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法永 作品数:17 被引量:66 H指数:6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 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生物学 更多>>
诱导脑缺血耐受影响脑组织抗氧化活力 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建立诱导脑缺血耐受的缺血预处理模型并研究其对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方法 动物分别给予假预处理(SHAM),一侧颈内动脉注射生理盐水(SI)、双侧颈总动脉夹闭(BCAO)和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同时一侧颈内动脉注射生理盐水(BS),24h后腔内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观察MCAO后72h 4组脑梗死体积,观察各组预处理24h和 MCAO 24h、48h缺血侧脑组织SOD和GSH-PX活力。结果 BS组脑梗死体积明显低于其它3组(P<0.05).预处理后24h BS组缺血侧脑组织SOD和GSH-PX活力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MCAO 24h、48h 4组缺血侧脑组织SOD和GSH-PX活力均明显降低,BS组SOD和GSH-PX活力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1)。结论 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同时一侧颈内动脉注射生理盐水能诱导缺血耐受,该缺血预处理增高脑组织抗氧化活力,可能是缺血耐受产生的机制之一。 张法永 陈衔城 任惠民 鲍伟民关键词:脑缺血 脑缺血耐受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脑组织抗氧化 脊髓神经鞘瘤微创小椎板切除术45例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微创小椎板切除技术在脊髓神经鞘瘤手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接受微创小椎板切除法治疗脊髓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位于硬膜下髓外32例,硬膜下硬膜外哑铃状肿瘤6例,硬膜外鞘袖型5例,髓内肿瘤2例。肿瘤最大径2~9 cn。手术应用微创小椎板切除法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45例均达全切除。住院期间32例症状好转,13例稳定。出院后随访时间5~40个月,获随访43例,好转38例,稳定5例;无手术区肿瘤复发、病情加重,无脊柱稳定性相关并发症,未见脊柱变形。结论微创小椎板切除入路手术切除脊髓神经鞘瘤安全、创伤小,术后不需脊柱稳定性加固,较常规手术操作难度无明显增大;但在较大体积的髓内型脊髓神经鞘瘤慎用。 毛仁玲 张法永 高幸 陈宏 江澄川关键词:脊髓神经鞘瘤 微创 显微手术 半椎板切除 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3例分析 2000年 刘宁 张法永 张建平 耿晓增 赵春生 朱凤仪 吴幼章 鲁艾林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外科手术 病死率 胎小脑移植对丙烯酰胺诱导大鼠小脑损害恢复的影响 1997年 腹腔注射丙烯酰胺(ACR)诱导SD鼠小脑损害,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小脑皮层内注射生理盐水、胎大脑悬液及胎小脑悬液,观察术后3个月内各组行为学、生化学及组织学的恢复:胎小脑移植组自主运动及共济失调的恢复明显优于其它两组;肌酸磷酸激酶(CPK)、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的恢复在术后1、2、3月均高于其它两组,随时间延长差异越显著;小脑皮层组织学检查可见正常形态的蒲肯野细胞(PCs)较其它两组多见。结果显示,胎小脑移植对ACR中毒SD鼠小脑功能、生化及组织学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张法永 张宁远 戴建础 刘宁关键词:丙烯酰胺中毒 小脑损伤 缺血预处理对脑缺血血脑屏障通透性和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 (IP)对再缺血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和MMP 9表达的影响。方法 3组SD大鼠分别给予 :①一侧颈内动脉注射生理盐水 (SI) ;②双侧颈总动脉夹闭 (BCAO) ;③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同时一侧颈内动脉注射生理盐水 (BS)处理。 2 4h后 ,应用动脉腔内线栓法作大脑中动脉阻断 (MCAO) ,观察 3种预处理对再缺血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 (BBB)通透性和MMP 9表达的影响。