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景轩

作品数:16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心肌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心肌梗死
  • 5篇介入
  • 5篇梗死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蛋白
  • 4篇介入治疗
  • 4篇经皮冠状动脉...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4篇反应蛋白
  • 4篇高敏
  • 3篇动脉介入治疗
  • 3篇心肌梗死患者
  • 3篇预后
  • 3篇他汀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冠脉

机构

  • 14篇沈阳医学院奉...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新民市人民医...

作者

  • 15篇张景轩
  • 7篇富萍
  • 6篇孙奡燕
  • 6篇葛华
  • 3篇赵雅琳
  • 1篇王文刚
  • 1篇裴晓冬
  • 1篇陈雷
  • 1篇于安石
  • 1篇佟浩
  • 1篇卜秀梅
  • 1篇陈慧敏
  • 1篇曾定尹
  • 1篇杨帆
  • 1篇张曼
  • 1篇胡静
  • 1篇王璇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5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敏C反应蛋白、B型钠尿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B型钠尿肽(B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AMI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同时以彩色多普勒检测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后壁收缩期增厚率(△T%),并测定BNP水平。结果 AMI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中血清hs-CRP和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心功能Killip分级的增加而升高,血清hs-CRP与BNP水平和心功能Killip分级呈正相关(P﹤0.05)。AMI患者hs-CRP和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5),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hs-CRP和BNP水平与AMI预后显著相关,均是独立的不良的预测因子,可以作为评价梗死后心功能状态和近期预后的敏感指标,亦可用于AMI的危险分层及判断预后。
富萍张景轩葛华孙奡燕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B型钠尿肽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
N末端-前B型钠尿肽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分级和预后评估的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N末端-前B型钠尿肽(NT-proBN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分级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23例,分别于入院时、出院前检测NT-proBNP水平(NT-proBNP1、NT-proBNP2),并计算NT-proBNP变化指数。123例患者根据心功能分为三组:KillipⅠ级组51例,KillipⅡ级组46例,KillipⅢ级组26例,比较各组患者NT-proBNP1水平的差别,并分析其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所有患者随访观察1年或至心血管事件再发生,分析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NT-proBNP1水平随着Killip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NT-proBNP1水平与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885,P<0.01)。心血管事件再发组与心血管事件无再发组NT-proBNP1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心血管事件无再发组NT-proBNP2水平显著低于再发组(P<0.01),NT-proBNP变化指数显著高于再发组(P<0.01)。NT-proBNP2、NT-proBNP变化指数、年龄、心力衰竭病史、糖尿病史和高血压病史是心血管事件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动态监测入院时及出院前NT-proBNP水平有利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和预后做出评估。
张景轩葛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分级
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和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观察了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50例正常对照者(NC)血小板四项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AM I及UAP与NC组比较血小板数目减少(P<0.05或P<0.01),以AM I组减少更为明显。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1),以AM I组增高更为明显。AM I及UAP与NC组相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或P<0.01),以AM I组增高更为明显。结论:血小板功能亢进及血液高粘滞状态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很重要作用,血液粘度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陈慧敏王璇张景轩葛华
关键词:冠心病血小板血液流变学
经皮延迟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估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探讨经皮延迟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患者在发病5~10d行经皮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6个月期间心血管事件(MACE)和心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3例发生梗死后心绞痛,2例发生再梗死,总事件发生率为13.16%(5/38);对照组7例发生梗死后心绞痛,4例发生再梗死,1例死亡,总事件发生率为31.58%(12/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皮延迟冠脉介入治疗可以减少AMI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安全有效。
张景轩
关键词: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预后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AMI患者血浆SAA、Hs-CRP、N-pro-BN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浆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PCI后,接受常规治疗,随机分为两组:A组(n=28)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B组(n=28)强化剂量(20mg/d)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设健康对照组(n=24)。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B两组血清hs-CRP、SAA、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1、2周A、B两组血清hsCRP、SAA、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B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给予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短期即可显著降低血清炎性因子,且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剂量,有利于AMI患者的恢复。
富萍张景轩裴晓冬孙奡燕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高敏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
影响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影响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科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37例进行调查分析,重点分析可能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全部患者中,患者依从性良好114例(48.10%),依从性不佳123例(51.90%),年龄、文化水平、经济条件、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知识和医患关系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重要相关因素(P<0.01)。结论:临床上应加强老年患者的管理,通过多种途径宣传他汀类药物应用知识,进行安全性监测,根据患者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张景轩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
国产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支架与进口永久聚合物支架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中的对比被引量:3
2011年
背景: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有效防治措施,是国产和进口支架材料会有什么区别吗?目的:比较新型国产EXCEL生物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进口Cypher永久聚合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9例冠状动脉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置入支架的不同分为两组进行比较观察:EXCEL支架组(n=130):置入新型国产生物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支架组(n=129):置入进口永久聚合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结果与结论:256例患者完成随访,失访者3例,其中EXCEL支架组1例,Cypher支架组2例,失访率为1%。两组患者各有2例发生急性和亚急性血栓,Cypher支架组患者有3例发生晚期血栓。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置入后18个月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生存率为98.8%,置入后亚急性血栓发生率1.56%。提示,EXCEL生物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Cypher永久聚合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方面的近期及远期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者均是安全可靠的。
孙奡燕张景轩葛华于安石富萍
关键词: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药物涂层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
78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早期检测有机磷中毒(AOIP)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监测78例AOIP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变化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中度及重度中毒患者心肌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定期检测患者心肌酶谱对于临床治疗、观察愈后具有重要意义。
张景轩孙奡燕富萍赵雅琳
关键词:心肌酶谱胆碱酯酶中毒性心肌炎
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89例冠心病随机分为稳心颗粒加胺碘酮组(A组)34例、胺碘酮组(B组)29例、稳心颗粒组(C组)26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观察对比:A组总有效率为91.18%(31例),B组总有效率为68.96%(20例),C组总有效率为69.23%(18例)。A组与B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与C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A组与B组比较、与C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B组与C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明显优于各自单用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富萍张景轩胡静葛华
关键词:步长稳心颗粒胺碘酮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梗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T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随着介入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术中及术后死亡率逐渐下降,但术中对冠状动脉血管及心肌...
张景轩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脏肌钙蛋白T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