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霞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二聚体联合B型利钠肽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联合D-二聚体(DD)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150例AMI患者分为小面积梗死组(Ⅰ组,梗死面积低于10%)78例,中面积梗死组(Ⅱ组,梗死面积10%~30%)44例,大面积梗死组(Ⅲ组,梗死面积超过30%)28例。分别于患者入院时、治疗7、14、21天后测定患者血浆D-二聚体、BNP含量,比较各组转归情况。结果 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小面积梗死、中面积梗死及大面积梗死组BNP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入院时DD含量明显升高,治疗后DD含量升高出现峰值时间为2天,14天后回归治疗前水平,21天后回归实验参考范围。Ⅰ、Ⅱ、Ⅲ组DD峰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值分别为:6.547、7.865、9.018;P<0.05),峰值降低至实验室参考水平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BNP结果与心肌梗死面积有明显关联性,DD测定对监测心梗溶栓治疗有积极作用。提示心肌梗死面积越大,治疗持续时间越长。
- 张丽霞仇丽霞
- 关键词:D-二聚体B型利钠肽心肌梗死
- 死亡病例危急值和部分检验数据的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回顾分析患者临终前检验数据的特点,寻求危急值报告的价值,探讨如何能为患者更好服务。方法回顾近2年本院的死亡病例资料,收集患者临终前3 d的检验数据,分析检验项目的使用情况及检验数据特点,结合危急值设置和报告,综合评价检验结果。结果危急值报告率约是11.4%,非危急值数据报告率约是88.6%。结论对绝对多数非危急检验报告及数据,医务工作者更应慎之又慎密切联系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评判。危急值设置要同临床沟通,针对不同科室设置不同的项目和范围,利用医院的信息管理平台或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准确地将检验数据报告给临床,才能保证医疗质量,才是建设和谐医疗环境的必由之路。
- 路卯张晋会王晋霞张丽霞李飞莹
- 关键词:危急值死亡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