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梅
- 作品数:20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纯性肥胖者胃功能、胃肠激素和电针刺激的研究
- 高立明郑岳刘连元韩俊岭常丽丽徐淑凤张秋丽郑磊徐红梅贺玉卿高庆壮
- 该研究对单纯性肥胖症从胃功能(容受性和胃排空)、胃肠激素、电针刺激角度应用胃张力测定、胃电图检查、胃排空(SPECT)、胃肠激素检测、脉冲发生器等多种仪器多种检测指标进行研究,对肥胖的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查新结果除该课...
- 关键词:
- 关键词:肥胖症
- 一种肿瘤细胞团的分选过滤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肿瘤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肿瘤细胞团的分选过滤装置。包括上层管,上层管上铰接有盖板,上层管上滑动连接与套管,套管下端套设有下层管,下层管内滑动连接与抽屉,下层管内安装有框架一,框架一上固定连接有滤网一,下层...
- 孔祥蕾 王永发 吴欣雨高立明曹军丽郑磊刘娇邸娅 卢熹微 陈兰兰徐红梅 孔梦悦 王昭慧 单菊彤 王超群
- SIRT3、HIF-lα和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 结直肠癌(c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和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前列,且呈增长的趋势。对CRC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积极探索,对CRC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
- 徐红梅
- 关键词:结直肠癌HIF-1ΑVEGF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印迹法
- 文献传递
- 帕博利珠单抗结合阿帕替尼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及预后生存分析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探究帕博利珠单抗结合阿帕替尼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从化学治疗(氟尿嘧啶+顺铂)的患者中抽取45例纳入对照组, 随机从接受帕博利珠单抗结合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抽取52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差异;比较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差异;比较患者远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 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或构成比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6个月时, 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78.85%(41/52)]显著高于对照组[57.78%(26/45), χ^(2)=5.01, P=0.025], 组间客观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54%(19/52)与24.45%(11/45), χ^(2)=1.65, P=0.199]。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蛋白酶原I、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CD8^(+)的水平均降低, 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06、6.78、4.68、11.21、3.45, P均<0.001);两组CD3^(+)、CD4^(+)、CD4^(+)/CD8^(+)均显著升高, 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0、3.74、5.19, P值分别为0.028、<0.001、<0.001)。随访1年, 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59.62%(31/52)]显著高于对照组[37.78%(17/45), χ^(2)=4.60, P=0.032], 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10.22±1.62)月与(8.13±1.57)月, t=6.43, P<0.001]及总生存时间[(11.62±1.84)月与(9.73±1.71)月, t=5.21, P<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患者骨髓抑制(χ^(2)=1.92, P=0.165)、手足综合征(χ^(2)=3.47, P=0.062)、消化道反应(χ^(2)=0.32, P=0.574)、高血压(χ^(2)=0.94, P=0.333)、蛋白尿(χ^(2)=2.39, P=0.122)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
- 徐红梅周涛陈兰兰关丽芳高立明王超群
- 关键词:胃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化学治疗
- SIRT3、HIF-1α和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 结直肠癌(c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和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前列,且呈增长的趋势。对CRC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积极探索,对CRC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
- 徐红梅
- 关键词:结直肠癌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印迹法发病机理
- 文献传递
- ICAM-1基因多态性与结肠息肉复发的临床关系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多态性与结肠息肉复发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159例行内镜手术的结肠息肉患者,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患者静脉血ICAM-1基因多态性。随访1年,根据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ICAM-1基因多态性。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结肠息肉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位点包含有2种等位基因(K、E)和3种基因型(KK、KE、EE)。随访期间,结肠息肉复发率为18.24%。复发组患者息肉直径、多发息肉占比、腺瘤性息肉占比、ICAM-1基因K等位基因频率和KK基因型占比高于未复发组(P<0.05),ICAM-1基因E等位基因频率和EE基因型占比低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息肉直径(OR=1.692,95%CI:1.304~2.196)、多发息肉(OR=1.647,95%CI:1.128~2.204)、腺瘤性息肉(OR=1.464,95%CI:1.108~1.933)、ICAM-1基因型KK(OR=1.887,95%CI:1.265~2.815)均是结肠息肉复发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结肠息肉复发患者ICAM-1基因K等位基因频率和KK基因型占比高于未复发患者,ICAM-1基因多态性是结肠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对结肠息肉复发有潜在的临床预测价值。
- 周涛王益民徐红梅
-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多态性结肠息肉复发