结果 缺血 2 4和 48hBS组脑含水量均值分别为 82 .92 %和 83.12 % ,SI组和BCAO组分别为 85 .2 9%、85 .96 %和 86 .17%、85 .5 8% ;缺血 2 4和 48hBS组脑EB含量均值分别为 14.0 1和 11.74μg/mm3 ,明显低于SI和BCAO组 (P <0 .0 1) ;BS组MMP 9mR 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 (P <0 .0 1)。结论 诱导脑缺血耐受的BS预处理能明显减轻再缺血性脑水肿和BBB损伤 ,降低MMP 张法永 陈衔城 任惠民 鲍伟民关键词:缺血预处理 血脑屏障通透性 脑缺血 脑水肿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蛛网膜下腔出血诱导小鼠长期认知功能损害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小鼠模型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及探讨造成认知功能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经枕大池注射自身动脉血建立SAH小鼠模型;14 d时测量大脑主要动脉直径;通过8-臂迷宫实验评估SAH 30 d后动物空间学习和记忆功能;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海马组织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水平。结果 SAH后2周,大脑主要动脉无明显痉挛;SAH 30 d后,小鼠工作记忆能力和参考记忆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SAH后24 h、48 h和72 h,海马区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明显增高(P<0.01),30d后,这两种氨基酸的浓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 SAH不引起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但可引起小鼠长时间认知功能损害。SAH引起急性脑血流量降低,海马区兴奋性氨基酸大量释放,可能引起海马区神经细胞损害,迟发性海马区兴奋性氨基酸(EAA)降低和认知功能损害是海马损害后的结果。 张法永 毛仁玲 陈衔城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海马 诱导缺血耐受的缺血预处理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建立能诱导脑缺血耐受的缺血预处理SD大鼠模型。方法 :SD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右侧颈内动脉灌注 (SI)、双侧颈总动脉夹闭 (BCAO)和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并生理盐水右侧颈内动脉灌注 (BCAO +SI)预处理 ,每次持续 3min ,间隔 7min ,反复 3次 ,2 4h后作线栓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观察处理对MCAO缺血对侧肢体活动、脑组织含水量和梗死体积的影响。结果 :MCAO后 2 4h和 48hBCAO +SI预处理组神经损害体征和脑含水量较SI和BCAO两组轻 ;MCAO 72hBCAO +SI组脑梗死体积也低于其他两组。结论 :BCAO +SI预处理能诱导脑组织明显缺血耐受 。 张法永 陈衔城 任惠民 吴劲松 鲍伟民关键词:缺血预处理 缺血耐受 脑缺血 动物模型 手术治疗121例老年垂体腺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1例60岁及以上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主要采用经鼻蝶窦入路,肿瘤全切除及次全切除91例,大部切除25例,部分切除5例。住院期间视力好转80例,占88.9%。随访MRI72例,肿瘤无复发或静止状态67例,复发需再次手术5例。术后生活自理率80%。结论多数老年垂体腺瘤初期的临床表现隐匿,发现时往往肿瘤大、压迫视神经,尽早鞍区MRI检查可明确诊断。手术切除肿瘤对老年垂体瘤有效、安全,尤其是经鼻蝶入路。 毛仁玲 张法永 高幸 王知秋 江澄川关键词:老年 垂体腺瘤 手术 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治 被引量:5 2003年 宋冬雷 冷冰 张法永 徐启武关键词:脊髓血管畸形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聚电解质修饰的碳纳米管 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聚电解质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的表面进行修饰,能有效改善碳纳米管在溶剂中的分散性.首先将经硝酸氧化的碳纳米管与二甲亚砜和乙二醇反应,得到羟基修饰的碳纳米管.然后利用羟基与α-溴异丁酰溴(或α-氯丙酰氯)的酯化反应,在碳纳米管的表面引入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引发基团,引发丙烯酸叔丁酯(tBA)或4-乙烯基吡啶(4VP)聚合,通过投料比的改变,得到接入量不同的聚合物修饰的碳纳米管.利用热重分析(TGA)和红外对聚合物修饰的碳纳米管进行表征.将聚合物修饰的碳纳米管进行水解(或季胺化),制备得到在水溶液中良好分散的聚电解质修饰的碳纳米管. 孙庆文 于颖 张南 张法永关键词:碳纳米管 ATRP 聚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