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飞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脑胶质瘤双模态纳米对比剂的制备
- 2021年
- 目的:制备并验证脑胶质瘤双模态纳米探针。方法:采用聚合的方法结合吲哚菁绿(ICG)、DOTA-Gd以及Angiopep-2,形成双模态的对比剂。结果:复合物稳定无沉淀,BSA-ICG-DOTA-Gd复合物表面zeta电位显示为10.9 mV,而多功能酶标仪结果显示复合物具有ICG荧光特性,700 nm波长光进行激发在820 nm处有发射峰。复合物紫外吸收试验显示,在280 nm处有明显蛋白的吸收峰,BSA-ICG-DOTA-Gd复合物通过小动物荧光成像系统在720 nm波长光激发下显示出明显的荧光,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注射复合物ICG-DOTA-Gd-ANG20.5 h后,荧光可达顶峰,随后立即下降。结论:双模态对比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荧光性,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林帆雷益熊小丽张海飞王玉理
- 关键词:脑胶质瘤核磁共振纳米探针
- 颈动脉粥样斑块的MRI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MRI影像特点,以提高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成分及性质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5月期间13例颈动脉粥样斑块的MRI病例资料,并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病理结果相对照,总结其影像信号特点。结果13个病例共18个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取出13个斑块;13例斑块存在脂质坏死池;6例纤维帽撕裂;7例斑块内出血;11例斑块内钙化;4例炎性细胞浸润。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磁共振信号具有特征性,磁共振成像能有效评估斑块的稳定性。
- 冯宇宁夏军尹安雨雷益邱喜雄张海飞
-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磁共振成像
- 弥散NODDI模型评估垂体大腺瘤增殖潜能的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弥散神经突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NODDI)模型参数对垂体大腺瘤增殖潜能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16例垂体大腺瘤的磁共振弥散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拟合扩散张量成像(DTI)模型和NODDI模型并生成两种模型的参数图,然后计算肿瘤区域相应的直方图数值。Mann-Whitney U检验用于比较高Ki-67组(≥3%)和低Ki-67组(<3%)组间直方图数值的差异。结果年龄、性别、侵袭性评分及DTI模型直方图参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ODDI模型所得的神经密度(NDI)和各向同性间隔的体积分数(FISO)的方差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DDI模型能有效评估垂体腺瘤的增殖潜能,有望为垂体腺瘤精准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林帆梁丽红张海飞崔恩铭雷益
- 关键词:垂体大腺瘤KI-67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比较颈动脉硬化斑块超声、CT、MRI、DSA的诊断优缺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诊断进行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CT、MRI、DSA四种影像技术进行检查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分析,对比其各自的优缺点。结果:超声不仅可以准确检测管腔狭窄的程度及动脉壁内膜(MT)的厚度,还能够通过斑块的回声和形态特点来诊断斑块形状。CT对钙化斑块敏感率很高,远超出超声检出率。MRI在检测斑块性质的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具有高组织分辨率。DSA可以准确的鉴别颈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还能准确的显示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及情况。结论:与其他影像技术比较,MRI能清晰显示颈动脉的血管腔和血管壁结构,更准确判断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及稳定性。
- 冯宇宁夏军刘伟宗张海飞尹安雨
-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斑块CTMRIDSA
- 关节滑膜肉瘤的CT、MRI诊断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关节滑膜肉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点,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滑膜肉瘤的CT、MRI病例资料,其中9例行CT检查,10行MR检查,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11例滑膜肉瘤中;位于髋关节4例,肩关节3例,踝关节2例,肘关节、腕关节各1例;病灶均为发生于关节附近肿块,5例肿块内见斑片状钙化,6例可见"三重信号征"及"铺路石征",增强扫描10例均为不均匀明显强化,其中6例间隔明显强化;4例术后复发。结论:CT和MRI可以提供准确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提高骨关节滑膜肉瘤的诊断准确率,是临床上不可缺少的影像学诊断手段。
- 冯宇宁夏军张海飞雷益
- 关键词:滑膜肉瘤CT诊断MRI诊断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RI诊断价值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表现,9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8例病灶由囊实性成分构成,1例由实性成分构成;7例有完整包膜;8例肿瘤信号不均匀,6例在T1WI见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实性成分,动脉期病灶轻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 冯宇宁夏军邱喜雄刘晓蕾张海飞雷益
-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