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彬
- 作品数:21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过渡金属(Ru,W,Nb)羰基、取代羰基化合物的理论研究
- 本文采用DFT方法研究了一些过渡金属羰基或取代羰基化合物.对其结构特点,成键规律,反应性质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主要工作如下:
(1)单、双核钌羰基化合物的研究.对中性单核Ru(CO)n(n=5,4,3)和双核Ru2(...
- 彭彬
- 关键词:化学结构
- 含BF配体的锇羰基化合物Os(BF)(CO)n(n=4,3)和Os2(BF)2(CO)n(n=7,6,5,4)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 2015年
- 采用MPW1PW91和BP86 2种密度泛函方法对中性单核锇羰基化合物Os(BF)(CO)n(n=4,3)及双核锇羰基化合物Os2(BF)2(CO)n(n=7,6,5,4)进行理论计算研究,优化得到22个低能异构体.研究发现,单核配位饱和Os(BF)(CO)4的能量最低的异构体对称性为C2v,其BF基团在三角双锥赤道面上.该异构体失去1个赤道面上的CO可得到Os(BF)(CO)3的能量最低异构体.单核Os(BF)(CO)n(n=4,3)的能量最低异构体的BF基团都位于配体三角双锥及缺顶点结构的赤道面上.配位饱和双核Os2(BF)2(CO)7有4个能量接近的异构体,其中能量最低的异构体结构中含有2个呈蝶形的桥配位BF基团.配位不饱和的Os2(BF)2(CO)6的2个能量接近的异构体结构相似,2个桥配位BF基团与2个Os原子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单元.配位不饱和的Os2(BF)2(CO)5和Os2(BF)2(CO)4的能量最低异构体都含有由2个桥配位BF基团与2个Os原子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单元.双核Os2(BF)2(CO)n(n=7,6,5,4)能量最低异构体的BF基团都以桥配位形式和Os原子相连.离解能研究表明,单核配位饱和的Os(BF)(CO)4具有一定的热力学稳定性.双核的Os2(BF)2(CO)n(n=7,6)失去1个CO或者分裂为单核的Os(BF)(CO)4或Os(BF)(CO)3所需能量较高,表明其具有一定的热力学稳定性.
- 彭彬罗琼李楠张秀辉李前树
- 三态不饱和三核钌羰基化合物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两种密度泛函方法和两种有效核势基组对中性不饱和三核钌羰基化合物Ru3(CO)n(n=11,10,9)的三态异构体进行理论计算,优化出8个稳定异构体.研究发现,三态异构体中带有多个非端羰基的异构体能量较低.对同一分子的三态异构体,所含非端羰基数目越多,则能量也越低.
- 彭彬张洁冯嘉耀李前树
- 关键词:密度泛函
- 新工科教育模式下的结构化学课程教学创新探索
- 2025年
- 在新工科背景下,华南师范大学结构化学教学团队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工科)专业中开展了结构化学教学的创新探索。课程的教学创新聚焦于如何将结构化学这门传统化学理科课程改造成符合“新工科”教育内涵的专业课,其目标是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结构化学知识为载体,旨在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科学思维、推理论证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课程考试成绩以及学生对本课程的课堂质量评价均表明本课程得到学生一致认可,达到令人满意教学效果。
- 罗琼徐志广许旋王干全彭彬
- 关键词:结构化学课程教学创新
- 结构化学课程中基于问题的小组协作学习模式的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对化学专业结构化学课程约30%的内容进行基于问题的小组协作学习的设计和教学试验,得到了基于问题的小组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发现该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
- 许旋莫海洪王朝阳彭彬王干全
- 关键词:小组协作学习结构化学课程
- 正交优化法在分子力学计算中应用的研究
- 彭彬
- 功能强大的ActiveX控件——True DBGrid
- 1998年
- T功能强大的ActiveX控件——TrueDBGrid彭彬(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广州510631)rueDBGrid是Apex(R)SoftwareCorporation的产品,实际上它是VisualBasic自带的DBGrid控件的升级版本。当前该...
- 彭彬
- 关键词:ACTIVEX控件数据库
- 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中Novell网的维护和管理技巧
- 1998年
-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中Novell网的维护和管理的一些经验和技巧
- 彭彬
- 关键词:局域网网络维护网络管理计算机
- 用Origin进行化学实验数据处理被引量:13
- 2003年
- 用多个实例介绍了Origin软件在化学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包括单组、多组实验数据的处理以及三维图形绘制等。
- 彭彬肖信袁中直
- 关键词:化学实验数据处理ORIGIN软件
- 过充电保护添加剂1,4-二甲氧基苯的反应机理(英文)被引量:5
- 2012年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d,p))和MP2/6-311+G(d,p)方法,研究锂离子电池过充电保护添加剂1,4-二甲氧基苯(p-DMOB)的作用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在过充时,p-DMOB优先于溶剂分子(乙基甲基碳酸酯、二甲基碳酸酯、碳酸乙酯)发生氧化反应.用B3LYP和MP2计算所得的p-DMOB理论氧化电位接近,分别为4.12和4.05V(vsLi/Li+).p-DMOB氧化时首先失去一个电子,生成p-DMOB+·正离子自由基,用B3LYP和MP2方法计算所得的相应能量变化分别为701.24和728.27kJ·mol-1.失去电子后苯环的共轭性受到破坏,随后p-DMOB+·苯环上的C―H键发生断裂,失去H+并形成p-DMOB·自由基.用B3LYP和MP2方法计算所得的相应能量变化分别为1349.78和1810.99kJ·mol-1.p-DMOB·自由基很不稳定,会在电极表面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膜,用B3LYP和MP2方法计算所得的相应能量变化分别为-553.37和-1331.20kJ·mol-1.
- 李田田王朝阳邢丽丹李伟善彭彬许梦清顾凤龙胡社军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反应机理密度泛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