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献甫

作品数:27 被引量:152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乳腺
  • 12篇乳腺癌
  • 12篇腺癌
  • 11篇肿瘤
  • 7篇细胞
  • 6篇胃癌
  • 4篇血管
  • 4篇乳腺肿
  • 4篇乳腺肿瘤
  • 4篇腺肿瘤
  • 3篇药物
  • 3篇预后
  • 3篇乳腺癌患者
  • 3篇术后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治疗
  • 3篇胃肿瘤
  • 3篇疗效
  • 3篇癌患者
  • 3篇病理

机构

  • 14篇河南省肿瘤医...
  • 12篇郑州大学
  • 6篇中山大学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27篇孙献甫
  • 13篇刘慧
  • 12篇贺亚宁
  • 8篇崔树德
  • 8篇刘朝俊
  • 8篇邵营波
  • 5篇詹友庆
  • 5篇张恒伟
  • 5篇李军涛
  • 4篇张华政
  • 4篇李威
  • 4篇关远祥
  • 4篇徐大志
  • 4篇郭旭辉
  • 4篇陈映波
  • 4篇李元方
  • 3篇林振文
  • 3篇孙晓卫
  • 3篇徐立
  • 3篇黄涛

传媒

  • 3篇中华内分泌外...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肿瘤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第四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靶向调控肿瘤血管新生的两亲性分子及靶向肿瘤组织的酸响应型多肽纳米药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调控肿瘤血管新生的两亲性分子,属于功能型多肽纳米技术领域,所述两亲性分子包括亲水端和疏水端,所述亲水端为抗血管新生多肽,所述抗血管新生多肽的N端与6‑氨基己酸通过酰胺键相连,所述6‑氨基己酸另一端连接...
黄涛孙献甫王倩葛红
一种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辅助检测系统
本发明涉及乳腺癌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辅助检测系统,包括包括切片取样装置、照相单元、存储模块和分析模块;所述切片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皿、切片盘和控制器;由于IDC和DCIS从细胞形态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使...
孙献甫
文献传递
血清P1NP、β-CTX检测在老年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和β-I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在乳腺癌骨转移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8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乳腺癌骨转移组48例,无骨转移组40例,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P1NP和β-CTX水平。结果乳腺癌骨转移组的血清P1NP明显低于无骨转移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血清β-CTX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乳腺癌骨转移患者P1NP与β-CTX呈负相关(r=-0.677,P<0.05)。结论血清P1NP和β-CTX对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孙献甫崔树德孙淼淼贺亚宁邵营波刘慧
关键词:乳腺癌骨转移CTX
三阴乳腺癌患者RAD51 135G>C多态性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回顾性研究三阴乳腺癌患者RAD51 135G>C多态性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后行标准化疗、放疗的62例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PCR-RELP)技术分析临床标本中RAD51 135G>C多态性,随访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后做生存曲线.结果 存在RAD51 135G>C多态性的三阴乳腺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77.00 ±5.55)和(89.00±10.40)个月,无RAD51 135G>C多态性的三阴乳腺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99.00 ±4.26)和(103.00 ±4.30)个月,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9和0.015).结论 三阴乳腺癌患者RAD51 135G>C多态性与患者生存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一项判断指标.
孙献甫罗素霞刘明阁贺亚宁邵营波刘慧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RAD51预后
高糖对人乳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乳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乳腺癌MDA-MB-435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低葡萄糖组[葡萄糖浓度(Glu)5.5mmol/L组]、高葡萄糖组(Glu11mmol/L组,Glu25mmol/L组)。干预24h后,采用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及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MMP-9、MMP-2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Glu5.5mmol/L组、Glu11mmol/L组、Glu25mmol/L组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504-5)、(65±6)、(774-3)个,Glu11mmol/L组及Glu25mmol/L组的乳腺癌MDA—MB-435细胞侵袭能力均高于Glu5.5mmol/L组(P〈0.05);Glu11mmol/L组及Glu25mmol/L组MDA—MB-435细胞MMP-9和MMP-2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Glu5.5mmol/L组(P〈0.05);Glu11mmol/L组及Glu25mmol/L组E.cadherin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低于Glu5.5mmol/L组(P〈0.05)。结论高糖能够通过上调MMP-9和MMP-2的表达、下调E.cadherin的表达从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远处侵袭能力。
