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勰
- 作品数:50 被引量:165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油桐CAMTA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深入探究油桐CAMTA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解析其在冷胁迫下的基因表达模式,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到油桐CAMTA基因家族有5个不均匀分布在3条染色体上的成员,进一步分析它们的理化性质、保守基序、保守结构域以及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 VfCAMTA1~VfCAMTA5在结构上呈现相对保守的特征。VfCAMTAs在根部的表达水平高于茎和叶,在根部VfCAMTA5的表达水平达到最高值;在雌雄花以及两性花中VfCAMTA2均有表达;在种子发育的早期阶段VfCAMTAs呈现出表达调控的特征,推测该基因家族可能与花芽分化过程相关。蛋白质互作分析结果推断油桐CAMTA3参与调控低温胁迫的过程。该研究揭示了油桐CAMTA基因家族理化特征及表达模式,是阐明基因功能的重要依据。
- 王占军王占军何咏欣张萌项扬徐忠东徐忠东张翼
- 关键词:油桐生物信息学分析
- 受拉面节子对杉木幼龄材抗弯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为厘清节子特征与分布位置对木材抗弯性能的影响,并探究其在树干轴向高度的变化规律,采用三点弯曲法分别检测人工林杉木幼龄材无节、有节试件的弹性模量(MOE)和静曲强度(MOR),统计分析节径比、节面积和节距与试件抗弯性能的关系,记录试件面内应变分布,观测试件破坏区域形貌,最终解释节子对木材抗弯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树干轴向高度增加易使节子尺寸变大;节子对试件MOE影响规律不明显,节子显著降低试件MOR;节径比和节面积与MOR负相关,节距和MOE与MOR正相关,节距和MOE对MOR有极显著影响。节径比、节面积、节距及MOE与MOR的线性拟合决定系数是0.580,当破坏发生在节子处时,以上4个因素与MOR的线性拟合决定系数是0.658;当破坏发生在非节子处时,MOE与MOR的线性拟合决定系数是0.856,节径比、节面积和节距对MOR影响小。无节试件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木材纤维撕裂和弧形裂纹,剪切应变沿木材纵向有效扩张;有节试件结构失效发生在节子处时,主要表现为节子断裂或木材沿节子轮廓破坏,节子处易出现剪切应变集中。当破坏发生在节子处,节子特征和MOE能较有效评估MOR;当破坏发生在非节子处时,采用MOE能有效评估MOR。
- 孙辉波李万兆张勰何功秀石江涛
- 关键词:节子节距静曲强度
- 大径级杉木异速生长与空间竞争格局的关系
- 2025年
- 为探究大径级杉木人工林空间竞争格局及其对林木异速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40年生杉木为对象,设置低(150~225株·hm^(-2))、中(300~375株·hm^(-2))、高(450~570株·hm^(-2))3种密度,采用邻位木数量、大小比数以及基于林木大小和空间关系指标发展而来的竞争指数(I_(C1)、I_(C2))和基于冠层竞争的竞争指数(I_(C3))描述林木空间竞争格局,并分析其与异速生长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林木异速生长以及空间竞争指标在不同密度组间普遍存在显著差异。大小比数与生长指标在各密度组中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邻位木数量、I_(C1)、I_(C2)与生长指标则仅在高密度组中显著相关,且其关系强弱普遍表现为:I_(C2)>大小比数>I_(C1)>邻位木数量。对于旨在描述地上竞争的I_(C3)而言,其对异速生长指标的拟合效果普遍较差。保留密度为150~225株·hm^(-2)的地上、地下空间竞争最弱,林分生长最好。对于树高生长已达高峰的过熟林而言,地上竞争对林木异速生长的影响微弱。应综合考虑林木的地上和地下竞争格局对林木异速生长的影响,科学规划林木空间关系,实现林木生长潜力向大径材生产力的转化。本研究将为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提供理论支撑。
- 伍悦陈铂垚徐刚标李刘泽木何功秀刘搏岳发号梁文斌张勰
- 关键词:杉木林分密度生产力
- 低碳营林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对不炼山、定植2年生容器大苗、造林后不抚育的低碳型营林方式林地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长期定位观测。结果表明:低碳型营林与传统型营林(炼山、1年生裸根苗、造林后抚育)幼林材积生长量无显著性差异,均为每年13. 5 m^3·hm^(-2)左右;低碳型营林土壤容重一直保持在林地清理前的水平,造林当年土壤含水率下降5. 3%,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16. 1%,而传统型营林土壤容重增加21. 9%、土壤含水率下降20. 5%、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30. 6%。可见低碳型营林相对传统型营林对保持土壤结构、水分和肥力有显著作用。
