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继胜

作品数:29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骨折
  • 8篇关节
  • 7篇内固定
  • 5篇手术
  • 5篇疗效
  • 5篇股骨
  • 4篇植骨
  • 4篇小腿
  • 3篇置换术
  • 3篇皮瓣
  • 3篇胫骨
  • 3篇外科
  • 3篇显微外科
  • 3篇颈骨
  • 3篇颈骨折
  • 3篇后外侧
  • 3篇固定术
  • 3篇关节功能
  • 2篇动脉
  • 2篇胸腰段

机构

  • 27篇商丘市第一人...
  • 3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28篇徐继胜
  • 22篇陈坤峰
  • 18篇赵志坚
  • 7篇张传林
  • 5篇朱鑫
  • 5篇陈道振
  • 2篇丁丁
  • 1篇郭旗
  • 1篇崔峰
  • 1篇杨广令
  • 1篇郭伟杰
  • 1篇王红旗
  • 1篇冀鹏
  • 1篇张俊霞
  • 1篇韩文龙

传媒

  • 5篇中华显微外科...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校医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外科研究与新...
  • 1篇临床研究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排状螺钉锁定板与高尔夫解剖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排状螺钉锁定板和高尔夫解剖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在预防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关节面的二次塌陷和创伤性关节炎形成等方面的疗效。为今后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从而达到降低致残率,...
徐继胜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评价
VSD联合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3例胫骨外露创面的体会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VSD联合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胫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对小腿中下段胫骨外露创面的13例患者,清创后采用 VSD 处理7-18 d ,待胫骨创面清洁后取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胫骨外露,本组切取皮瓣面积为5.0 cm x4.0 cm -12.0 cmx9.0 cm。结果术后13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个月随访,皮瓣外形、色泽及小腿功能满意,皮肤无破损。结论 VSD联合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胫骨外露创面临床效果良好。
陈坤峰赵志坚徐继胜张传林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显微外科手术
股方肌骨瓣移植联合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股方肌骨瓣移植联合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证实此术式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3月至2015年3月,对中青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1例患者,手术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骨折复位满意后,用3枚空心加压螺钉倒三角固定骨折。于股方肌止点处切取适合大小的股方肌骨瓣,沿股骨颈纵轴向头内及颈部开槽,将骨瓣插入股骨头内,无张力移植固定于股骨颈部。术后随访、分析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术后1-3年的随访,11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4- 10个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92.5分,1例患者术后2年出现了I期股骨头坏死,予以取出空心螺钉配合活血化淤药物应用,扶双拐不负重下床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1年,股骨头坏死程度未进展,髋关节功能评分为73分。结论股方肌骨瓣移植联合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能显著提高其愈合率,降低股骨头坏死及骨不连的发生率,是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
陈坤峰徐继胜赵志坚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加压螺纹钉股方肌骨瓣
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技术在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比较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难复性股骨颈骨折55 例中31 例采用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技术,24 例采用切开复位复位技术,均获得成功.采用Garden 对线指数对股骨颈骨折复位质量进行评价,通过髋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对比分析两种复位方法术后临床的疗效.结果 55 例均获平均17.6(13~24)个月随访.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组(A 组)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B 组)在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第3 天VAS 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arris评分,复位指数及末次随访时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见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发生情况.结论 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技术比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治疗中有更多优势.
杨广令赵志坚陈坤峰冀鹏徐继胜张俊霞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切开复位内固定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2025年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关节功能和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患者39例[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75.36±10.52)岁],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手术39例[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74.35±12.11)岁]。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部分负重时间、视觉模拟评分、髋伸屈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两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采用试剂盒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合成酶(GS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ROS)水平。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结果PFNA内固定患者手术时间和视觉模拟评分[(59.87±6.61)min、(2.71±1.19)分]低于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组患者[(76.41±5.94)min、(3.54±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20、3.134,P<0.05)。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中透视次数[(230.13±20.62)ml、(5.64±1.75)次]高于PFNA内固定组患者[(173.77±19.45)ml、(2.46±1.1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2、9.538,P<0.05)。PFNA内固定组患者部分负重时间[(11.61±3.65)d]高于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患者[(4.74±1.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50、P<0.05)。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患者髋关节活动度[(127.13±7.60)°]高于PFNA内固定组患者[(114.74±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03,P<0.05)。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患者髋关节功能[(85.67±4.40)°]高PFNA内固定组患者[(74.41±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90,P<0.05)。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患者血清MDA、GSS和ROS水平[(71.43±7.04)nU/ml、(68.18±5.87)nmol/L、(1.11±0.08)nmol/L]低于PFNA内固定组患者[(87.26±9.04)nU/ml、(86.33±5.00)nmol/L、(1.29±0.08)nmol/L],差�
经亚威陈坤峰徐继胜王红旗李腾白天峰
关键词:髓内钉内固定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关节功能氧化应激
