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
- 作品数:32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以戏言志,戏为心声--20世纪菲律宾戏剧民族主义运动
- 民族主义与戏剧在菲律宾20世纪东南亚地区各国的民族主义运动,菲律宾是比较突出而特殊的.这是因为第一,早期菲律宾是东南亚最早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地区,深受西方文化影响,民族意识也勃发得最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爆发了东南亚...
- 彭慧陈衍德
- 关键词:政治斗争民族主义戏剧文化
- 文献传递
- 泰国政治中的“教父”群体探析被引量:2
- 2018年
- "教父"群体是当代泰国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泰国传统的曼荼罗及萨迪纳等级制孕育的庇护文化是这一群体兴起的历史原因,而当代泰国的政治经济变化直接促成了"教父"的崛起。这些"教父"们身份认同多变,在泰国地方省府掌握大量经济财富和政治资源,是联结地方与曼谷政治经济的中介。上世纪90年代后,教父群体一度受到打击,并与他信及其后的政权间产生了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他们在泰国的长期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应客观分析评介其政治及经济影响。
- 彭慧王小娟
- 关键词:教父
- 促进中部崛起,迎接海归时代——华创会理论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国际会议综述
- 2010年
- 彭慧
- 关键词:创业发展
- 伊斯兰世界与菲律宾摩洛反抗运动
- 近年来伴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深入,宗教极端主义和地区分离主义组织以恐怖主义为契合点在全球各地横行肆虐。本文以此为大背景,从意识形态和经济因素等方面分析了伊斯兰世界干预菲律宾南部摩洛反抗运动的原因,探讨了菲律宾南部摩洛反抗...
- 彭慧
- 关键词:穆斯林世界伊斯兰伊斯兰复兴运动摩洛人马科斯分离主义
- 文献传递
- 规范与流变中的新加坡中国新移民--评《新加坡与中国新移民融入的境遇》
- 2022年
- 新移民问题是近年来华侨华人研究的热点之一,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也因其特殊性引起不少学者关注,[1]最新出版的《新加坡与中国新移民融入的境遇》便是代表作品之一。本书作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主任游俊豪为马来西亚华人,长期居留新加坡,并兼任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馆长,他不仅深受新马华人文化浸润,又因工作及生活原因接触不少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其研究视角明显不同于中国学者,既有旁观者之冷静客观,又能推己及人、与研究对象同理共情。
- 彭慧
- 关键词:华侨华人研究马来西亚华人中国新移民文化浸润推己及人
- 试论当代菲律宾国内的三种政治形态被引量:7
- 2010年
- 菲律宾在向现代国家转变的过程中,形成了三种特殊的政治形态。一是传统庇护制与现代西方民主制相结合的政治庇护制,内部为垂直的金字塔式联结结构,主导其国内政治主流。二是南部以亲缘关系、地域分隔为基础的部族政治,其内部的分裂特质使其在与中央政治庇护制度碰撞结合时,极易诱发部族或家族间的大规模政治仇杀,2009年11月举世震惊的菲律宾政治大屠杀即为明证。三是以水平方向联结为特征的大规模民众政治运动,如三次"人民力量"运动及各种民众组织,由垂直政治庇护网络内部张力而致。分析这三种政治形态间的关系,可更加深入了解菲律宾国内政治全貌。
- 彭慧
- 关键词:庇护部族民众运动
-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的海外华人研究——“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 2015年
- 2015年9月25日至28日,"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暨"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华中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务院侨办政策法规司、湖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武汉市侨务办公室、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召开。来自丹麦、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华侨华人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前来参会,收到论文30余篇。会议主题围绕华侨华人与"
- 杨亚红王小娟彭慧
- 关键词:国际交流中心国际移民华侨华人研究华文教育
- 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分化、政治认同与民族关系
- 2010年
- 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关系异常复杂,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过程中,经济分化及政治性的公民归属问题成为必须考量的两个重要相关问题。就前者而言,在全球性条件下,以文化性差异为基础的民族矛盾正在超越经济分化而致的阶级矛盾,成为当地社会冲突的突出表现形式。相应的族群分层以及"中心边缘"式分层格局导致东南亚的民族关系更加复杂;而后一问题,即政治性的归属与文化性的认同之间的关系,亦成为影响东南亚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多元文化主义为统一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提供了可能性。研究全球性进程中当地的经济分化、政治认同,成为全面研究东南亚民族关系的重要条件。
- 彭慧陈衍德
- 关键词:民族关系经济分化
- 论菲律宾穆斯林群体的性质和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菲律宾穆斯林具有特殊的部族集团属性,这是群体在形成过程中与外界各种势力互动的结果,也是其内部文化演化的产物。菲律宾穆斯林的这一属性决定了部族认同与伊斯兰认同交替主导群体意识,极大地影响了其与北方天主教徒的交往与互动模式,进而决定了连延多年的南部穆斯林反抗运动必将在分与合、离散与统一间徘徊。
- 彭慧
- 关键词:反抗运动
- 当代东南亚民族关系模式探析被引量:2
- 2010年
- 东南亚地区复杂的民族构成造就了当地民族关系的多样性,以"共存—分离"模式可研究各民族相处的基本方式。东南亚地区历史上形成的文化共同性决定了各民族共存的基础,而民族文化天然具有的排斥性以及不同层次的民族群体在认同上的错位,则为分离性民族关系提供了可能性。此外还有不少处于中间状态的民族关系。而全球性条件下文化要素的凸显,更加强了东南亚文化整体性与碎片化既对立又统一的趋势。
- 陈衍德彭慧
- 关键词:民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