度高、技术难度大、单点环节多、工作环境恶劣等特点,技术复杂性和风险性突出,在研制过程中,如果不对其中的风险加以有效分析和控制,就有可能出现重大损失。因此,对运载火箭的技术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析及控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荆泉杨双进李京苑王立炜
关键词:运载火箭技术风险分析
对产品成功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2014年
面对型号确保成功的严峻形势,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探索研究了产品成功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并在各型号研制过程中推广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重点对产品成功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型号应用中的工作思路、开展时机、主要内容和工作程序进行了详细介绍。
荆泉李京苑胡云
关键词:包络分析
在航天型号研制中需要综合运用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方法
2015年
通过对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的内涵进行对比阐述,揭示出二者的综合运用充分体现了"客观——主观——客观"及"实践——理论——实践"的科学认识与转化闭环增长机制,并且在航天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许春来李京苑陈金存杨雪辉
航天型号共振问题的危害性分析及措施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以火箭类飞行器产品为分析对象,列举了近年来在产品研制及飞行试验过程中发生的典型共振问题,按照不稳定性问题、结构破坏类问题划分,对共振问题的发生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共振问题的工作建议。
李京苑杨凡王帅李国春
关键词:航天型号
价值可持续太空探索的系统工程--理念、架构与实践
2025年
太空探索活动进入价值可持续发展模式阶段,航天大国率先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以驱动可持续发展,以价值引领的“无人区”式目标强化驱动力,自然需要解决在探索性目标牵引下太空探索的任务宏观和微观、系统内部和外部存在未知状态的认知自适应可持续这一重要理论问题。本文基于钱学森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系统科学等学术发展逻辑和相关理论原理,结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超过30年的工程实践,从源头和底层出发总结规律、融合理论/原理、演绎发展;以系统论、大成智慧学思想为指导,构建了价值可持续太空探索的系统工程(TSE)方法体系,涵盖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物穷其理、宏微交替”理念,基于数据‒知识‒逻辑的认知三维结构和总体基本原理及其架构,三重嵌套自适应控制原理结构及其数学物理基础要点,针对存在未知状态的系统韧性构建原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应用任务在降低成本、科学探索方面的全面实践以及月球相关探索项目中的前瞻应用,表明TSE方法体系能够显著提升太空探索活动的价值可持续性,为推进钱学森“创建系统学”进程、新时期航天强国建设提供了方法论与工程实践支撑。
党炜许鹏程郑作环张竞菲郑作环陈英武张雯陈英武张雯宋恒旭骆军委李京苑林宝军任羿
关键词:太空探索自适应控制深空探测航天强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