李军涛张恒伟郭旭辉孙献甫贺亚宁刘朝俊崔树德刘慧
关键词:乳腺肿瘤高糖
4个乳腺癌相关 SNP 在河南女性乳腺癌中的关联性研究
2015年
目的:选择已在欧洲和亚洲人群中证实的与乳腺癌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位点,进一步验证其在河南地区女性乳腺癌人群中的风险并分析其与乳腺癌内在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在253例乳腺癌病例组和343例乳腺良性病变对照组人群中,采用imLDR技术对rs2046210(6q25.1)、rs2981582(EGFR2)、rs889312(MAP3K1)、rs3803662(TOX3/TNRC9)进行基因分型。据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将乳腺癌分为5型:Luminal A、Luminal B、HER2-enrich、Luminal HER2、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结果 rs2046210(6q25.1)、rs2981582(EGFR2)、rs889312(MAP3K1)3个位点不同的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421,0.459,0.468),而rs3803662(TOX3/TNRC9))不同的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在共显性遗传模型(OR=2.19,95%CI:1.19~4.02)及隐性遗传模型(OR=2.06,95%CI:1.15~3.70)中,与AA、GA相比,GG增加了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P值分别为:0.012,0.015)。 rs2046210(6q25.1)、rs2981582(EGFR2)、rs889312(MAP3K1)、rs3803662(TOX3/TNRC9)的不同等位基因型在不同的乳腺癌分型中没有区别。结论来自于GWAS的4个位点并没有完全被证实与河南地区的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相关,仅有rs3803662(TOX3/TNRC9)与河南地区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相关。4个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在乳腺癌的各种分型中分布没有差别。
贺亚宁陈琦刘慧孙献甫刘朝俊邵营波赵亚
关键词:乳腺癌单核苷酸多态性
乳腺囊性增生症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对应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对患有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0例患有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乳腺囊性增生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对患有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孙献甫刘慧张恒伟贺亚宁郭旭辉李军涛刘朝俊崔树德
关键词:超声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乳腺囊性增生症
糖尿病对乳腺癌微血管结构及微环境缺氧的影响
刘慧李军涛孙献甫张恒伟贺亚宁刘朝俊邵营波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生命健康。但是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涉及饮食、环境、社会、心理、遗传等多方面因素。糖尿病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很早就被人们所关注。糖尿病是否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仍存...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乳腺癌微血管结构
胃癌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研究被引量:92
2005年
目的探讨提高胃癌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外科40年治疗的胃癌共25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前后20年患者资料的对比,对影响胃癌疗效的因素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用生命表法统计生存率。结果2561例患者中,胃切除1950例,切除率76.1%;其中根治性切除1192例(46.5%),姑息性切除758例(29.6%),其余611例(23.9%)行转流、造瘘或单纯手术探查等手术。手术死亡率为0.8%,并发症发生率为5.1%。本组总的1、3、5年生存率为52.4%、38.6%和35.5%。Ⅰ、Ⅱ、Ⅲ、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6.8%、58.7%、28.4%和7.6%。本组胃癌根治术的5年生存率为45.5%,近20年为52.7%,近10年为61.8%。前20年Ⅰ、Ⅱ、Ⅲ、Ⅳ期胃癌的比例分别为1.4%(10/710)、10.6%(75/710)、23.1%(164/710)和64.9%(461/710);后20年分别为9.3%(172/1851)、18.5%(343/1851)和35.3%(654/1851)、36.8%(682/1851)。5年生存率前20年为18.0%,后20年为37.5%。影响本组胃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为TNM分期、是否行根治性切除及是否行综合治疗。结论早期诊断是改善胃癌疗效的关键措施,手术切除是治疗胃癌的最有效手段。依据具体病例的肿瘤生物学特性、病期、部位,合理选择手术方案及施行以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胃癌的生存率。
詹友庆李威孙晓卫陈映波徐立陈功关远祥李元方徐大志孙献甫张华政林振文
关键词:胃切除术胃癌根治术疗效研究外科治疗肿瘤生物学特性根治性切除
一种靶向调控肿瘤血管新生的两亲性分子及靶向肿瘤组织的酸响应型多肽纳米药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调控肿瘤血管新生的两亲性分子,属于功能型多肽纳米技术领域,所述两亲性分子包括亲水端和疏水端,所述亲水端为抗血管新生多肽,所述抗血管新生多肽的N端与6‑氨基己酸通过酰胺键相连,所述6‑氨基己酸另一端连接...
黄涛孙献甫王倩葛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