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珉

作品数:19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会议论文
  • 8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阿尔茨海默病
  • 4篇AD
  • 4篇沉默
  • 4篇沉默作用
  • 4篇出血
  • 3篇症状
  • 3篇缺血
  • 3篇卒中
  • 3篇微出血
  • 3篇细胞
  • 3篇酪蛋白激酶
  • 3篇REST
  • 2篇血性
  • 2篇溶栓
  • 2篇神经元
  • 2篇缺血性卒中
  • 2篇转录
  • 2篇转录因子
  • 2篇晚发
  • 2篇晚发型

机构

  • 19篇同济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9篇方珉
  • 14篇刘学源
  • 6篇赵延欣
  • 2篇张佩
  • 2篇龚骊
  • 1篇王菁
  • 1篇吴帆
  • 1篇张曙映
  • 1篇金爱萍
  • 1篇李强
  • 1篇钟时颖

传媒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上海医药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家庭用药
  • 1篇阿尔茨海默病...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非致残性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病例139例:1)比较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和不合并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病例特...
龚骊王海潮方珉赵延欣刘学源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余同亚方珉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来刻画阿尔茨海默病中lncRNA对于REST的调控作用
背景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AD的典型病理特征,其中Aβ沉积也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核心致病机制,但是这些结构性病理学改变可能并不足以产生AD的临床症状。
方珉刘学源赵延欣
关键词:ALZHEIMER病
基于iTRAQ技术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发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方珉王菁刘学源
非卒中人群中的晚发型抑郁与无症状腔隙、微出血等病损及其部位相关
目的:晚发型抑郁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情感障碍类型,既往研究显示晚发型抑郁与颅脑中的无症状性病损尤其是白质疏松等相关,鉴于白质疏松等无症状病损均与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相关,因而有学者提出'血管性抑郁'的假说来解释晚发型抑郁的发病...
方珉刘学源
AD中REST的空间分布对神经元细胞凋亡与自噬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Alzheimer病中抑制性因素1沉默作用转录因子(repressor element-1 silencing transcription,REST)的空间分布对神经元的凋亡与自噬的影响。方法 C57小鼠侧脑室注射Aβ25-35建造AD模型,以无菌生理盐水为对照,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REST蛋白在造模前后细胞内的定位的变化,并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鼠神经元中凋亡与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发现AD状态下REST基因入核受阻,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法显示促进凋亡的BAX、CASP9表达增强,而抑制凋亡的BCL2基因表达下降。自噬标志基因LC-3的表达水平也增强。结论 AD状态下REST基因入核受阻,并引起凋亡与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
方珉张佩金爱萍刘学源
关键词:细胞内定位细胞凋亡自噬
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复发风险的价值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ABCD^2评分系统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预测价值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CT血管成像(CTangiography,CTA)的检查结果,按ABCD^2评分标准完成评分。随访TIA后7 d TIA、小卒中和大卒中的发生率,分析ABCD^2评分与TIA后短期再发事件的关系。ABCD^2评分对于TIA后短期再发事件的预测用ROC曲线(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表达。结果 106例TIA患者中,再发TIA 24例(22.6%),再发卒中20例(18.9%)。在TIA危险因素中,再发TIA与再发卒中两组间TIA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068)。ABCD^2评分对大卒中预测价值高(AUROC=0.863,95%CI:0.799~0.926,P<0.001),对小卒中和TIA预测价值低(AUROC=0.590,95%CI:0.499~0.681,P=0.057;AUROC=0.444,95%CI:0.373~0.515,P=0.172)。Cox风险分析发现,ABCD^2评分与TIA后7 d临床复发事件问具有相关性。ABCD^2评分<3与ABCD^2评分>3两组再发事件的风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15.98;95%CI:6.03,42.31;P<0.001)。结论 ABCD^2评分对于再发大卒中的预测价值高,可以作为急诊预测TIA患者7 d再发大卒中的有效方法。
方珉李强钟时颖刘学源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ABCD^2评分预后
动脉应用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估
余同亚方珉
AD中细胞状态改变与认知障碍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什么某些呈现阿尔茨海默症解剖性和分子性特征的个体仍然会保持认知能力,对此问题我们还未完全了解。为此我们展示了小胶质细胞和抑制性因素1沉默作用转录因子(REST,repressorelement 1-silenci...
方珉余同亚赵延欣刘学源
关键词:ALZHEIMER病小胶质细胞
颅内微出血与脑梗死溶栓后出血的荟萃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微出血与脑梗死动脉或静脉溶栓后出血的关系。方法Shoamanesh等人的荟萃分析,收入了5项研究,证实颅内微出血会增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的风险,但调整偏倚后结果不确定(P=0.05)。我们将增添进几个最新研究,...
张佩方珉赵延欣刘学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