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避免胆总管探查术后胆道残留结石
- 1999年
- 张辉
- 关键词:胆管残留结石胆总管探查术后外科手术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术难易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手术难易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4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和有无中转分成容易组(123例)和困难组(122例)(含中转开腹组33例open cholecystectomy,OC),分别比较各组术前一般资料、术前影像学差异和腹腔镜下所见,筛选出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结果术前资料中,容易组和困难组在体温、白细胞计数,手术时机、胆囊壁厚度、胆囊体积、胆总管直径各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镜下所见,两组在胆囊壁厚度、大小、颈部结石嵌顿、胆总管直径、胆囊三角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加,胆囊壁增厚、胆囊体积增大、胆总管直径大于8mm、颈部结石嵌顿、Calot三角不清是行LC困难的因素。
- 李军张辉朱雷鸣丁峻岭
-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囊炎急性胆囊切除术
- 多种治疗方法在肝内胆管结石中的联合应用被引量:7
- 2004年
- 回顾性分析单纯手术 (A组 )与多种治疗方法联合 (B组 )两种治疗模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B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残余结石方面均优于A组。提示多种治疗方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 ,取石率高 ,残余结石率低的优点 ,值得推广。
- 李军王学志张辉陈泉宁
- 关键词:胆管肝内
- 加贝酯对预防胆道镜术后胰腺炎疗效观察
- 观察甲磺酸加贝酯(gabexate mesilate,GM)在胆道镜取石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对我院行胆道镜取石61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用药组29例,对照组32例。用药组术后用加贝酯300mg 静滴三天,术后第二天测...
- 丁峻岭张辉常奇蒙
- 关键词:加贝酯胆道镜取石胰腺炎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易度相关因素分析及其评分标准的初探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建立腹腔镜(LC)难易程度的评分标准。方法对5年间实施LC的845例患者术前、术中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引起手术困难的危险因素后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并对诸因素进行赋值,建立LC难易程度的评分标准。结果胆囊壁增厚(≥4mm),胆总管直径(CBD≥8mm),胆囊体积(≥103cm3或<6.3cm3),胆囊本身炎症状况,胆囊三角致密粘连等因素是导致手术困难乃至中转开腹(OC)的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建立LC难易程度评分标准。结论 LC难易度评分标准的建立有利于临床选择LC或中转OC。
- 张辉李军
- 关键词:评分标准LOGISTIC模型
- 大黄、皮硝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联合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大黄和皮硝联合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价值。方法8 3例SAP患者随机分为皮硝、大黄治疗组(A组,4 5例)和对照组(B组,3 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除采用胃管注入生大黄汁加外敷皮硝,其余治疗均与对照组相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缓解迅速,开放饮食早,出现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均P<0.0 5),但病死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 5)。结论大黄、皮硝联合应用治疗SAP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 李军张辉朱雷明王学志丁峻岭
- 关键词:急性病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 2007年
-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mography,E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1月至2005年12月间96例LC围手术期经ERCP诊治的病例资料,评价其在LC围手术期的作用。结果术前ERCP 73例,成功71例,成功率为97.3%。71例中造影发现结石46例,炎性狭窄4例,乳头旁憩室3例,正常的18例;行EST+ENBD 48例,取石成功44例。术中ERCP 16例,成功15例,成功率为93.7%;行EST 9例,取石7例,ENBD 9例。术后ERCP 7例,行EST+ENBD 7例,取石3例。本组1例并发胰腺炎,保守治疗2周后治愈。结论LC围手术期行ERCP诊断和治疗安全有效。
- 杨振熙张辉杨培明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围手术期
- LC和EST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 2005年
-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和内镜下Odd 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治疗胆囊和胆管结石病的方法和价值。方法:对40例经B超或CT、MRCP检查证实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先行EST取石再行LC。结果:40例病人完成EST取石和39例病人完成LC,1例中转进腹,1例LC后经鼻胆管造影见结石残留后再次内镜取石。结论:联合应用LC和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张辉常奇蒙丁峻岭周鸣王学志
- 关键词:胆结石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开腹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的临床疗效比较
- 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开展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56例,其中9例中转开腹手术,同组医师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36例。本文回顾总结了手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并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开腹和腹...
- 张辉朱雷明丁峻岭周嘉王学志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胆总管探查临床疗效开腹手术
- 文献传递
- 老年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间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254例(老年组,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非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年龄<60岁)258例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男∶女=1.00∶1.27。胆源性因素占发病原因的70.9%。其中轻症(MAP)218例,治愈216例,死亡2例(0.92%);重症(SAP)36例,治愈23例,死亡13例(36.11%)。病死率与年龄、轻重程度有关(P<0.01)。对照组,男∶女=1.00∶1.00。胆源性发病因素占46.1%。MAP 216例,均治愈,SAP 22例治愈19例,死亡3例(13.6%)。老年组血淀粉酶(1 054.97±775.60)U/L及总胆红素(40.97±37.11)μmol/L升高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CT检查的阳性符合率(68.9%)明显高于B超(22.8%)(P<0.01)。老年组行手术治疗65例,ERCP 46例占70.8%,常规手术治疗26例,对照组手术治疗51例,其中ERCP28例,常规手术治疗23例。老年组有35例发生不同种类并发症(13.8%)多于对照组的20例(7.8%)(P<0.05)。结论老年AP胆源性因素居多。血淀粉酶及总胆红素升高明显;并发症多;病死率高。CT是AP首选的辅助检查。治疗上以综合治疗为主。ERCP对于胆道梗阻、感染引起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较为适用。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高,且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
- 苏明琪张辉周嘉
- 关键词: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