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忠
- 作品数:65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硅骨架环氧对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
- 本文将硅骨架环氧树脂与商品环氧树脂进行匹配制备出新型环氧树脂。采用热失重分析对固化后的硅骨架环氧树脂体系进行了耐热性能的表征。对常温及高温下的硅骨架环氧树脂的粘接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硅骨架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力...
- 张学忠张志杰
- 关键词:力学性能耐热性能
- 文献传递
- 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与硅橡胶的共混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与硅橡胶的共混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在增容剂的增容和分散作用下,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以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分散相分散在聚硅氧烷网络的连续相中,形成海岛结构,在有机硅聚合物中原...
- 张志杰黄彬戴丽娜张学忠汪倩孔书轩
- 文献传递
- 一种耐烧蚀聚硼硅氧烷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烧蚀聚硼硅氧烷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聚硼硅氧烷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硼酸及其衍生物、烷氧基硅烷单体及其衍生物和聚硅氧烷及其衍生物;所述制备原料中,所述硼酸及其衍生物与聚硅氧烷、烷氧基硅烷单体及其衍生物的摩...
- 张志杰娄平平张学忠谭永霞田康
- 一种采用聚硅氮烷室温改性的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聚硅氮烷室温改性的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采用聚硅氮烷改性的填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填料通过粉体加料装置加入到改性机中,同时将聚硅氮烷通过液体加料装置加入到所述改性机中,使所述填料和所述聚硅氮烷...
- 张学忠张志杰汪倩谭永霞谢择民
- 文献传递
- 可紫外光/热双重固化聚硅氧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025年
- 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二硅氧烷、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为主要原料,经阳离子开环和水解缩合反应分别制备了4种甲基丙烯酸酯改性的乙烯基硅油(VPMAS)和甲基丙烯酸酯改性的含氢硅油(VPHMAS),采用紫外光/热双重固化方式实现了VPMAS和VPHMAS的固化。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了VPMAS与VPHMAS的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并对VPMAS与VPHMAS固化后的硅橡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较于单独的热固化和光固化,VPMAS与VPHMAS在紫外光/热双重固化条件下的固化效果较好。随着聚合物中甲基丙烯酸酯基含量的增加,固化后硅橡胶的交联密度和硬度逐渐增大,玻璃化转变温度稍有升高,而热性能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其T_(5%)均在420℃以上,当甲基丙烯酸酯含量达到1%时,T_(5%)、T_(10%)和R_(800℃)分别达到最大值;此外,随着聚合物中甲基丙烯酸酯含量的增加,双重固化硅橡胶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加,而断裂伸长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 赵明雪吕文晴汪倩张学忠高希银张志杰
- 关键词:聚硅氧烷紫外光固化热固化
- 一种室温固化耐高温的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室温固化耐高温的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环氧树脂胶粘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所述A组分包括环氧树脂基体和耐高温填料;B组分包括环氧树脂固化剂和含胺基碳硼烷;含胺基碳硼烷含有两个胺基,两个胺基分...
- 张学忠张志杰崔美丽戴丽娜赵云峰
- 文献传递
- 一种耐高温的有机硅材料的室温固化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的有机硅材料的室温固化剂、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耐高温的有机硅材料的室温固化剂包括聚硅氮烷和催化剂,所述聚硅氮烷是从分子结构上进行了优化,其只包含了二官能度和三官能度的Si‑N链节,通过聚合反应形成了...
- 张学忠张志杰谢择民谭永霞汪倩赵建玉张学孝
- 文献传递
- 环二硅氮烷-硅氧烷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二硅氮烷-硅氧烷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共聚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R<Sub>1</Sub>至R<Sub>8</Sub>为甲基或苯基,x为1至10,y为1至30,z为1至15。该共聚物的合成方法是...
- 张志杰吕臻刘本生郑艳戴丽娜张学忠谢择民
- 文献传递
- 高效阻尼改性白炭黑的制备及改善硅橡胶阻尼性能研究
-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与自制多乙烯基硅油为原料制得低聚物处理剂,并将其与白炭黑结合制得阻尼改性白炭黑。研究了阻尼改性白炭黑对低苯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阻尼性能的改善效果和对...
- 刘伯峥张学忠高希银赵云峰戴丽娜张志杰谢择民
- 关键词:改性白炭黑硅橡胶阻尼
- 一种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具备如下特点:1)粉体材料,粒径为500nm-1μm;2)形状为三维花状结构,表面为纳米颗粒组成的多孔结构;3)由氧化铁和金属氧化物A组成,其中...
- 张志杰李宗起费华峰谭永霞张学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