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
- 作品数:13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中文版社交技巧提升系统家长评定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2025年
- 目的分析和验证中文版社交技巧提升系统家长评定量表(SSIS-RS-C)在中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486名中学生家长进行SSIS-RS-C测查,并以社交反应量表和长处与困难问卷作为校标效度检验工具。间隔1个月后进行重测。使用SPSS 2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项目分析、内部一致性检验、重测信度检验和校标效度检验,采用AMOS 24.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项目分析显示各题项与各分量表之间的得分均呈正相关(r=0.293~0.782,均P<0.01),且各题项在高、低分组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79~37.038,均P<0.01)。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SSIS-RS-C中社交技巧分量表七因素(沟通、合作、维护权利、责任感、同理心、参与投入和自我控制)和问题行为分量表五因素(外化问题、攻击性、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内化问题和孤独谱系样行为)结构。社交技巧分量表与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r=0.637,P<0.001),问题行为分量表与社交障碍、困难行为呈正相关(r=0.765、0.688,均P<0.001)。总量表、社交技巧分量表和问题行为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34、0.972和0.963。SSIS-RS-C总分和两个分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665、0.871和0.598(均P<0.001)。结论SSIS-RS-C在中国中学生人群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 钱雨欣宋丽杭跃跃韩璐周勤刘佳雪李孝武张蓓蓓徐静柯晓燕焦公凯
- 关键词:社交技巧信效度青少年
- 产后抑郁与人格因素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与人格因素的关系,为产后抑郁的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大五人格调查问卷及人格障碍诊断问卷对112名产后42天女性进行调查。结果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0.7%;产后抑郁与外向性人格特征关系有统计学意义(Z=-2.037,P<0.05);B群、C群人格障碍与产后抑郁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95、-2.790,P值均<0.05)。结论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外向性人格特征及B群、C群人格障碍与产后抑郁相关。
- 丁小玲徐静
- 关键词:产后抑郁人格障碍
- 青少年人格障碍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3年
- 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青少年人格障碍具有稳定性,但目前对青少年人格障碍的追踪研究很少。文章介绍了青少年人格障碍的概念,复习了青少年人格障碍的相关研究,简述了青少年人格障碍的稳定性,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未来青少年人格障碍的研究趋势。
- 孙倩陈图农徐静
- 关键词:青少年人格障碍
- 大学生人格偏常特质的年级差异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偏常特质的年级差异。方法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CBF-PI-B)和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4版)(PDQ-4+)对1 204名大一至大四的本科生进行测查。结果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偏执型、分裂型、自恋型以及回避型这四种人格偏常倾向上阳性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Q-4+问卷的分裂型、反社会、边缘型、表演型、自恋型、回避型、依赖型因子评分在不同年级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三学生分裂型因子评分高于大四(P<0.05),大四自恋型因子评分高于大一(P<0.05),大三的表演型因子评分高于其他三个年级(P<0.05)。CBF-PI-B的宜人性因子分在不同年级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二和大四年级学生在宜人性维度评分高于大三年级(P<0.05)。结论大学生人格偏常特质存在一定的年级差异。
- 许守婷林万贵陈图农徐静孙倩
- 关键词:大学生大五人格年级差异
- 南京12~16岁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现状及相关因素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调查江苏省南京市12~16岁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3—5月,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对南京市2 339名12~16岁儿童进行调查,应用逻辑回归分析影响儿童行为因素。结果儿童行为问题总体阳性检出率为17.6%,其中男生为18.5%,女生为16.8%;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暴力型家庭教养方式(OR=3.776,95%CI=1.436~9.930)是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而母乳型喂养方式(OR=0.611,95%CI=0.448~0.833)、较同龄儿发育无差别(OR=0.446,95%CI=0.268~0.743)或发育好(OR=0.511,95%CI=0.285~0.917)、学习成绩非常好(OR=0.261,95%CI=0.073~0.935)、民主型教养方式(OR=0.485,95%CI=0.371~0.633)为儿童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结论南京市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多种因素与儿童行为问题有关,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儿童行为问题发生。
- 徐静储康康徐斌张久平王晨阳刘青香谷力柯晓燕
-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环境因素
