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增文

作品数:15 被引量:31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口腔
  • 5篇细胞癌
  • 5篇鳞状
  • 5篇鳞状细胞
  • 5篇鳞状细胞癌
  • 4篇肿瘤
  • 4篇口腔鳞
  • 3篇蛋白
  • 3篇舌鳞状细胞癌
  • 3篇肿瘤抑制
  • 3篇肿瘤抑制因子
  • 3篇鳞癌
  • 2篇切除
  • 2篇颌骨
  • 2篇下调
  • 2篇卵巢
  • 2篇卵巢切除
  • 2篇口腔鳞癌
  • 2篇口腔鳞状细胞...

机构

  • 7篇郑州大学第一...
  • 5篇郑州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
  • 2篇郑州市中心医...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武警河南总队...

作者

  • 12篇岳增文
  • 5篇刘进忠
  • 4篇王树斌
  • 3篇吴豪阳
  • 3篇赵鹏
  • 2篇曹选平
  • 2篇闫波
  • 1篇李新明
  • 1篇徐力
  • 1篇解邦杰
  • 1篇蔡留意
  • 1篇刘杰
  • 1篇路学文
  • 1篇张颖奇
  • 1篇陈争光
  • 1篇朱宝玉
  • 1篇张克

传媒

  • 3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肿瘤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口腔疾病防治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表达LATS2基因诱导口腔鳞癌细胞自噬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大肿瘤抑制因子2(LATS2)基因过表达诱导口腔鳞癌细胞(OSCC)发生自噬性的现象的机制。方法:构建慢病毒载体LATS2稳定转染SCC-25细胞,并设空载体为对照组。转染72 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LATS2、自噬标志物(LC3)、Beclin-1蛋白表达的变化,双荧光自噬流以及透射电子电镜检测细胞自噬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LC3、Beclin-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OSCC细胞SCC-25细胞质内有大量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结论:LATS2基因可诱导OSCC细胞SCC-25发生自噬。
岳增文王树斌刘进忠
关键词:口腔鳞癌自噬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大肿瘤抑制因子2基因的表达及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及口腔正常黏膜组织中大肿瘤抑制因子2(large tumor suppressor homolog 2,LATS2)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OSCC患者组织标本,采用反转录PCR、焦磷酸测序法检测72例OSCC及28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标本中LATS2基因转录及启动子甲基化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6例出现LATS2 mRNA低表达且高甲基化患者正常口腔黏膜与OSCC组织中LATS2蛋白表达.结果28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均出现LATS2 mRNA表达,而OSCC中LATS2基因mRNA表达率为47%(34/72).OSCC中LATS2基因mRNA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焦磷酸测序结果示72例OSCC标本中49例(68%)出现LATS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且与LATS2基因mRNA的表达显著相关(χ^2=16.980,P〈0.01),出现LATS2 mRNA低表达且高甲基化的6例患者正常口腔黏膜相邻的OSCC中均出现LATS2蛋白的低表达.结论LATS2基因的甲基化与LATS2基因表达显著相关,LATS2基因甲基化可能是OSCC的一个致病机制.
岳增文刘进忠
关键词:DNA甲基化
核因子-κB/p65表达下调对舌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中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下调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p65亚单位的表达对舌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建立舌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针对p65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接种荷瘤裸鼠,观察下调NF-κB/p65表达后荷瘤裸鼠的生长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情况;进一步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65、bcl-2和bax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经p65siRNA治疗后,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5);TUNEL结果表明,p65siRNA组肿瘤细胞明显发生凋亡;此外,p65siRNA组裸鼠肿瘤组织p65和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而bax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F-κB/p65亚基可能在舌鳞状细胞癌的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路学文解邦杰李新明岳增文蔡留意
关键词:舌肿瘤肿瘤鳞状细胞BCL-2相关X蛋白质近交BALB
DR与传统口腔曲面断层摄影的对比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DR与传统曲面断层的区别以及其优缺点。方法随机选择100名患者,分别采用数字化口腔全景机和传统的曲面断层拍摄技术进行拍摄,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对比。结果数字化口腔全景机进行拍摄和传统的曲面断层拍摄进行对比,甲级片率分别为96%和61%,进行卡方检验分析,χ2=36.36,P=0.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R具有成像清晰、快捷、环保等诸多优点,推广前景广阔。
徐力张颖奇岳增文
关键词:曲面断层口腔
口腔临床的人文现状及应对策略
2015年
对于口腔医生而言,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单单具备纯熟的技术还应具有人文精神。在进行医疗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培养口腔医生人文精神的力度,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对患者的口腔治疗中。
岳增文闫波
关键词:口腔临床人文精神