-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与胰腺癌化疗反应及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与胰腺癌化疗反应、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10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与胰腺良性疾病患者各3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外周血CTCs表达情况,术后随访记录胰腺癌患者肿瘤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分析CTCs表达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化疗疗效及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CTCs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与对照组(P<0.05);肿瘤分期Ⅲ~Ⅳ期、低分化患者CTCs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高/中分化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胰腺癌患者肿瘤分期、分化程度与CTCs阳性有关(P<0.05);化疗客观缓解42例(42.00%),疾病控制71例(71.00%),疾病控制患者术后CTCs阳性率明显低于疾病进展患者(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术后CTCs阳性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低于CTCs阴性患者(χ^(2)=5.114,P=0.024),CTCs阳性患者1年内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CTCs阴性患者(χ^(2)=4.479,P=0.034)。结论外周血CTCs表达情况与胰腺癌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术后CTCs阳性患者化疗疗效较差,存在更高肿瘤复发转移及死亡风险。
- 刘娇卢熹微曹军丽郑磊徐红梅
- 关键词:胰腺癌循环肿瘤细胞化疗复发
- SIRT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探讨SIRT3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T3蛋白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SIRT3蛋白在胃癌组织表达率(53.8 %,43/80)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86.0 %,43/50),SIRT3蛋白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相关(P>0.05)。Western blot方法结果:SIRT3蛋白在胃癌组织的相对表达量(SIRT3/β-actin)(0.655±0.317)低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0.803±0.329)(P<0.05)。结论 SIRT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其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提示SIRT3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抑制作用。
- 高立明康丽影徐红梅贺玉卿付占昭曹军丽邸娅
- 关键词:胃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印迹法蛋白质
-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替吉奥胶囊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替吉奥胶囊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入组,其中治疗组23例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采用6MV X线照射,DT 40~50 Gy,4~5周完成。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常规分割放疗2.0 Gy/d,5 d/周。对照组17例于放疗第1天开始行一线方案(如ECF、DCF、FOLFOX、FOLFIR I等)化疗2个周期以上,评价两组胃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中1例因突发心脏病退出。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为72.7%,疾病控制率(DCR)为90.9%;对照组ORR为41.2%,DCR为82.4%。治疗组O R R高于对照组(P=0.0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8)。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7.6个月和5.8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的毒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其中Ⅲ~Ⅳ级骨髓抑制治疗组的发生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有效率高、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较单纯化疗高,不良反应可耐受,对于不可切除或不愿手术治疗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陈兰兰高立明程少会曹军丽郑磊徐红梅
- 关键词:局部晚期胃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
-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α(FAP-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α(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α,FAP-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3例经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应收集胃癌手术切除组织标本33份。另取正常胃组织10份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标本组织中FAP-α阳性表达水平。比较对照组、低级别组及高级别组组织FAP-α表达情况;FAP-α阳性表达与胃癌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FAP-α表达强度与患者预后状况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①在正常胃组织中,FAP-α免疫组化SP法呈阴性;在低级别胃癌组织中,FAP-α阳性细胞免疫组化SP法呈淡棕黄色,呈弱阳性;在高级别胃癌组织中,FAP-α阳性细胞免疫组化SP法呈棕黄色,呈阳性。对照组、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组织IOD值两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FAP-α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性(P均>0.05),但其与肿瘤分级之间呈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其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分级的增大而增强。③经Kaplan Meier曲线分析显示:低表达组生存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P<0.01)。结论FAP-α在胃癌组织中具有高表达,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郑磊刘立杰康丽颖徐红梅陈兰兰高立明
- 关键词:胃癌免疫组化SP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