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大彪

作品数:43 被引量:89H指数:7
供职机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篇绿洲
  • 11篇绿洲边缘
  • 8篇植被
  • 8篇荒漠
  • 7篇植物
  • 6篇荒漠区
  • 5篇固沙
  • 5篇河西走廊
  • 4篇沙丘
  • 4篇生态效应
  • 4篇土壤
  • 3篇粘土
  • 3篇植物群
  • 3篇植物群落
  • 3篇双工位
  • 3篇群落
  • 3篇种草
  • 3篇网膜
  • 3篇稳定性
  • 3篇民勤荒漠区

机构

  • 43篇甘肃省治沙研...
  • 4篇甘肃省荒漠化...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43篇张大彪
  • 24篇王强强
  • 18篇张剑挥
  • 18篇唐进年
  • 14篇刘世增
  • 12篇杨自辉
  • 11篇常兆丰
  • 10篇朱淑娟
  • 8篇樊宝丽
  • 8篇张逸君
  • 7篇郭树江
  • 7篇方峨天
  • 6篇李易珺
  • 6篇王多泽
  • 5篇张国中
  • 4篇李爱德
  • 4篇张元恺
  • 3篇张应昌
  • 3篇张凤春
  • 3篇张德魁

传媒

  • 3篇甘肃林业科技
  • 2篇生态学报
  • 2篇防护林科技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甘肃科技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林业实用技术
  • 1篇农业灾害研究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2016中国...
  • 1篇2017中国...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3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植物沙障树种选择与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植物体组建沙障,是兼顾生物造林与机械高立沙障综合防治流沙侵害的一项实用技术。立足甘肃河西地区风沙危害治理与实践应用,选择当地梭梭、沙拐枣、花棒等8种优良沙旱生植物进行建植试验,以保存率、冠幅、抗病虫害、株高、分枝数、根系扩展、抗逆性7个指标的基础调查,依据促成活沙障有效障体各指标的关联程度,赋予权重参与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参试灌木种当年旱作成活率均达到50%以上,其中沙拐枣、梭梭两树种当年成活率可达79.5%以上,3年期保存率维持在33.5%-42.5%较高水平;借助保育技术措施。两树种组建的活沙障,成型期春季平均疏透度均可达到33%~45%理想防护水平,是甘肃河西沙化区活沙障建植首选灌木种和建植有效防护障体的植物树种。
张大彪吴春荣李爱德李易珺
河西沙区薪炭林营造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1993年
在砾沙地、漏沙地、盐碱地营造薪炭林,结果表明:沙枣、沙棘在漏沙地、盐碱地有较高的蓄积优势,毛条、花棒、柽柳在漏沙地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旱、耐贫瘠特性;营造以沙枣、毛条、花棒、柠条、杨柳为主的薪炭林,经济效益可提高2—6倍,其它树种产出均大于投入。
张大彪孙述先
关键词:薪炭林盐碱地
甘肃河西沙区绿洲边缘积沙带的形成及其生态效应
樊宝丽常兆丰张剑挥刘世增朱淑娟王强强张大彪唐进年
1、主要科技内容: 1)测算积沙带的堆积速率,揭示积沙带的堆积速率与气候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评价和选用现有的防风固沙措施提供论据; 2)分析积沙带堆积的最终结果,并对其生态效应进行评价,为下一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下游青土湖近地层风尘分布特征被引量:10
2016年
青土湖属于极端干旱区典型的干涸盐湖,盐尘中含有密度很高、粒径极细的盐碱粉尘,严重污染空气,危害地表植被,威胁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利用建立在青土湖的近地层0~50 m沙尘观测系统近2 a监测的数据,对近地层0~50 m盐尘的分布规律及风速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风速在0~50 m垂直梯度的分布符合经典的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的基本特征,廓线方程遵循幂函数关系;年内月平均风速最大为5月,最小为11月,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夏季平均风速大于秋、冬季;近地层18~2 m内风切变指数较大,且春、夏季风切变指数相对较小;34~28 m、50~34 m内风切变指数变化较小,且四季变化不明显。(2)盐碱沙尘水平通量的空间分布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垂直高度上遵循幂函数变化规律;受下垫面梭梭林的影响,在6 m高度处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增加。(3)沙尘水平通量与风速之间呈现出幂函数关系,且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郭树江杨自辉王多泽王强强张剑挥张大彪詹科杰李易珺