转酮醇酶样蛋白1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转酮醇酶样蛋白1(transketolase-like protein 1,TKTL1)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和对应的舌正常上皮组织中TKTL1的表达,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TKTL1表达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KTL1的阳性表达率(68.89%)高于舌正常上皮组织(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35,P<0.01)。TKTL1的高表达与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通过log-rank检验发现TKTL1高表达的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存活时间显著低于TKTL1低表达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TL1的高表达可能与舌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
岳增文刘进忠朱宝玉陈争光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预后
过表达大肿瘤抑制因子2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过表达大肿瘤抑制因子2(LATS2)基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慢病毒介导的基因过表达技术,使用LATS2过表达慢病毒感染SCC-25细胞株。通过CCK-8检测过表达LATS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LATS2基因过表达后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LATS2过表达后对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转染p EGFP-LATS2细胞的LATS2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 EGFP-LATS2组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pEGFP-LATS2组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control)和空载体组(pEGFP-control)(P<0.05)。与control和pEGFP-control组相比,pEGFP-LATS2组Bax蛋白上调,而Bcl-2蛋白下调。结论过表达LATS2基因可明显抑制SCC-25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岳增文王树斌刘进忠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凋亡
SPHK1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下调对Tca811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研究鞘氨醇激酶1(SPHK1)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下调对Tca8113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5例舌鳞癌组织、36例癌旁异常增生组织和45例正常舌上皮组织中SPHK1蛋白的表达。利用脂质体2000将SPHK1 siRNA和对照siRNA分别转染Tca8113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SPHK1蛋白的表达;分别采用CCK-8和Boyden小室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迁移相关蛋白MMP-2和MMP-9表达的变化。结果:舌鳞癌组织中SPHK1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异常增生组织和正常舌上皮组织(χ2=55.608,P=0.000)。SPHK1 siR-NA能显著下调Tca8113细胞中SPHK1蛋白的表达,其表达下调能明显抑制舌鳞癌细胞的增殖和降低细胞的迁移能力。SPHK1表达的下调能明显降低舌鳞癌细胞中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论:SPHK1的过表达可能在舌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下调介导的舌鳞癌细胞迁移能力的降低可能与MMP-2和MMP-9的下调密切相关。
岳增文曹选平王树斌张克
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小干扰RNA
新西兰兔颌骨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
2025年
目的观察双侧卵巢切除术联合肌肉注射糖皮质激素对新西兰成年雌兔颌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生物力学的影响,探讨建立新西兰兔颌骨骨质疏松模型的方法。方法将15只5~6月龄新西兰成年雌兔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三组:双侧卵巢切除术联合生理盐水肌肉注射组5只,为A组;双侧卵巢切除术联合糖皮质激素肌肉注射组5只,为B组;未切除双侧卵巢的假手术组联合生理盐水肌肉注射为对照组5只,为C组。术前及术后每月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进行兔颌骨骨密度测量,检测骨密度的变化。所有动物于手术3个月后检测颌骨生物力学的变化,进行组织染色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3个月,B组新西兰兔下颌骨的BMD值下降29.59%(P<0.05),A组下降13.76%(P>0.05);B组在术后3个月时,下颌骨术后BMD均值小于术前BMD均值减去2SD;与C组相比,B组下颌骨的轴向最大压缩应力降低29.17%(P<0.05),A组下降4.17%(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B组相对于A组、C组,松质骨骨小梁变细,稀疏,数目变少,髓腔扩大,A组较C组变化不明显。结论双侧卵巢切除术联合糖皮质激素肌肉注射3个月可成功建立新西兰兔的颌骨骨质疏松模型。
陈杰齐宇赵鹏张子涵常静马璞玉岳增文吴豪阳
关键词:颌骨骨质疏松卵巢切除术糖皮质激素骨密度
双侧卵巢切除联合地塞米松注射对成年雌兔下颌骨骨密度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双侧卵巢切除联合地塞米松注射对成年雌兔下颌骨骨密度的影响。方法:15只成年雌兔用双能X射线吸收骨密度仪测腰椎骨密度后随机分为3组(n=5),假手术组开腹后切除临近卵巢的脂肪组织,去势组切除双侧卵巢,联合组切除双侧卵巢后第3周开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5 mg/kg),余2组注射生理盐水,每周2次,连续注射8周。术后12周再次测腰椎骨密度后处死,取下颌骨进行MicroCT扫描,根据三维重建结果获取骨密度相关指标,包括松质骨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骨小梁间隔、骨小梁模式因子等,HE染色观察下颌骨组织形态学。结果:术后12周,根据腰椎骨密度,联合组骨质疏松模型构建成功,去势组未达到骨质疏松状态,为骨质减少状态。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去势组比较,联合组骨小梁明显稀疏,骨小梁之间的间距增大,可见到骨缺损、骨断端,呈现明显骨质破坏等骨质疏松的微观表现;联合组下颌骨松质骨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均低于假手术组,骨小梁间隔和骨小梁模式因子高于假手术组(P<0.05),假手术组、去势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相比假手术组,联合组可见骨小梁稀疏、变细甚至中断,失去正常拱桥状结构,去势组与假手术组差异不明显。结论:双侧卵巢切除联合地塞米松注射可快速、有效降低兔下颌骨骨密度,破坏骨微观结构,建立下颌骨骨质疏松模型。
马璞玉赵鹏齐宇张子涵常静陈杰岳增文吴豪阳
关键词:双侧卵巢切除去势地塞米松下颌骨骨密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