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4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3篇静脉
  • 3篇化疗
  • 3篇干预
  • 2篇导管
  • 2篇乳腺肿
  • 2篇手术
  • 2篇静脉炎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安普贴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栓塞化疗
  • 1篇伊立替康
  • 1篇治疗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乳腺肿块
  • 1篇乳腺肿瘤

机构

  • 10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曾泳英
  • 2篇陈简兴
  • 2篇杨月彩
  • 2篇陆燕琼
  • 1篇陈丽富
  • 1篇陈秀云
  • 1篇严美爱
  • 1篇董惠明
  • 1篇金海赞
  • 1篇邓满贵
  • 1篇陈环球
  • 1篇张春红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广东微量元素...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焦虑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焦虑状况的调查,为护理对策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以该院2014年3月21日至2015年1月1日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影响患者焦虑情绪的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10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状况明显严重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前、术后知识缺乏、担心手术效果、缺乏家庭支持、恐癌心理等各焦虑情绪影响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均有一定的焦虑状况,但术前焦虑较术后焦虑更为严重,影响因素较多,需通过实施全面人性化护理的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
曾泳英
关键词:乳腺肿瘤焦虑护理
关于围手术期护理运用于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肿块患者中的方法及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运用于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肿块患者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4年6月—2016年6月93例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9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9例出现皮下淤血,3例出现残腔积血,于术后1~3周消失。术后病理检查显示乳腺良性肿瘤81例,乳腺癌12例。术后随访4周,肿块均切除,无肿块残留。护理后患者的SAS、SDS评分比护理前降低(P<0.05)。结论乳腺肿块患者在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期间,采用围术期护理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治疗效果。
曾泳英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微创手术乳腺肿块
防止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时绕向颈内静脉的方法被引量:4
2009年
陈简兴曾泳英陆燕琼
安普贴治疗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化疗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安普贴外贴治疗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化疗致静脉炎的疗效,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方法:选择经PICC化疗已发生静脉炎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41例。常规组用50%硫酸镁沿静脉走行在穿刺端点上方10cm湿敷,4-6次,d,15mⅢ次。治疗组用安普贴沿静脉走行在穿刺点上方(紧贴透明敷贴外缘)外贴,每周更换1次,直至治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普贴外贴对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化疗致静脉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曾泳英陈环球
关键词:安普贴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化疗静脉炎
脑转移癌患者护理安全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讨论脑转移癌患者护理安全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187例脑转移癌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分析,总结了对脑转移癌患者实施预见性的、有效的安全护理对策。结果187例患者坠床发生率为1.1%,肺炎并发率为2.6%,褥疮发生率为0.5%。结论通过对脑转移癌患者住院期间不安全危险因素的评估,经实施了预见性安全护理,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时间。
严美爱陈秀云杨月彩曾泳英
关键词:脑转移癌护理对策
经皮穿刺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32例肝癌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穿刺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患者期间的护理方法与价值。方法以住院部所收治的32例肝癌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中纳入16例患者,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中纳入16例患者,应用整体化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经皮穿刺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过程中,实施整体化护理能够降低肝癌患者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曾泳英
关键词:经皮穿刺肝动脉栓塞化疗肝癌护理
安普贴在预防PICC导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安普贴薄膜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相关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把100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液科患者,根据其置管时间的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有5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置管结束后用3M透明敷贴固定中心静脉导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穿刺点上方(紧贴透明敷贴外沿),沿静脉走向平行贴安普贴薄膜。两组患者的换药方法,消毒范围都根据要求进行。两组患者的观察时间都是4周,观察两组病例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相关性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例,发生率4%;对照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9例,发生率18%;两组比较,χ2=5.005,P<0.05。结论:安普贴薄膜能有效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张春红曾泳英邓满贵
关键词:PICC导管机械性静脉炎安普贴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3月21日-2015年1月1日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各维度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六周期化疗护理后,干预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可改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促进预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曾泳英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乳腺癌化疗生活质量
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癌症的观察与护理干预被引量:5
2006年
探讨了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癌症的护理方法:化疗开始前给予心理护理,做好药物知识的宣教,使患者能较好地配合治疗;化疗期间重点做好伊立替康毒性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干预,预防和减轻伊立替康毒性反应的发生。认为护理干预可预防和减轻伊立替康毒性反应的发生,确保化疗计划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陈简兴陈丽富金海赞曾泳英
关键词:癌症伊立替康化学治疗护理
免疫三氧治疗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免疫三氧治疗在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有癌因性疲乏的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加用免疫三氧治疗。应用简易疲乏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病人的癌因性疲乏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的程度。[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病人癌因性疲乏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三氧治疗对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有明显改善作用,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陆燕琼董惠明杨月彩曾泳英
关键词: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