桥式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修复小腿Gustilo III C型损伤的经验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桥式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修复小腿GustiloⅢC型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健侧胫后血管桥式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修复小腿GustiloⅢC型损伤9例,其中胫前动脉缺损6例,缺损长度6.0~12.6 cm;胫前动脉长段闭塞3例,闭塞长度8.0~16.8 cm,骨缺损长度3.0~6.0 cm,软组织缺损面积15.0 cm×21.5 cm^20.0 cm×30.0 cm,创面严重污染。一期清创后VSD处理5~17 d,控制炎症后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并实施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与健侧胫后血管桥接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12.0 cm×23.0 cm^16.0 cm×38.0 cm,外固定支架并行固定双下肢。二期手术:于一期手术后8~12周取出骨水泥后行自体骨植骨,同时对皮瓣进行修整。结果9例预后良好,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3~22个月,平均16个月。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8例,二期愈合1例,愈合时间13~20 d,骨折愈合时间7~10个月,平均8个月,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桥式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是一种有效的修复小腿GustiloⅢC型损伤的治疗方法。
徐继胜朱鑫陈阳李国盛经亚威丁丁支振亚赵志坚陈坤峰张传林
关键词:桥式皮瓣显微外科技术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和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被引量:13
2024年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固定术和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手术方式, 分为PFNA组和关节置换组, 每组52例, PFNA组患者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固定术进行治疗, 关节置换组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手术方式的手术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完全负重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髋伸屈活动度(ROM)、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PFNA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85.83±7.93) min、(242.54±17.35) ml、(129.35±12.43) ml、(124.86±9.81) d、(11.37±1.99) d]明显高于关节置换组患者[(69.67±6.10) min、(185.88±15.73) ml、(96.08±12.75) ml、(96.46±11.22) d、(7.17±1.00)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40、17.440、13.740、13.040、13.560, P<0.05)。PFNA组患者VAS评分、髋伸屈活动度[(2.81±0.89)分、(118.65±7.51)°]明显低于关节置换组患者[(2.06±0.73)分、(130.54±6.8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22、8.409, P<0.05)。PFNA组患者髋关节功能[(69.10±5.09)分]明显低于关节置换组患者[(80.27±4.6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10, P<0.05)。关节置换组治疗后炎性因子TNF-α和IL-6水平[(24.56±3.71) pg/ml、(48.69±3.71) pg/ml]明显低于PFNA组患者[(30.22±2.17) pg/ml、(58.65±4.01) 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1、5.008, P<0.05)。关节置换组患者内固定并发症、髋关节并发症等发生率[1.92%(1/52)]明显低于PFNA组[9.61%(5/52)],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16, 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显著, 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 并发症低, 术后疼痛和关节功能改善较为显著。
经亚威陈坤峰徐继胜李腾白天峰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髋关节功能
低氧诱导自噬促进T2DM大鼠骨折愈合
2025年
目的:研究低氧状态下自噬对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2DM)合并股骨骨折大鼠模型不同时间点的骨折愈合程度及低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 (Runx2)、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 (LC3II/I)表达情况。方法:大鼠随机分为高糖高脂饲养前(Control)组、高糖高脂饲养8周后(HFD)组及T2DM模型(T2DM)组,采用高糖髙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制备T2DM模型,在T2DM模型基础上制作股骨骨折模型。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T2DM合并股骨骨折模型组,Model)及治疗组(氯化钴(CoCl2)治疗的T2DM合并股骨骨折模型组,Treatment),根据检测时间点每组继续分为造模后7 d、28 d、42 d的三个亚组。X线评估股骨愈合情况,WB检测HIF-1α、ALP、Runx2、LC3II/I表达。结果:T2DM合并股骨骨折模型随时间的增长,治疗组在第28 d相比于对照组已有较好的恢复,骨组织中ALP、Runx2表达增加,自噬蛋白LC3II/I的检测结果显示随时间增长自噬水平有所减弱。结论:低氧可以诱导自噬来促进T2DM大鼠骨折愈合。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fracture healing and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 (Runx2), and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II/I (LC3II/I) expression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in T2DM rats with femoral fracture under hypoxic conditions. Methods: Th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high-sugar and high-fat pre-feeding groups, high-sugar and high-fat feeding groups after 8 weeks of feeding and a T2DM model group, T2DM was prepared with high-glucose and high-fat diet combined with streptavidin. Femoral fractures were modeled on the basis of T2DM. Experimental rats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T2DM with femoral fracture model group, Model) and a treatment group (CoCl2 treatment group, Treatment) and continued to be divided into three subgroups on days 7, 28, and 42 post-molecularization for each group at the tim
沈佳康李腾赵志坚陈坤峰徐继胜
关键词:低氧自噬骨折愈合低氧诱导因子
探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牵张固定治疗指骨Pilon骨折的疗效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牵张固定治疗指骨Pilon骨折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牵张固定进行治疗的32例指骨Pilon患者,把这些患者作为此次试验的样本,抽调患者的手术资料开展回顾研究,观察患者取得的手术成效。结果手术结束之后,本次抽取的患者其骨折情况均有所好转,部分患者在术后4个星期后开始拆除外固定架,骨折开始愈合,患者手指在固定期间,没有出现感染,通过手指关节总活动度标准对患者的手指功能进行评定,优18例,良10例,一般2例,差2例,优良率为87.5%。结论针对指骨Pilon骨折患者的治疗,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牵张固定方法,可使骨折伤者的受伤关节得到修复,逐步恢复原有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徐继胜张传林
关键词: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指骨PILON骨折
微型钢板与微型指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掌骨头关节内骨折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比较微型钢板与微型指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掌骨头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60例掌骨头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其中29例行微型钢板治疗患者为对照组,31例行微型指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患者为研究组。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为96.77%,较对照组72.41%更高(P<0.01)。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7.0±1.2)周,较对照组(10.2±1.3)周更短,(P<0.01)。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3%,较对照组的24.14%更低,(P<0.05)。结论与微型钢板相比,微型指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掌骨头关节内骨折的效果与安全性更为理想,且加快了骨折愈合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徐继胜朱鑫陈道振赵志坚陈坤峰
关键词:微型钢板微型外固定支架掌骨指骨骨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