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强
-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瓣移植修复尺骨骨缺损被引量:22
- 2006年
- 目的介绍应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瓣移植修复尺骨骨缺损。方法切取带有腓血管供血的腓骨上3/4段修复尺骨骨缺损13例,对其中4例伴有皮肤缺损者,采用腓骨骨皮瓣联合修复;腓骨移植长度为6~16cm;腓骨骨皮瓣面积为15cm×8cm~25cm×12cm。术后分别于1、3、6、12个月对前臂拍摄X线片,术后12个月测定患肢功能。结果13例9块腓骨瓣、4块腓骨骨皮瓣全部成活。术后11例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腓骨瓣与尺骨完全骨性愈合时间为4~6个月。前臂旋转功能:优2例,良6例,差3例,优良率为72.7%。按Enneking系统评分:平均为21分,平均恢复了肢体功能的70%。供骨区踝关节活动正常,腓总神经支配区感觉无异常。结论应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瓣修复尺骨骨缺损,方法可靠,既保持了尺骨长度,又为骨折愈合提供了血供,是一种治疗骨缺损的理想手术方法。
- 耿树岩张文强王成琪马振杰窦洪磊唐胜建
-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游离腓骨瓣
- 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及意义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评价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的生物力学结果,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则成人干燥髋骨标本10对。通过测量髋臼前柱不同截面,确定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的进针点、进针方向、螺钉直径和长度。采用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髋臼前柱骨折患者17例。结果耻骨螺钉进针点位于耻骨嵴中点下方(8.5±0.5)mm处,螺钉长度(71.1±5.7)mm,直径(8.1±0.6)mm;髋臼螺钉进针点位于耻骨前缘闭孔嵴上,距耻骨结节(25.5±2.3)mm,螺钉长(86.8±6.2)mm,直径(9.8±1.0)mm。17例患者疗效满意。结论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技术固定稳定、可靠,治疗髋臼前柱骨折安全、有效,且创伤小、便于操作。
- 李树锋吕红伟陈猛张文强彭大勇
- 关键词:髋臼骨折拉力螺钉
- 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采用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37例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采用下肢力线比率、胫骨近端内侧角评估下肢力线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下肢力线比率与胫骨近端内侧角均得到有效矫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觉模拟评分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例患者术中出现合页点骨折,予以拉力螺钉固定。结论: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可有效矫正膝关节内翻畸形,调整下肢力线,改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
- 马亮蔡余力刘金豹陈文明张文强刘帅于永杰任金亭李刚
- 关键词:胫骨高位截骨术关节镜检查
- 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青少年髌骨半脱位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青少年髌骨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为33例青少年髌骨半脱位患者行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的临床资料。分别评估手术前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Q角及膝关节活动范围。结果:3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35 min,平均(25.3±6.4)min;术中出血30~85 mL,平均(54.4±14.3)mL。无手术导致的死亡病例,未发生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复发半脱位,予以石膏外固定。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2~18个月,平均(15.5±1.9)个月。术后患者Q角、膝关节活动度均得到有效矫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ysholm与疼痛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可有效治疗青少年髌骨半脱位,调整Q角与髌股轨迹,改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
- 马亮蔡余力阎伟谢文鹏骆帝张文强刘帅李刚
- 关键词:髌骨脱位关节镜检查青少年
- 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被引量:3
- 2006年
- 张文强王成琪
- 关键词: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膝关节内关节镜技术异常增生膝部疼痛
- VEGF抗体对兔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VEGF抗体在异体肌腱移植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深低温冷冻的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新西兰大白兔跟腱缺损,实验组腱周局部滴加VEGF多克隆抗体,对照组滴加生理盐水。术后1、2、4、8周四个时相点处死动物,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胶原含量测定及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实验组肌腱粘连等级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织学观察可见术后早期实验组较对照组炎性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少,胶原含量差异不明显,但术后8周实验组胶原纤维排列更规则。生物力学测试显示实验组同对照组断裂载荷无显著差异。结论局部应用VEGF抗体,可以减轻移植肌腱粘连,而对移植肌腱的愈合无明显影响。
- 耿树岩王宏光张文强窦洪磊唐胜建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同种异体肌腱移植
- 带旋髂深血管蒂的游离髂骨瓣移植修复肱骨缺损
- 2007年
- 切取带有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长3~7cm)修复肱骨缺损11例。骨瓣全部成活,髓访的10例骨折均愈合,患肢功能平均恢复至90%。认为用带旋髂深血管蒂的游离髂骨瓣移植修复肱骨缺损疗效良好。
- 张文强路青林彭大勇陈猛李树锋吕红伟迟增德
- 关键词:骨缺损肱骨组织瓣
- 桥接钢板治疗钩掌关节损伤
- 2021年
- 目的评价桥接钢板治疗钩掌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20年期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桥接钢板内固定治疗钩掌关节损伤的12例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为(37±21)岁。术后6个月测量并比较患侧与健侧的腕关节活动度及手部握力。结果12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骨折不愈合、感染、肌腱粘连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虽然患侧腕关节屈伸活动度及握力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1.1±5.3)°比(76.4±6.2)°,(57.7±2.8)°比(62.1±2.7)°,(40.6±4.0)kg比(42.4±3.8)kg](均P<0.05),但患侧握力和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最终恢复到健侧的90%以上,并且没有明显手指或腕关节僵硬。有2例患者主诉活动时有轻度疼痛不适,3例长时间活动或劳累后有酸胀不适,但这些患者均认为不影响生活、工作。结论桥接钢板是治疗钩掌关节损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王功腾张文强闫兆龙张业勇殷鲁旭李树锋
- 关键词:握力
- 关节镜复合等离子刀
-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创手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关节镜复合等离子刀,包括手柄、刀身管壳、钩形电极刀头和马蹄形电极刀头,所述刀身管壳固定安装在手柄顶端,刀身管壳为金属材质,所述钩形电极刀头和马蹄形电极刀头分别围裹绝缘材料安装在刀身...
- 李会波白正武张文强张明
- 单束单隧道与双束双隧道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研究双束股骨双隧道法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恢复膝关节前后方向稳定性的能力,并与单束单隧道重建法进行生物力学性能的比较.[方法]应用跟腱分别采用双束股骨双隧道、单前内侧束和单后外侧束三种方法对10个新鲜尸体膝关节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分别于膝关节屈曲0°、15°、30°、60°及90°时对胫骨施行±100 N的作用力,测量胫骨相对于股骨移动的距离.[结果]在屈膝角度较小(0°~30°)的情况下,单前内侧束重建法术后胫骨的移动距离与完整标本接近(P>0.05);但屈曲超过30°,特别是超过60°后,单前内侧束重建法术后胫骨移动的距离明显大于完整标本(P<0.05).在屈膝角度<60°的情况下,单后外侧束重建法胫骨移动的距离明显大于完整标本(P<0.05):但屈曲超过60°胫骨移动的距离与完整标本接近(P>0.05);在膝关节的整个屈曲范围(0°~90°)内,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法术后胫骨移动的距离与完整标本接近(P>0.05).[结论]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法,在膝关节的整个屈曲范围(0°~90°)内,比单束股骨单隧道重建法能更有效的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
- 张文强王成琪唐胜建耿树岩
-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双隧道重建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