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岗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置换
  • 1篇再手术
  • 1篇症状
  • 1篇置换术
  • 1篇置换术后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随访
  • 1篇全膝关节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髋关节
  • 1篇髋关节置换
  • 1篇髋脱位
  • 1篇脱位

机构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张晓岗
  • 2篇曹力
  • 1篇王志酬
  • 1篇郭海龙
  • 1篇阿斯卡尔
  • 1篇刘阳
  • 1篇普拉提
  • 1篇曾贇

传媒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高位发育性髋脱位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分析和总结成人高位发育性髋脱位患者的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999年5月~2002年7月接受Zweymüller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9例(11髋)成人高位发育性髋脱位患者进行随访。男1例,女8例,平均年龄29.4岁,均为Hartofilakidis Ⅲ型。临床症状主要为患髋疼痛、不稳定和跛行。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40.2分。双下肢长度差异平均4.1 cm,脱位高度平均4.8 cm。术中臼杯均安装于真臼处,臼杯骨量覆盖80%以上。脱位高度5 cm以上4髋,采用股骨小转子下截骨,余7髋经单纯软组织松解后复位。结果平均随访18.2个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双下肢长度差异平均1.1 cm。1例术中股神经不全损伤,术后4个月恢复。Harris评分平均90分。所有患者最后随访时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对成人高位发育性髋脱位的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能很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脱位高度小于5 cm者,经软组织松解后能完全下拉复位,不会造成股神经及坐骨神经永久性麻痹。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即使发生松动也便于翻修。
曹力郭海龙普拉提阿斯卡尔张晓岗
关键词:发育性髋脱位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随访临床症状
一期翻修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慢性感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一期翻修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假体周围慢性感染的疗效。方法48只新西兰兔行右膝关节置换,术后4周接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假体周围感染模型。接种4周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一期翻修,对照组行二期翻修第一步抗生素骨水泥填充术。监测置换前,翻修前,翻修后1、3、5、7天和2、4、6、12周的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翻修后12周处死,膝关节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培养结果阳性为再感染,阴性为治愈。结果5只实验动物出组。实验组再感染率为22.7%(5/22),对照组再感染率为14.3%(3/2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2,P=0.750)。翻修后两组C反应蛋白均升高,第3天达峰值,第4周恢复至初次置换前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57,P=-0.694)。翻修后两组红细胞沉降率均升高,第5天达峰值,第12周恢复至初次置换前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36,P=0.339)。结论在明确菌种及其抗菌谱的前提下,治疗由高毒力细菌引起的膝关节假体周围慢性感染,一期翻修的近期疗效与二期翻修无差异。
王志酬张晓岗曹力刘阳曾贇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再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