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素花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2篇疗效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低血压
  • 1篇地尔硫卓
  • 1篇地尔硫卓治疗
  • 1篇电图
  • 1篇动脉
  • 1篇心病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电图变化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颤动患者
  • 1篇心功能

机构

  • 6篇临淄区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大学齐鲁...

作者

  • 7篇张素花
  • 4篇吴业新
  • 3篇李华
  • 1篇耿强
  • 1篇张建园
  • 1篇马强
  • 1篇谭东
  • 1篇赵峰
  • 1篇孙军祥

传媒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ICCO监测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PICCO监测技术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为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监测、治疗及评估提供新的手段。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PICCO监测指导的治疗组与采用传统治疗措施的对照组。观察并记录治疗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0min、2h、4h和12h时GED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CI(心脏指数)、SVR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EVLWI(血管外肺水指数)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入ICU后第1个24小时,治疗后36小时、2天、5天APACHE II评分;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h、48h、72h血清中BNP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住ICU时间与60天死亡率差异;统计两组患者实施治疗以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低血压、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例数。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30min,GEDI、SVRI和CI即出现改善,2 h后上述指标显著改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EVLWI在治疗后12h明显改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入住ICU后5天的APACHE I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血浆BNP治疗前和治疗后24h、72h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显著,治疗72h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ICU住院天数、60天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传统治疗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以直接并有效地指导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吴业新孙军祥张素花赵峰
关键词:PICCO监测冠心病心功能
同时累及眼部及鼻窦的IgG4-相关性疾病一例被引量:1
2020年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多组织器官受累的纤维性炎性病变,常累及胰腺、唾液腺、胆管、甲状腺、肺、肾脏、前列腺、后腹膜、淋巴结等。现报道一例以头痛、复视、眼肿胀起病的IgG4-RD患者,病史长达8年,病变累及眼眶、眼外肌、眼睑、泪腺以及鼻窦,经眼部及鼻窦组织病理确诊,激素及甲氨蝶呤治疗后症状缓解。本文对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治疗进展进行讨论,以提高临床医生对IgG4-RD的认识。
刘国涛张建园张素花谭东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G眼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T波倒置与Q-T离散度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T波倒置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观察65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根据其是否在介入治疗后24h内出现T波倒置,将患者分为T波倒置组45例,未倒置组20例,分别观察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Q-T离散度及预后。结果 T波倒置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减低、达酶峰时间提前、QTd及QTcd显著缩短,随访6个月,T波倒置组较未倒置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结论 Q-T间期离散度变化和介入治疗后是否早期T波倒置均为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的简易临床指标,与临床预后有密切关系。
李华郑贯中张素花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T波倒置介入治疗
硝酸甘油与生脉注射液合用治疗合并低血压的急性心肌梗死4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吴业新马强张素花
关键词:低血压急性心肌梗死硝酸甘油生脉注射液合用治疗疗效观察
心电图变化与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被引量:6
2011年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细胞由于长时间心肌缺血而坏死。心电图作为一种有用可行的检查手段已广泛用于梗死相关动脉及其闭塞部位的诊断。本文就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作简要综述,以便准确定位下壁梗死相关动脉。
吴业新张素花李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梗死相关动脉
静脉泵入地尔硫卓治疗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对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2例对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无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静脉持续泵入地尔硫卓72h治疗。严格控制地尔硫卓的剂量。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ST段压低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静脉滴注地尔硫卓治疗后,心绞痛得到有效控制,总有效率9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发作时ST段压低程度减轻(P〈0.05);治疗后血压、心率(P〈0.05)和收缩压×心率均明显降低(P〈0.01),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地尔硫卓静脉泵入治疗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但需严格控制药物剂量。
吴业新张素花
关键词: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地尔硫卓疗效安全性
纤溶酶对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前体蛋白、纤维蛋白原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前体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及纤溶酶对其的影响。方法心房颤动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A组)26例,常规药物联合纤溶酶治疗组(B组)24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血栓前体蛋白、纤维蛋白原含量,并以23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心房颤动患者血浆血栓前体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纤溶酶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B组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前体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对其血栓形成有一定影响,纤溶酶能有效降低血栓前体蛋白、纤维蛋白原含量。
李华张素花耿强
关键词:纤溶酶心房颤动血栓前体蛋白纤维蛋白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