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旦晖

作品数:26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后备人员专项基金江苏省教育厅指导性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氯氮
  • 11篇氯氮平
  • 10篇精神分裂症
  • 10篇分裂症
  • 9篇疗效
  • 3篇血脂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精神病
  • 3篇梗死
  • 2篇血药
  • 2篇血药浓度
  • 2篇药浓度
  • 2篇生化
  • 2篇生化仪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平衡试验
  • 2篇全自动
  • 2篇维思通
  • 2篇利培酮

机构

  • 26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6篇孙旦晖
  • 18篇喻东山
  • 9篇徐捷
  • 8篇高小宁
  • 8篇蒋晓军
  • 7篇肖红
  • 6篇张心保
  • 6篇张帆
  • 6篇张石宁
  • 4篇朱新凤
  • 4篇孙亚楠
  • 4篇曾彦英
  • 3篇周庆
  • 3篇朱新风
  • 2篇邓学俊
  • 2篇钱小华
  • 2篇张维健
  • 2篇周桂桂
  • 1篇钱华
  • 1篇周润香

传媒

  • 4篇四川精神卫生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山东精神医学
  • 1篇中原精神医学...
  • 1篇河北精神卫生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1
  • 3篇2007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氮平起效的动态过程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索氯氮平起效的动态过程。方法 对 1996~ 2 0 0 1年 4种杂志上发表的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起效过程进行指数曲线配合。结果 指数曲线配合的总相关指数 (R2 ) =0 .95 85。结论 氯氮平的起效过程呈指数曲线规律。
喻东山孙旦晖徐捷周庆朱新风
关键词:氯氮平精神分裂症动态过程
在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第2周血药浓度与第4周疗效的关系
2002年
目的 探索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时 2周血药浓度与 4周疗效的关系。方法 给 39例精神分裂症病人服氯氮平治疗 ,在第 2~ 4周末剂量固定不变。结果 第 2周末氯氮平血药浓度在 30 0~ 4 0 0 μg/L之间的病人 ,其治疗第 4周阳性症状因子显效率 (9/ 13,6 9% )比此范围外的显效率 (6 / 2 5 ,2 4 % )显著为高 (P =0 0 0 92 33<0 .0 1)。结论 治疗第 2周末氯氮平血浓度 30 0~ 4 0 0
朱新凤孙旦晖高小宁肖红张石宁喻东山
关键词:氯氮平精神分裂症血药浓度疗效
脑梗死患者和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血脂及尿酸结果比较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和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血脂和尿酸(UA)水平的差异。方法测定分析131例脑梗死患者及130例精神病患者血清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结果脑梗死组的血清UA、TC、LDL-C水平与精神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血清TG、APOB、TC/HDL-C水平明显高于精神病组(P<0.05),脑梗死组的HDL-C、APOA1结果明显低于精神病组(P<0.01)。结论高TG、APOB、TC/HDL-C及低HDL、APOA1与脑梗死有密切的关系。TC/HDL-C作为评估患脑梗死危险性的指标比TC更有价值。
孙亚楠张帆孙旦晖钱小华
关键词:脑梗死尿酸血脂老年精神病
氯氮平诸效应的相关性与同源相关假说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研究氯氮平诸效应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给 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氯氮平 ,评价 0和 4周时的PANSS、4周的TESS及血药浓度。结果 :项目无重叠的副作用因子之间均有正相关性 ,副作用因子与PANSS因子改善之间的 5 4个相关系数中 6个有显著负相关性 ,PANSS各因子改善之间的 2 3个相关系数中仅 9个有显著正相关性。结论 :提出同源相关假说及其应用前景。
喻东山张心保蒋晓军孙旦晖肖红张石宁
关键词:氯氮平疗效副作用
血糖仪和日立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糖结果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估临床所用雅培安妥超越血糖仪(血糖仪)与检验科7170型生化分析仪(生化仪)测定血糖的相关性及结果偏差。方法:分别用血糖仪和生化仪测定40例门诊患者血糖。血糖仪测毛细血管全血血糖,生化仪测静脉血浆血糖。结果:血糖仪和生化仪测定血糖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仪器有较好相关性(r=0.992 8),测定血糖的结果偏差绝对值在1.93%~9.71%,较低和较高血糖时偏差较大。结论:只要控制好测定的影响因素,定期做比对试验,血糖仪所测血糖结果能满足临床需要。
