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清华

作品数:15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机械化
  • 5篇农业
  • 3篇行走式
  • 3篇农机
  • 3篇节水
  • 2篇地膜
  • 2篇地膜小麦
  • 2篇行走式节水灌...
  • 2篇行走式节水灌...
  • 2篇穴播
  • 2篇农业机械
  • 2篇温室
  • 2篇小麦
  • 2篇节水灌溉
  • 2篇节水灌溉技术
  • 2篇机械化旱作
  • 2篇机械化技术
  • 2篇灌溉
  • 2篇灌溉技术
  • 2篇旱作

机构

  • 13篇甘肃省农机化...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5篇康清华
  • 5篇马海山
  • 2篇程兴田
  • 1篇王博炜

传媒

  • 3篇农业技术与装...
  • 2篇农业机械
  • 2篇农机试验与推...
  • 2篇农村牧区机械...
  • 1篇甘肃农村科技
  • 1篇农业科技与信...
  • 1篇新疆农机化
  • 1篇农机质量与监...
  • 1篇农村机械化
  • 1篇农机科技推广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3
  • 1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省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1998年
康清华马海山
关键词:农业生产机械化
甘肃中药材机械化收获技术探讨被引量:7
2020年
中药材是甘肃省特色产业之一,自古以来就有“千年药都”之称,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向特色产业转移,甘肃省中药材面积在逐年增加.2019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65万亩、产量130万吨,全省有20多个县(市、区)中药材呈规模化种植发展态势.但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要提高中药材种植效益,根本出路在于实现机械化生产,而实现中药材机械化生产的难点是其收获环节.由于受种植规模小、品种多、立地条件差等多重因素影响,中药材生产的各个环节仍以传统人工作业方式为主,种植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不足5%,收获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不足15%.特别是黄芪、甘草等长根茎类中药材收获,目前仍然是依靠人工采收或用简易挖掘机挖掘后人工捡拾,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严重制约了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
康清华丁宏斌
关键词: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中药材生产中药材种植中药材产业
推广温室气肥增施装置效果好
1998年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一般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300ppm,大棚内二氧化碳的平均含量最低可达60~80ppm,而最适合蔬菜生长的二氧化碳浓度在晴天时约为1000~2000ppm,阳天时约为500~1000ppm。
康清华马海山
关键词:温室
国内外播种机质量对比
2003年
程兴田康清华
关键词:播种机农业机械
农机标准化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基础
1998年
农机标准化是把成功的农机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制定出科学易懂的标准,把现代科技成果迅速送到千家万户的农民手中,使他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见效益,很快转变成生产力,使农业增产增收。一、农机标准化与“两高一优”农业的目的一致在高产优...
康清华马海山
关键词:农机
甘肃省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的措施和效果
1999年
康清华
关键词: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机修梯田行走式地膜小麦小麦覆膜穴播机机械化技术
冬小麦地膜覆盖机械穴播技术要点
1997年
一、地块要求1.精细整地,要求做到地平墒足。即:地表平整,土块细碎,表层土壤内最大土块直径一般不允许超过3cm,并且无杂草,无根茬,无破旧地膜。2.要细耕多耙,上松下实,松土层在8cm以上。地头死角必须耕透耙平,不允许有暗板现象。3.选好茬口,选用胡麻、洋芋、豆类茬口为宜。二、施肥地膜冬小麦可一次施足底肥。
康清华马海山
关键词:机械穴播地膜小麦覆膜穴播根茬地膜冬小麦
甘肃省设施农业的实践与发展建议被引量:1
2008年
设施农业是农业现代化中的一种高效生产模式,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通过对甘肃省设施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刘文武康清华王博炜
关键词:设施农业
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探讨
1999年
康清华
关键词:玉米收获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农机产业化小四轮拖拉机农艺要求
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技术的措施和效果
2000年
康清华
关键词:旱作农业机械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