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三亚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湘霓
作品数:
4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马艳梅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王丽君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程荣贵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血管
2篇
血管离断
2篇
周围血
2篇
周围血管
2篇
贲门周围
2篇
贲门周围血管
2篇
贲门周围血管...
2篇
离断
2篇
慢性
2篇
静脉
2篇
肝功
2篇
肝功能
1篇
断流
1篇
断流术
1篇
断流术后
1篇
选择性Β受体...
1篇
血管离断术
1篇
异型增生
1篇
再出血
1篇
早期胃癌
机构
4篇
长治医学院附...
作者
4篇
张湘霓
2篇
王丽君
2篇
马艳梅
1篇
程荣贵
传媒
2篇
中国实用医刊
1篇
中国综合临床
1篇
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1篇
2013
2篇
2012
1篇
2007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慢性胃炎胃镜下像与病理诊断研究
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胃炎镜下像与病理诊断的关系。[方法]比较1 145例经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慢性胃炎、慢性胃炎伴糜烂、反流,以及消化性溃疡、早期胃癌、胃食管反流(GERD)、食管平滑肌瘤、食管癌等伴有慢性胃炎的病例镜下像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以及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伴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Dys)等改变。[结果]CSG镜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低,仅为16.5%。CAG镜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5.0%。Hp感染率低,考虑与高龄、30%的病例为多次胃镜检查、伴有GERD、早期胃癌等有关。CAG不但与长期的胃黏膜炎症有关,还与年龄有关,60-69岁、70-79岁为CAG高峰年龄;多伴有IM;与Dys密切相关,重度CAG伴Dys高达64.8%,但94.0%为轻度。[结论]诊断慢性胃炎必须胃镜结合病理检查。要研究其逆转规律首先要认真对待慢性胃炎,尽早发现微小病变。
张湘霓
关键词:
肠上皮化生
异型增生
早期胃癌
美常安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剂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价美常安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剂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方法将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22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美常安+聚乙二醇4000散剂,共119例;对照组仅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剂,共107例。上述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周,其中治疗3周后将随访1次。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70.1%,治疗6周后则分别为98.3%、82.3%。治疗3周后和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常安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剂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优于单用聚乙二醇4000散剂,值得临床应用。
马艳梅
张湘霓
温文斌
关键词:
美常安
慢性功能性便秘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静脉再曲张11年回顾
2012年
目的探讨各种原因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择期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静脉再曲张形成时间与形成门静脉高压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以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二级预防为手术指证,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02例,得到术后5年追踪随访的患者269例,分析术后静脉再曲张的时间与病因、抗病毒治疗、戒酒、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应用及合并症等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269例术后患者5年内静脉再曲张49例,再曲张率18.2%,中位再曲张时间32个月。乙型肝炎肝硬化再曲张30例,占18.6%,HBV—DNA阳性患者占70%。术后1年内发生静脉再曲张3例,乙型肝炎患者HBV-DNA浓度均〉51copies/ml。乙型肝炎、酒精双重因素导致的肝硬化静脉再曲张率25.7%,与5年再曲张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1,P=0.0043)。酒精性肝硬化再曲张率22.7%,中位再曲张时间为20个月,与总样本中位曲张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45,P=0.0012)。术前轻度、中度、重度曲张术后再曲张率分别为10.3.%、17.2%、22.2%,静脉曲张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x2=7.32,P=0.0082),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x2=4.58,P=0.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例间断服用非选择性B受体阻滞剂者5年内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再曲张,56例长期坚持服用非选择性B受体阻滞剂无一例发生静脉再曲张。1例术后4个月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4例术后并发原发性肝癌。结论术后HBV—DNA浓度越高,静脉再曲张形成时间越短。术前静脉曲张越重,术后再曲张发生率越高。术前的肝功能状态与再曲张无明显相关性。手术加非选择性B受体阻滞剂可能延缓静脉再曲张时间,较单一手术治疗效果可能更好。戒酒不能延缓静脉再曲张时间,术后并发门静脉血栓�
张湘霓
王丽君
马艳梅
关键词: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肝功能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临床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病因构成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以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二级预防为手术适应证,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5年追踪随访269例患者,分析术后再出血的病因构成及危险因素。结果269例手术患者中再出血者86例(32%),其中静脉曲张破裂45例(52.3%),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19例(22.1%),消化性溃疡出血15例(17.4%),原因不明出血7例(8.1%)。术中测定断流术后自由门静脉压(FPP),FPP〉30cmH2O出血率39.5%,FPP≤30cmH2O出血率1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乙肝后肝硬化中,HBV.DNA阳性者再出血率为45.6%。HBV-DNA阴性者再出血率为15.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长期服用普奈洛尔再出血率为10.4%,未规律用药者再出血率为4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肝功能Child.PughA级者再出血率为32.5%,B级者再出血率为42.2%,B级肝功能再出血率略高于A级肝功能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与门静脉压力、肝炎病毒复制密切相关,与肝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关系不明显。
王丽君
张湘霓
程荣贵
关键词:
断流术后
再出血
门静脉压
肝功能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