孙亚楠张帆孙旦晖钱小华阮桂琴
关键词:血糖血糖仪生化仪
氯氮平副作用适应性及副作用预测疗效的研究
张心保喻东山蒋晓军孙旦晖肖红
该课题为氯氟平副作用适应性的初步探讨的研究。研究显示,在氯氮平治疗的第2-4周间,患者对抗胆碱能,抗a1-肾上腺素能和抗-5羟色胺能副作用已发生适应,而拟胆碱能,抗多巴胺能和抗组织胺能副作用未发生适应。纵向观察研究氯氮平...
关键词:
关键词:氯氮平疗效
平衡实验改变与抗精神病疗效的研究
喻东山徐捷孙旦晖高小宁蒋晓军张维健
一般认为,凡有镇静性能的药物,对操作功能和平衡功能有损害,氯氮平有明显的镇静作用,故可能对操作和平衡功能有损害,所以,我们对服氯氮平的病人劝导不要进行高空危险作业,相反,利培酮无镇静性能,并且号称能改善认知功能,估计对高...
关键词: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平衡试验
利培酮对人体姿态平衡的效应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人体姿态平衡的效应。方法 对病例组 (39例精神分裂症病人 )用利培酮治疗,于治疗第 3天和第 28天分别进行人体平衡实验;对 26例不服精神药物的对照组 (正常人 )进行人体姿态平衡实验。结果 (1)病例组第 3天测定的路径总长(795. 49±159. 67)和Romberg路径比 (1. 14±0. 18)较对照组(679. 01±110. 26; 1. 03±0. 14)的明显为大; (2)病例组第 3天的路径总长和Romberg路径比较第 28天的明显为大; (3)病例组第 28天的平衡实验所有参数与对照组的均无显著差异; (4)平衡实验参数与精神病症状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1)利培酮 1mg/d治疗第 3天可抑制本体感觉反射性的微小姿势控制功能; (2)利培酮(3. 6±0. 9)mg/d治疗 1个月时,平衡功能损害已完全耐受; (3)利培酮治疗之初的平衡功能损害与精神分裂症无关。
喻东山徐捷孙旦晖曾彦英高小宁蒋晓军
关键词: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和利培酮对人体姿态平衡效应的对比分析
2005年
目的:比较氯氮平和利培酮对人体姿态平 衡的效应。方法:给17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用氯氮平 治疗,39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用利培酮治疗,入组和 治疗d28各评价简明精神病量表1次,治疗d3和 d28分别检测人体姿态平衡试验。结果:(1)在治 疗d3,服氯氮平100mg·d-1病人的外围面积比服 利培酮1mg·d-1的明显为大[(485±s236)mm2vs (361±191)mm2,P<0.05];(2)在治疗d28,服氯 氮平(315±63)mg·d-1的外围面积比服利培酮 (3.6±0.9)mg·d-1的明显为大[(485±191)mm2 vs(334±196)mm2,P<0.05],氯氮平组的单位面积 轨迹长比利培酮组明显为短[(1.9±0.8)mmvs (2.9±1.6)mm,P<0.05];(3)所有病人(56例) 的病程与治疗d3及d28的5个平衡试验参数均无 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在短期治疗(3d) 时,氯氮平组对平衡功能的损害比利培酮组明显;在 长期治疗(28d)时,氯氮平组对平衡功能的损害仍 然比利培酮组明显;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对平衡功能无明显影响。
喻东山徐捷孙旦晖曾彦英高小宁蒋晓军
关键词:氯氮平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脑卒中患者血脂与血粘度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血脂、血粘度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检测对脑卒中的诊断意义,探讨其相关性。方法:检测32例脑梗死和21例脑出血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Hcy和全血粘度,并与26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脑梗死组全血粘度和Hcy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P (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组全血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cy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poA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血粘度和Hcy的联合检测对脑卒中的预防和诊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张帆孙旦晖邓学俊
关键词:脑梗死血脂血粘度同型半胱氨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