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对患者生存率及复发率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对患者生存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8年7月诊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为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为不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传统乳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率和转移部位腋窝、骨、肺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腋窝疼痛、上臂水肿、胸肌萎缩、上臂运动障碍、感染发生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术后并发症少,可以控制肿瘤的复发率和转移率,临床应用良好。
- 杨成轩贾良孙艳霞秦琛
-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生存率复发率
- 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针对乳腺癌患者,观察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在疾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96例乳腺癌患者,针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6例乳腺癌患者在进行疾病的筛查过程中,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方法联合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并且检出率高于单独彩超检查及钼靶检查(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临床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的方法进行疾病筛查,最终获得较高的检出率,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积极推广。
- 孙艳霞魏明刚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乳腺癌
- 共刺激因子B7同源体4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共刺激因子B7同源体4(B7H4)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100例肺腺癌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距肿瘤组织边缘>5cm)石蜡包埋标本为观察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B7H4蛋白表达,分析B7H4蛋白表达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各因素对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分析B7H4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肺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均可见细胞膜及细胞质出现棕黄色颗粒,B7H4蛋白呈阳性表达。肺腺癌组织中B7H4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总评分及高、中、低分化癌组织B7H4表达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随着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B7H4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评分逐渐升高(P<0.05)。B7H4蛋白表达与肺腺癌患者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5a生存情况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及饮酒无关(P>0.05)。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B7H4蛋白表达是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7H4蛋白表达阳性和B7H4蛋白表达阴性患者5a生存率分别为2.17%和27.78%,B7H4蛋白表达阳性患者5a生存率低于B7H4蛋白表达阴性患者(χ^2=31.020,P<0.05)。结论B7H4蛋白高表达可能促进了肺腺癌的发生、发展,抑制B7H4蛋白表达可能是肺腺癌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之一。
- 杨成轩贾良孙艳霞秦琛原翔
- 关键词:肺腺癌共刺激分子
- 57例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28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NTNBC)作为对照。结果 TNBC组Ⅲ级28例(49.1%),NTNBC组12例(4.3%)(P<0.05)。局部复发率在TNBC组及NTNBC组中分别为15.8%及6.8%(P<0.0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6.3%及14.6%(P<0.05)。结论乳腺癌TNM分期能够反映TNBC的侵袭性和复发转移的临床特点,TNBC患者更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
- 孙艳霞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复发
- 男性乳腺癌25例临床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本院1990年12月-2007年9月年收治的25例男性乳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5例病理确诊后,19例行改良乳癌根治术,2例行单纯乳腺切除术,4例未行手术。随访6个月-10年,平均78.5个月。10例生存10年以上,16例生存5年以上,3例生存不足1年,4例失访。5年生存率64%。结论男性乳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治疗效果差。综合治疗可能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 龚子永杨成轩孙艳霞
- 关键词:乳腺肿瘤预后
-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 2009年
-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为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超声、钼靶X线、超声定位穿刺活检。结果78例病人中乳腺腺体局限性增厚47例(60.3%),可触及结节者仅29例(37.2%);无任何体征者2人(2.5%)。超声联合钼靶X线及超声定位穿刺活检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02%,92.30%,与单纯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相比有显著性差别。结论高危年龄妇女乳腺增生伴症状加重、乳腺局限性增厚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表现;及时对乳腺结节、局限性增厚、钼靶X线致密影等可疑病灶行组织学穿刺活检或超声联合钼靶检测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 孙艳霞贾良屈宏
-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
- MRI、CT及X线在乳腺癌术前诊断及治疗指导中的应用被引量:37
- 2017年
- 目的研究MRI、CT及X线在乳腺癌术前诊断及治疗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120例拟诊为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一周内先后接受MRI、CT及X线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X线、CT、MRI检查结果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 X线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2.9%、62.5%、70.8%。CT扫描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6.5%、70.8%、83.3%。MRI扫描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9%、79.2%、93.3%。MRI扫描病灶大小与病理结果符合度最高,其次为CT扫描,最次为X线。结论MRI在乳腺癌诊断与病灶大小测量中准确性最高,其次为CT,再次为X线,合理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乳腺癌治疗方案选择。
- 孙艳霞丁敏
- 关键词:乳腺癌磁共振成像多排螺旋CT乳腺钼靶X线摄影
- 新乡市城镇妇女乳腺癌筛查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对新乡市城镇妇女乳腺癌的发病情况进行筛查,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降低新乡市城镇妇女乳腺癌的病死率。方法由固定的专业医务人员采用临床乳腺检查进行初筛,按年龄分层选择性乳腺超声检查及乳腺X线检查的乳腺癌筛查方案,对9048名新乡市城镇适龄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结果 9048名妇女共检出乳腺癌15例,检出率为165.78/10万(15/9048),其中Ⅰ期9例,Ⅱ期4例,Ⅲ期2例。乳腺临床检查中发现乳腺腺体结节样增厚2738例,乳腺肿块389例,病理性溢液53例,占筛查人群的35.14%(3180/9048),各年龄段乳腺异常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乳腺癌筛查对新乡市城镇妇女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
- 孙艳霞
- 关键词:乳腺癌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评价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必要性、可行性、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7例早期乳腺癌,以亚甲蓝为示踪剂行SLN定位活检,随后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将切除的前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同时送病理检查,了解其符合率,并评价其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SLN检出率为97.0%,准确性为96.9%(63/65),灵敏性为91.3%(21/23),假阴性率为8.7%(2/23),特异性为100%(44/44)。结论乳腺癌SLNB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检测技术,可用于了解腋窝淋巴结的状况,有望在早期乳腺癌中取代常规的ALND。
- 孙艳霞李靖若
-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转移前哨淋巴结活检
- 78例早期乳腺癌临床分析
- 背景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我国属于乳腺癌低发国家,但近年来也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前两位,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至今,乳腺癌的发生机制和病原预防研究...
- 孙艳霞
-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