- 徐清乾张勰黄帆徐少东李先政谭永康
-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低碳
- 杉木第三代优树选择技术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在杉木二代种子园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杉木第三代优树的选优区域和选优林分。提出了优树的选择优方法和步骤,并相应制定出优树树干、树皮、侧枝、结实等形质标准,优树分树龄、密度的绝对生长量标准和相对生长量标准。同时,对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育种群体的组成及建园时无性系配置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 徐清乾许忠坤张勰周礼芳彭挺立彭早珍
- 关键词:杉木优树育种
- 近自然经营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通过伐除竞争木、间伐过密木、择伐达标木、开窗补植等一系列营林措施培育目标树,研究杉木人工中龄纯林近自然经营前期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间伐、择伐强度的增加,目标树树高、胸径增长效果越来越显著。林分密度每667 m2保留100、120、140、150、160、170、180株相对220株(CK),目标树平均树高增长率分别提高3.08%、2.77%、2.52%、2.27%、1.77%、1.50%、1.21%,目标树平均胸径增长率分别提高4.26%、3.61%、3.04%、2.58%、2.18%、1.67%、1.12%;开窗直径6 m、7 m、8 m相对不开窗(CK),目标树树高增长率分别提高0.54%、0.96%、1.37%,目标树胸径增长率分别提高1.32%、1.85%、2.53%。
- 徐清乾许忠坤张勰罗艺伟
- 关键词:近自然人工林杉木
- 杉木优良家系选育及三代种子园分步式高效营建技术
- 徐清乾许忠坤殷元良张勰顾扬传荣建平黄菁韦里俊兰海邓仙苗杨建华
- 针对杉木良种选育需要不断升级,种子园建设需要行业标准规范,传统种子园建园方式园区定砧嫁接造成林相不整齐、无性系难以完全随机配置、砧木抚育和嫁接用工多成本高的不足,开展了杉木二代优良家系选育、三代优树选择、容器嫁接苗培育技...
- 关键词:
- 关键词:杉木良种选育种子园造林技术
- 红心材杉木种子园单亲子代测定被引量:6
- 2011年
- 以2005年在福建省顺昌洋口国有林场和官庄国有林场营造的红心杉木单亲子代测定林为试验材料,对红心杉单亲子代生长和材性性状的变异、性状间的相关性、遗传控制等进行了研究。两地点多年度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了年度与家系之间的交互效应没达到显著差异之外,其他互作效应都高度显著。单地点、单年份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洋口试验点4年生子代家系在树高和离地面50 cm处的直径等主要生长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红心材比率在家系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4年生时的红心杉子代生长性状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红心材比率与树高、D0.5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红心杉单亲子代优良遗传型进行选择,选出生长、材性兼优的优良家系8个。
- 张勰施季森郑仁华欧阳磊
- 关键词:杉木
- 天然次生林杉木枝材与干材材性比较被引量:5
- 2017年
- 比较分析了杉木枝材与干材的密度、干缩湿胀率、化学组成、弦切面色度、纤维素结晶度及热解特性。结果表明:枝材的基本密度和气干密度均大于干材。枝材的弦向和体积全干干缩率均小于干材,枝材的弦向和体积全湿胀率分别约为干材的60%和74%,两者的径向全干干缩率和全湿胀率基本相当。枝材纤维素的结晶度为(41.15±1.47)%,远小于干材(65.86±1.44)%。枝材弦切面的明度值小于干材,而两者的a*和b*值在心材和边材之间略有不同。枝材边材与干材边材的色差为17.981,两者的心材色差也达到13.482。枝材的主要质量损失区域温度范围为150~375℃,而干材的区域范围为230~375℃,超过375℃后,枝材的质量损失率小于干材。可见,杉木枝材与干材的利用应该选择不同的方式和途径。研究结果可望为杉木枝材的高效和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石江涛丁笑红张勰陈磊
- 关键词:枝桠材色度热重分析
- 湖南省杉木优良无性系定向选择被引量:8
- 2011年
- 通过初级种子园杂交组合全同胞测定和自由授粉半同胞测定,对杉木优良无性系(二代优树)选择方法、亲本来源及遗传特性进行研究,评选出40个优良无性系于2010年9月通过湖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并颁发林木良种证书。该批无性系根据其遗传特性划分为少节(无节)材、红心材、密植材、瘠薄地造林材和开花结实性能优5个类型,已在省内杉木二代种子园中嫁接推广。
- 徐清乾殷元良许忠坤张勰荣建平
- 关键词:杉木无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