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明
- 作品数:33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余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感染性腹泻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测与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了解余姚市感染性腹泻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感染状况及其研究。方法:采集感染性腹泻病人的大便或肛拭标本,依据GB/T4789.7进行增菌、分离、生化鉴定、血清分型,最后进行药敏试验和PCR毒力基因检测。结果:2007-2008年共检验标本513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43株,检出率为8.38%。药敏试验:43株副溶血性弧菌对阿莫西林棒酸、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唑林、头孢哌酮、庆大霉素7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8.1%、55.8%、、44.2%、7.0%、4.7%、4.7%、4.7%,对另外13种抗生素均敏感。血清分型:43株副溶血性弧菌分布于O1、O2、O3、O4、O6、O11共6个O抗原群;其中以03群为主,占67.4%。毒力基因:有40株副溶血性弧菌检出含有tdh基因,检出率高达93.02%,均未检出trh基因。结论: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以03群为主,占67.4%;对阿莫西林棒酸、青霉素耐药性最强,分别为58.1%、55.8%;93.02%的菌珠含有tdh基因,所有菌株均不含trh基因。
- 张建群罗学辉何水渊张怡明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耐药
- 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后血清抗体检测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何水渊张怡明胡国生
- 关键词:狂犬病免疫接种血清抗体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肉类和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了解余姚市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简称VP)的污染状况。方法自农贸市场采取肉类和海产品样品,采用国标法(GB/T4789-2003)对样品进行检测,分别用国产培养基和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用ATB 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鉴定仪对检出VP进行鉴定。结果在365份样品中共检出VP76株,检出率为20.82%,其中生禽肉类中VP检出率为12.94%,熟肉制品中VP检出率为2.38%,海产品中VP检出率为39.19%,生猪肉中VP检出率为24.59%,生牛(羊)肉中VP检出率为31.15%。ATB 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鉴定仪与科玛嘉显色培养基的鉴定结果一致。结论海产品和肉类食品中存在严重的VP交叉污染状况,并且随着季节、气温的变化污染率也有显著的变化;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可用于食品中VP的快速检测。
- 罗学辉张一何水渊张建群张怡明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食品污染
- 4起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疫情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2006年上半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余姚市有4所小学相继发生以发热、头痛、咽痛、咳嗽、乏力等为主要症状的群体发热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这4起疫情均为乙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疫情,现将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 罗学辉张建群张怡明胡逢蛟
- 关键词:呼吸道乙型流行性感冒
-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检测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筛检副溶血性弧菌等食物中毒病原菌,以提高检测速度,与GB培养法比较,探讨两法的符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高度特异、敏感的实时荧光PCR作为初筛方法,用GB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用ATB对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21份食物中毒病人大便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DNA核酸阳性18份,GB细菌培养检出18株副溶血性弧菌,两法的阳性符合率一致,检出率均为85.71%。结论: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食物中毒中的病原菌。与GB培养法相比明显缩短检测周期,报告检验结果及时率提高,达到快速、及时的目的,在食物中毒事件中能更及时查明病因,对临床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和食物中毒处置发挥积极作用。
- 何水渊罗学辉张怡明徐景野
- 关键词: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实时荧光定量流行病学调查
- 4起手足口病疫情病原检测与基因特征分析
- 目的:明确4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病原体并对其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方法:收集4起手足口病疫情部分病例的粪便,用RT-PCR的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选择4个代表性样品进行VP1基因...
- 罗学辉张怡明张建群何水渊高红
-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检测病毒鉴定基因序列
- 文献传递
- 2007-2011年浙江省余姚市感染性腹泻志贺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了解浙江省余姚市感染性腹泻患者中志贺菌感染状况。方法采集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或肛拭标本,进行增菌、分离、生化鉴定、血清分型、药敏试验和PCR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2007-2011年共检验标本1360份,检出志贺菌36株,检出率为2.65%,其中福氏2a志贺菌4株,占11.11%;福氏2b志贺菌3株,占8.33%;福氏1d志贺菌11株,占30.56%;福氏Xv志贺菌12株,占33.33%;宋内志贺菌6株,占16.67%;检出的志贺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 2007-2011年引起余姚市细菌性痢疾主要病原菌是福氏志贺菌,其次为宋内志贺菌;福氏志贺菌有多种血清型,其中Xv血清型分离率最高;药敏试验以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部分头孢类抗生素敏感性较好;毒力基因呈现多样性。
- 罗学辉张建群张一张怡明
- 关键词:志贺菌耐药性毒力基因
- 867例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 2004年
- 近年来,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发病人数增加迅速,而解脲支原体(UU)与沙眼衣原体(CT)是NGU的主要病原体.为此,我们从2001年至2003年对本市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 张建群张怡明何水渊
-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NGUCT
- 山区乡村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测被引量:1
- 2007年
- 何水渊张建群张怡明郑翠玲
- 关键词:学校生活饮用水乡村自来水厂集中式供水改水工作
- 2008年余姚市肠道病毒71型检测与VP1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2008年余姚手足口病主要病原肠道病毒71型(EV71)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手足口病患者粪便样品,用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EV71,选择5个代表性样品进行VP1基因的扩增和核苷酸序列测定,测序结果利用DNAstar软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52例手足口病患者大便样品中检测到EV71阳性,阳性率为69.3%。5个代表株与A、B和C基因型标准株VP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1.9%~82.2%、83.7%~84.3%和94.9%~95.3%,5个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波动于96.2%~99.9%。在基因系统发生树上,这5个毒株均属于C基因型。结论本研究表明引起2008年余姚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是EV71毒株,它属于C基因型。
- 张怡明罗学辉张建群高红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VP1基因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