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宝建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献血
  • 2篇药物
  • 2篇药物过敏
  • 2篇药物过敏史
  • 2篇无偿
  • 2篇无偿献血
  • 2篇无意识障碍
  • 2篇献血不良反应
  • 2篇献血者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内科
  • 2篇内科病房
  • 2篇呼吸内科
  • 2篇呼吸内科病房
  • 2篇过敏
  • 2篇过敏史
  • 2篇肺部感染
  • 2篇病房
  • 2篇病史

机构

  • 8篇大连市第二人...
  • 4篇大连市血液中...

作者

  • 8篇季宝建
  • 4篇李萍
  • 3篇刘丽杰
  • 2篇曹德生
  • 1篇王静
  • 1篇王峰
  • 1篇于小汇
  • 1篇罗迪
  • 1篇赵光显
  • 1篇高歌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冶金工业...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招募暂缓献血者的体会
目的献血工作中有许多献血者由于各种原因被要求暂时延期献血,对这一献血人群做好招募服务工作,有利于将他们发展成合格的固定献血者,对保障充足的献血队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方法将暂缓原因分类,针对各类暂缓原因制定招募策略。结果心...
李萍季宝建
关键词:献血者无偿献血
文献传递
大学生献血不足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大学生不足量采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A组各高校大学生参加无偿献血者;B组为同期大连市街头献血屋的无偿献血者。记录两组不足量采血的人数。同时记录大学生献血者初次与再次献血发生不足量的人数。结果 A组中不足量采血率为3.27‰,B组中不足量采血率为1.7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献血组初次献血不足量人数占3.91‰,再次献血不足量人数占1.57‰,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不足量采血率明显高于街头献血屋的无偿献血者,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初次参加献血的大学生发生不足量采血的人数明显增加,初次与再次献血不足量人数有显著性差异。作者通过分析大学生不足量采血率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不足量献血的发生,既保护了无偿献血者,又降低了因采血量不足而造成的血液报废,保证血液质量。
李萍季宝建赵光显
关键词:大学生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多重耐药性分析检测
2011年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性的变化。方法对各种标本采集到的726株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72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由低到高为舒巴坦(5.4%)、阿米卡星(12.4%)、美罗培南(18.1%)、亚胺培南(19.5%)、头孢吡肟(21.4%)、头孢曲松(24.5%)、头孢噻肟(26.5%)、头孢他啶(28.4%)、头孢哌酮(30.5%)、庆大霉素(31.9%)、左氧氟沙星(40.7%)、环丙沙星(42.5%)、氧氟沙星(44.6%)、哌拉西林(45.4%)、头孢呋辛钠(57.2%)、头孢唑啉(57.2%)、羟苄西林(67.1%)、复方新诺明(81.2%)。726株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者538(占74.1%),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株对舒巴坦、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不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株。结论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明显高于不产酶的菌株,临床应联合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季宝建王峰王静
关键词:诱导型Β-内酰胺酶抗生素耐药性
代尔夫特食酸菌引起肺部感染1例被引量:2
2011年
1病例报告患者,女,84岁,2010年4月10日因无诱因咳喘加重入住我院呼吸内科病房。入院时无发热,无咯血、胸痛,无意识障碍,病症见咳嗽无痰、气喘、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口干、尿少。既往史:高血压病史40余年、冠心病史多年、无药物过敏史。患者出生并久居本地,未去过疫源地区,无烟酒嗜好。
季宝建曹德生罗迪刘丽杰
关键词:肺部感染高血压病史呼吸内科病房无意识障碍药物过敏史胸闷气短
泌尿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检测被引量:2
2010年
季宝建刘丽杰高歌
关键词:病原菌分布泌尿道感染耐药性检测耐药情况中段尿
心理干预在献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对献血员在献血全过程中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7月双日在采血屋献血的748人设为对照组,以及同期单日献血的967人设为实验组。在对照组中,运用常规的交谈方式,在实验组中,运用特殊的、灵活的交流方式和服务方式,记录两组献血员献血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不良反应的程度实验组也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特殊的心理干预方法是预防献血反应发生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这样可使献血者愿意再次献血,保留住献血者,壮大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
李萍季宝建刘丽杰
关键词:心理干预无偿献血献血不良反应
代尔夫特食酸菌引起肺部感染合并血液感染1例被引量:3
2011年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84岁,2010年4月10日因无诱因咳喘加重入住我院呼吸内科病房.入院时无发热,无咯血、胸痛,无意识障碍,病症见咳嗽无痰、气喘、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口干、尿少.既往史:高血压病史40余年、冠心病史多年、无药物过敏史.患者出生并久居本地,未去过疫源地区,无烟酒嗜好.无家族遗传病史.体格检查:桶状胸,双侧呼吸动度减弱,语颤减弱,双肺叩诊呈过清音,肺肝相对浊音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鸣音.确定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肺内感染.患者于入院后病情加重,1 d后转入ICU病房,转入时行实验室检查为:血常规:WBC:16.7×109/L、N:81%、M:6%、L:13%,血气:PH7.52,PCO283 mm Hg,PO283 mm Hg,HCO3~36.7 mmol/L.
季宝建曹德生于小汇
关键词:血液感染肺部感染呼吸内科病房家族遗传病史无意识障碍药物过敏史
多次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目的对多次献血(献血次数≥3次)的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利用SHINOW9.0现代血站管理信息系统,记录大连市2018—2019年多次参加无偿献血发生献血反应的人数及原因。结果有51例多...
李萍季宝建
关键词:献血不良反应献血者献血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