关键词:石羊河下游近地层
甘肃河西绿洲边缘积沙带所表征的气候环境信息被引量:7
2013年
绿洲边缘积沙带的研究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甘肃河西地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防沙治沙,在绿洲边缘形成了一条积沙带。为了研究积沙带的形成和发育与气候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河西走廊东端至走廊中西部绿洲边缘的积沙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①年降水量是决定积沙带高度和宽度的关键因子;②降水量是决定植被盖度的关键因子,降水对天然植被盖度的影响大于对包括人工植被在内的植被总盖度的影响,随着降水增加,背风坡植被盖度增加幅度大于迎风坡;③积沙带不同样点之间植被盖度的差异主要是由植株个体大小引起的,亦即降水对植株个体大小的影响大于对植株密度的影响。
刘世增常兆丰张剑挥唐进年王强强张大彪朱淑娟张国中樊宝丽
关键词:绿洲边缘植被盖度降水量
河西走廊沿沙防护林演变形式与积沙带稳定性研究
本文通过对甘肃河西地区沿沙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林演变方式,及其后期形成的积沙带植被结构与稳定性的调查分析,研究认为:近数十年来,随内陆河上游来水减少,固沙林内水分供给能力的减弱,林种由初建乔灌木,逐步被低矮的耐旱灌丛和逐水草...
张大彪张逸君张元恺
关键词:防风固沙林植被结构稳定性分析
近39年民勤荒漠区气温变化对乔木植物物候的影响
2017年
利用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975—2013年气象资料,与当地乔木沙枣、二白杨、胡杨、小枣、家杏、桑树6种乔木物候观测资料,通过5年时间段统计物候发生日的偏离程度,统计春季物候年度展叶期、开花期变化趋势,分析物候变化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近39年研究区春季平均气温以0.053℃/a的速度升高,荒漠植物的多种物候期出现同步性的提前;39年春季物候提前了7.6~12.1 d,即气温每提升1.0℃,可导致春季物候期提早2.1~5.8 d,秋季落叶期平均推迟3.8 d。
张大彪张逸君万翔
关键词:木本植物物候气温变化民勤荒漠区
一种双工位网膜沙障铺设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工位网膜沙障铺设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由行走设备提升臂、前横梁、后横杆和侧梁组成,前横梁和后横杆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侧梁,行走设备提升臂的末端分别固定在前横梁和后横杆上,所述机架两侧对称地设有开沟机构、脱膜...
唐进年王强强张大彪杨自辉刘世增方峨天娄志平张应昌
文献传递
50年民勤西沙窝蒸发量与主要气象因子变化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本文借助民勤典型荒漠地貌西沙窝的标准气象站观测资料,通过分析1966~2015年蒸发量与主要气象因子变化的相关关系以及关联的密切程度,揭示该区域的气候变暖与水分循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0年内,民勤西沙窝20 cm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平均在-118.7 mm/10 a范围内,影响蒸发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近地表空气湿度的不断增加与日照时数的持续下降,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81与0.903,均通过99%显著性水平;次要因素是年均风速逐渐下降,相关系数是0.736,通过95%的显著性检验;四季中春季蒸发量明显减小,约占去年减小的37.4%,其次是秋季,占11.43%,夏冬季变化不明显,这些因子的改变,形成了民勤荒漠区水分在热平衡中的转换表现特征。
张逸君张逸君焦健杨自辉
关键词:水分蒸发
条带状活植物栅栏式沙障防护体系建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条带状活植物栅栏式沙障防护体系建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活沙障防护的具体任务目标;活沙障树种选择;植前规划设计;稳固建植带沙地;苗木定植;活沙障保育方法;功能监测与补充完善。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通过对特定风沙环...
张大彪刘世增张逸君唐进年张凤春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