- 大学生人格偏常维度稳定性追踪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偏常维度跨时间稳定性以及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量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4版以及中国大五人格问卷对4所高校大二学生间隔半年进行两次调查,共追踪到179名被试。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在反社会人格偏常维度上时间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7.055,P<0.01),其余人格偏常维度上时间主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分裂型、反社会型、边缘型以及自恋型人格偏常维度上性别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7.682、16.641、7.060、21.420,P均<0.01)。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人格特质与人格偏常呈极其显著正相关(t=6.092,P<0.01),而宜人性人格特质与人格偏常呈显著负相关(t=-2.169,P<0.05)。结论:大学生人格偏常维度具有稳定性,神经质和宜人性与人格偏常有关。
- 徐静陈图农孙倩
-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特质
- ASD与ADHD儿童青少年社交技巧及问题行为的对比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青少年社交技巧及问题行为的特点,及其与核心症状的关联。方法选择2023-2024年南京脑科医院门诊就诊的409名5~18岁患有ASD或ADHD患者,并在社区招募344名典型发育的儿童青少年(TD),根据性别、年龄进行1∶1∶1(ASD∶ADHD∶TD)配对,每组选择97例纳入分析。采用社交技巧提升系统-评分量表-中文版(SSIS-RS-C)评估社交技巧及问题行为,使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社会交流问卷(SCQ)和中文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评定量表(SNAP-Ⅳ)分别评估ASD和ADHD的核心症状。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以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SD组社交技巧得分[(61.53±24.26)分]低于ADHD组[(80.89±15.19)分,P<0.05],ASD组问题行为得分[(38.82±11.92)分]高于ADHD组[(34.00±12.45)分,P<0.05分]。在ASD组中,ABC、CARS、SCQ与社交技巧得分均呈负相关(r=-0.26~-0.55,P<0.05),在ADHD组中,SNAP-Ⅳ总分及各分量表与问题行为得分均呈正相关(r=0.25~0.65,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理心是ASD负向影响因素(B=-0.246,OR=0.782,P<0.05),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是ASD的正向影响因素(B=0.589,OR=1.802,P<0.01),而对于ADHD而言,仅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是正向影响因素(B=0.779,OR=2.180,P<0.01)。结论ASD和ADHD儿童青少年在社交技巧及问题行为方面均存在缺陷,且这些缺陷均与各自疾病的核心特征相关联。
- 宋丽姜肖茹周勤岳增赫刘佳雪胥柯钱雨欣仇娜娜徐静张蓓蓓柯晓燕
-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社交技巧儿童青少年
-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偏常比较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索独生子女大学生偏常人格的特征。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4版(PDQ-4)对1 244名大学本科生测试,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人格特质模式对10%被试评估,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偏常得分差异。结果:1 168份有效问卷(93.9%),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偏执型人格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自评与他评人格偏常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偏常人格维度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偏常人格无明显差异,偏常人格存在性别差异。
- 孙倩陈图农徐静
- 关键词:独生子女大学生
- 高职大学生人格障碍的现状调查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调查高职大学生人格障碍的特点,并分析人格障碍阳性率与某些社会人口学变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4版(PDQ-4),对江苏地区6所高职院1060名1~2年级学生进行测查,以4~5分为人格障碍维度划界分计算阳性率.结果 高职大学生10种人格障碍维度的阳性检出率在8.6%~33.0%之间,最高为强迫型33.0%,最低为分裂样型8.6%;高职大学生中男生、独生学生人格障碍阳性率较高;家庭结构、母亲文化程度、家庭负性生活事件对子女人格发展有较大影响.结论 高职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人格障碍问题,男生略高于女生,独生学生高于非独生学生.家庭结构、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及教养方式可能与子女的不健全人格或人格障碍有关.
- 徐成陈图农孙倩徐静
- 关键词:人格障碍高职大学生
- 人格偏常特质的性别差异以及与正常人格特征的关系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对大学生正常人格特质和人格偏常特质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人格特质和人格偏常维度的性别差异,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CBF-PI-B)和《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4版)》(PDQ-4)对南京、合肥地区6所高校1-4年级学生展开调查。结果(1)大五人格中,宜人性这一人格特质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在PDQ-4中,表演型和回避型这两个维度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男生在其余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3)大五人格特质与PDQ-4人格偏常维度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1)大学生正常人格特质和人格偏常特质均存在性别差异。(2)大五人格5个维度与PDQ-4中人格偏常维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
- 崔雪霞陈图农孙倩徐静刘伟林万贵李箕君
- 关键词:大五人格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