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科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青光
  • 3篇青光眼
  • 3篇人工晶状体
  • 3篇晶状体
  • 2篇悬吊
  • 2篇悬吊固定
  • 2篇悬吊固定术
  • 2篇植入
  • 2篇手术
  • 2篇切口
  • 2篇微创
  • 2篇微创小切口
  • 2篇无晶状体
  • 2篇无晶状体眼
  • 2篇小切口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晶状体眼
  • 2篇固定术
  • 1篇动脉

机构

  • 8篇沈阳市第四人...

作者

  • 8篇徐科
  • 5篇刘驰
  • 1篇王丽杰
  • 1篇曹业宏
  • 1篇徐丽

传媒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推注器辅助下微创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固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推注器辅助下微创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固定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我院因晶状体后囊破裂或悬韧带断裂不能正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患者34 例(34 只眼),利用推注器...
刘驰徐科
关键词:小切口无晶状体眼
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疗效观察
2018年
目的探讨青光眼应用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86眼)青光眼患者,均采用改良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视力与视野、前房形成、眼压、滤过泡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Ⅰ型滤过泡54眼、Ⅱ型滤过泡26眼、Ⅲ型滤过泡3眼、Ⅳ型滤过泡3眼。眼压治疗优71眼,良10眼,差5眼。6眼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80眼视力保持术前水平或有所提高;7眼术后视野有不同程度的缩小,79眼术后视野仍保持稳定。86眼术后第l天前房均形成良好,第14天内分次拆除可调节缝线后有4眼发生Ⅱ级浅前房、3眼发生Ⅰ级浅前房,经保守治疗均很快得到恢复。4眼术后出现前房内少量出血,经保守治疗后恢复。结论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安全性高,术后患者低眼压、浅前房、视力下降等并发症减少,是治疗青光眼手术的理想术式。
徐科
关键词:改良式小梁切除术青光眼丝裂霉素C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130例(150眼)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18例患者(125眼)视力恢复良好。术后第2天65眼视力>0.5;术后1周75眼视力>0.5;术后1个月125眼最佳矫正视力≥0.5;12例(15眼)最佳矫正视力<0.5,其中7眼出现青光眼眼底损害,3眼出现老年性黄斑变性,5眼出现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50眼术后第2天有58眼角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保守治疗恢复;12眼发生后囊破裂,剪刀去除前房玻璃体,粘弹剂恢复前房;1眼虹膜根部离断,撕脱后给予缝合。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白内障复明手术。
徐科
关键词: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
眼缺血综合征与颈动脉狭窄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眼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与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各项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OIS的临床特征,降低临床漏诊率,并提高临床上对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收集沈阳市第四人...
徐科刘驰
关键词:眼缺血综合征颈动脉狭窄
推注器辅助下微创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索推注器辅助下微创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固定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 选择我院因晶状体后囊破裂或悬韧带断裂不能正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患者 34 例(34 只眼),利用推注器系统,通过3.2mm 的...
刘驰徐科
关键词:小切口无晶状体眼
双眼前房深度不一致的继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式探讨
徐科刘驰
金雀异黄素抑制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的滤过泡过度瘢痕化机制的初步分析
徐科刘驰徐丽
逆行植入泪道扩张引流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经验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总结逆行植入泪道扩张引流管治疗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的并发症及解决方法。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的110例113眼患者,逆行植入泪道扩张引流管治疗,观察术后至拔管4mo内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拔管困难26眼(23.0%),鼻腔残端隐藏5眼(4.4%),引流管脱落3眼(2.7%),泪道支撑管刺破泪阜1眼(占B型管5.9%),泪小管狭窄7眼(6.2%),鼻泪道冲洗返流5眼(4.4%)。结论: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是治疗鼻泪管阻塞或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只要医生细心、认真、温和地操作,会避免很多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曹业宏王丽杰徐科
关键词:鼻泪管泪器阻塞手术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