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诚
- 作品数:63 被引量:34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小麦骨干亲本临汾5064单元型区段的遗传解析被引量:16
- 2018年
- 利用分子标记解析骨干亲本临汾5064单元型区段在其衍生后代中的遗传规律,可以为小麦分子育种提供依据。在临汾5064及其21个衍生品种(系)中,395个SSR标记共检测出895个等位变异,不同位点的等位变异为1~8个,平均2.27个,平均多态性指数为0.25。临汾5064及衍生后代中146个位点具有相同等位变异,遗传贡献超过80%的位点有30个。实验结果表明,临汾5064对衍生子一代和子二代的遗传贡献率分别为65.30%和64.24%,且未随着世代的增加而明显下降。所有衍生后代与亲本完全相同的单元型区段有16个,贡献率大于80%的染色体区段分布在所有染色体上。关联分析发现这些单元型区段存在重要农艺性状的QTL簇,几乎都与重要农艺性状显著相关,表明这些区段在育种过程中受到强烈选择。
- 乔玲刘成郑兴卫赵佳佳尚保华马小飞乔麟轶盖红梅姬虎太刘建军张建诚郑军
- 关键词:小麦骨干亲本
- 转基因棉花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为了评价转基因棉花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采用转基因棉花品种晋棉26号及其非转基因亲本晋棉7号以及传统棉花品种中棉所12号进行了长期定位试验,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法研究了转基因棉花对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棉花土壤细菌共检测到1 585个OTUs、除1个未分类门和4个待定候选门外,其余分别属于已知的21个门;主要优势种群有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浮霉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每个品种有独特的种群,转基因棉花晋棉26号独有的种群为栖热菌门,晋棉7号独有种群为WCHB1-60;转基因棉花土壤细菌的多样性降低,但没有改变土壤细菌种群结构。
- 范巧兰李永山王慧席凯鹏席吉龙史俊东张建诚
- 关键词:转基因棉花土壤细菌群落结构高通量测序
- 小麦化学杀雄剂不同配方效果评价被引量:2
- 1998年
- 对7种小麦化学杀雄剂配方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HS4配方药害轻,杀雄效果好,小麦雄性不育率达95.5%,天然异交结实率53.9%,且品种间反应不太敏感,杀雄作用广谱。使用时期比津奥啉(SC2053)晚,可以作为小麦备用化学杀雄剂。
- 王秋叶张建诚郭志远姚景珍
- 关键词:化学杀雄剂小麦杀雄效果
- 山西小麦育成品种品质性状及HMW-GS组成演变分析被引量:18
- 2018年
- 研究山西省小麦育成品种的品质及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演变,有助于优异种质资源的挖掘和创新,可以为小麦品质改良和品种推广提供依据。对山西小麦育成品种的品质及HMW-GS组成进行演变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小麦整体上以中筋为主,除硬度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外,其他品质指标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均逐渐提升,而后呈现下降趋势;山西省小麦品种HMW-GS的Glu-1位点等位变异较为丰富,Glu-A1位点有1、2*和Null 3种亚基类型,Glu-B1位点有7种亚基类型(7+8、7+9、6+8、13+16、14+15、17+18、20),Glu-D1位点有6种亚基类型(2+12、2+10、5+12、5+10、4+12和2. 2+12),共检测到亚基组合类型32种,"Null,7+8,2+12"出现频率最高,且优质亚基的变化与品质演变趋势一致; Glu-D1位点对蛋白质含量、硬度指数、容重、湿面筋含量、延伸性和吸水率的效应较大,其中4+12和2+10对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具有正效应,Glu-B1位点主要影响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抗延阻力等指标,其中7+8、7+9亚基对拉伸面积具有正效应,Glu-A1位点的2*对沉降值、最大抗延阻力、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和拉伸面积具有正效应;"2*,7+8,4+12"和"1,7+9,2+10"亚基组合对品质性状效应较高。
- 赵佳佳乔玲郑兴卫李晓华曹勇马小飞杨斌姬虎太乔麟轶郑军张建诚
- 关键词:品质性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 玉黄金化控对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7年
