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心一
- 作品数:38 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手术适应征及技巧。方法对本科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的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后路椎间盘镜的手术治疗方法,采用NaKai标准对病人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有1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1例神经根损伤,无大血管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其它并发症发生;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1.67%。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肯定、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较好方法,熟练掌握操作要点和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值得临床推广。
- 曾心一
- 关键词:后路椎间盘镜腰椎间盘突出症
- 手术治疗52例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95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52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实施胸锁乳突肌下切断术治疗,术后随访。结果:术后随访3.5~13.5年,平均8.6年。其中优44例,占84.6%;良5例,占9.6%;差3例,占5.8%;优良率94.2%。结论: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实施手术治疗远期疗效满意。
- 戴海曾心一
- 关键词:先天性肌性斜颈手术治疗远期疗效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7~2007年,对40例平均年龄为77.5岁(70~85岁)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所有病人均安全度过手术期,也均得到随访,随访1~3年,采用Harris功能评分,本组病例优18例,良13例,中5例,差4例,优良率77.5%。结论70岁以上老人股骨颈骨折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是可行的。
- 戴海曾心一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
- 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采用Evan’s分型,其中Ⅰ型6例,Ⅱ型5例,Ⅲ型12例,Ⅳ型7例。以Russell-Taylor股骨重建髓内钉静力型固定。结果本组28例患者获得随访,2例失访。其中2例Ⅳ型骨折出现轻度髋关节内翻,髋关节外展轻度受限;其余患者均无髋内翻,股骨颈干角正常,骨折对位对线良好。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Russell-Taylor股骨重建髓内钉静力型固定符合生物力学,尤其对Evan’sⅢ、Ⅳ型骨折有独特的优势,具有手术创伤小、失血少、固定可靠等优点。
- 曾心一
-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重建髓内钉内固定
- PCNA和Bcl-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分析PCNA和Bcl-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4例骨肉瘤标本为实验对象,20例正常骨组织标本作为阴性对照。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CNA和Bcl-2蛋白的表达,并对相关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CNA阳性率65.6%(42/64),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8.1%(50/64)。20例阴性对照标本中未观察到PCNA的阳性表达;Bcl-2阳性表达1例为(+)、1例为(++),阳性率为10.0%(2/20),与骨肉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CNA和Bcl-2蛋白的表达均与性别、骨肉瘤分型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有无肺转移和生存时间相关(P<0.05)。PCNA和Bcl-2的表达一致性占68.8%,两者表达具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CNA和Bcl-2蛋白在骨肉瘤中有较高的表达率,并且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分化程度低的骨肉瘤患者PCNA和Bcl-2蛋白的表达强,PCNA和Bcl-2蛋白表达强者,发生肺转移的几率高,同时表达越强,预后越差。
- 曾心一
- 关键词:PCNABCL-2骨肉瘤
- 小切口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小切口开窗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3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小切口手术,采用联合阻滞麻醉,经常规腰椎间盘手术器械去除上位椎板下缘及下关节突内侧,切除黄韧带,开窗至10mm×8mm大小,用神经剥离子或神经拉钩保护或拉开神经根,取出突出间盘组织,摘除髓核组织,同时对其疗效做出评价。结果322例患者随访2~16个月,平均4.5个月。优135例,良169例,可16例,差2例,优良率达94.4%。全部患者无椎间隙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手术出血50~l50ml,平均65ml;术时间40~90min,平均60min。结论小切口开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有效方法。
- 戴海曾心一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小切口手术方式
- DHS、DCS、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比较分析DHS、DCS、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髋部螺钉(DHS)组106例、动力髁部螺钉(DCS)组106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组108例。比较分析三组患者临床治疗及改善情况。结果 PFN与DHS组、DCS组患者相比,PFN组患者临床治疗的优良率明显提高,可达93.52%,而"可"与"差"的比较均明显降低,分别为4.63%和1.85%,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与DHS组、DCS组患者相比,PFN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已经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术中出血量与术中输血量也明显减少,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与DHS、DCS相比,具有临床效果显著、且创伤性小、手术时间短等特点,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 戴海黎裕明吴永祥曾心一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DHSDCSPFN
- “Y”型钛钢板内固定加鹰嘴截骨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观察
- 2008年
- 目的:探讨Y"型钛钢板内固定加鹰嘴截骨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方法:对1999年1月 ̄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经臂丛麻醉或全麻后,行后路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骨折复位,Y型钛钢板结合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术后进行主动的肌肉舒缩锻炼,24~48h即行CPM器被动活动,伤后3天作轻柔的被动肘部活动,1周后无痛下行肘关节主动功能锻炼。术后1~6个月时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6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8.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根据Cassebaum评分:优8例,良21例,优良率80.6%。结论:应用"Y"型钛钢板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戴海曾心一
- 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疗效
- 浮膝损伤的诊治进展被引量:4
- 2008年
- 曾心一
- 关键词:浮膝损伤高能量损伤诊治
- MRI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GCT)的MRI表现特点及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5月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GCT患者23例影像学资料及其病理结果。结果:肿瘤位于肱骨近端3例,肱骨远端5例,股骨远端8例,胫骨近端4例等;X线及CT扫描均见骨端偏心膨胀性改变,无钙化,无硬化;T1WI表现为中等偏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呈中度或明显强化,并可显示瘤内坏死、囊性改变、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及液平等。结论:MRI结合X线平片、CT可显著提高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 曾心一
- 关键词:MRI骨巨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