- 为给山西南部夏玉米化控栽培增产提供理论依据,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玉黄金(主要成分为胺鲜酯和乙烯利)化控对不同种植密度(6.75万、7.5万、8.25万、9.0万株/hm^2)条件下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玉黄金浓度以及2个因素的互作,均对玉米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随着密度增加产量增高,以9.0万株/hm^2产量最高;不同栽植密度与玉黄金喷施浓度对产量影响不同,在低密度(6.75万株/hm^2)下,喷施低中浓度玉黄金产量间差异不显著,喷施高浓度比对照显著减产11.2%;密度在7.5万~9.0万株/hm^2时,化控处理明显提高了夏玉米产量,以喷施低中浓度有利于增产,增产幅度为6.7%~9.3%;玉黄金处理显著降低了株高和穗位高,显著增加了茎粗,增强了玉米抗倒性。
- 席凯鹏席吉龙杨娜郝佳丽张建诚李永山姚景珍
- 关键词:玉米化学调控
- CHA杂种小麦生态型及强优势组合选配模式初探被引量:9
- 1994年
- 1991~1992年度,采用相关分析、分级通径分析与组合类型分析方法,研究了19个CHA杂种小麦的产量、产量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山西晋南麦区CHA杂种生态型应为冬性或半冬性的以多粒为主兼顾粒重的重穗类型;高产杂种来自高产双亲;晋南麦区选择双亲都为高产水平的“重穗型×多穗型”、“中间型×中间型”、“重穗型×中间型”的配组模式,出现强优势组合的机率可能大些,配组亲本中,重穗型应选择多粒大粒重稳型或多粒重穗型,中间型应选择多粒中间型。
- 张建诚弓陆身王秋叶李秀绒董孟雄周希志郭志远
- 关键词:小麦生态型强优势组合
- 避霜剂配方筛选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5
- 1999年
- 对设计的10个避霜剂配方进行田间应用效果评价,结果表明,BS1、BS5和BS8在棉花系统喷施后,生育进程加快,株型和成铃结构发生改变,内围铃增多,吐絮期提早,霜前花率提高,皮棉比对照增产1.5%~5.4%。
- 董哲生张建诚李永山姚景珍张满乐
- 关键词:生长发育早熟棉花
- 2010年运城市小麦晚霜冻的危害及防补措施被引量:6
- 2011年
- 针对2010年运城市晚霜冻的发生现象,分析总结了晚霜冻发生的特点、规律,提出预防及补救措施,以期为今后运城市小麦的稳产、高产提供技术支撑。
- 姚景珍张建诚席吉龙
- 关键词:冬小麦晚霜冻
- 山西省小麦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9
- 2018年
- 采用102对SSR标记,对山西省1949年以来162个小麦育成品种进行遗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标记的平均等位变异丰富度为3.94,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变幅为0~0.81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46,说明山西省小麦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2000-2005年审定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最高。根据Nei's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将山西省小麦品种分为8个类群,分类主要与育成年代和生态地理分布有关,其中第Ⅲ、Ⅳ、Ⅴ、Ⅵ、Ⅶ和Ⅷ类群的遗传距离较大、遗传差异较明显。通过分析品种间穗粒数、千粒重和叶绿素含量相关的位点后发现,不同年代的品种中优异等位变异频率随着年代逐渐增长,但部分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频率仍然偏低,表明重要农艺性状仍有较大的改良潜力。
- 郑军李晓华赵佳佳尚保华曹勇马小飞张晓军乔玲乔麟轶郑兴卫张建诚
- 复合抗旱剂配方筛选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了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和产量,进行了小麦复合抗旱剂配方筛选研究,以‘晋麦47号’小麦为材料,通过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干物质、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等指标,对自研的16个配方制剂在干旱胁迫下进行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抽穗期3个阶段的筛选。结果表明,Kh-13和Kh-1 2个配方效果较好,能促进种子萌发,利于苗齐苗壮,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个体质量,保持叶片相对含水率,促进光合作用,增强抗逆能力,在抽穗期前后喷施能促进幼穗发育,提高小麦穗粒数,增加产量。Kh-13和Kh-1处理的种子发芽势显著分别提高了2.00倍和1.66倍;发芽率显著分别提高了50%和50%;萌芽期抗旱性两者均达极强抗旱性标准;茎叶干物质显著分别增加了12.33%和11.42%;根干重显著分别增加了19.13%和13.00%;叶片相对含水率分别提高了23.53%和37.78%;穗粒数显著分别提高了22.36%和17.30%;产量显著分别增加了38.48%和20.78%。
- 席吉龙张建诚李永山席凯鹏姚景珍
- 关键词: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