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万军

作品数:43 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5篇细胞
  • 19篇干细胞
  • 19篇干细胞移植
  • 18篇基因
  • 18篇非清髓
  • 16篇造血
  • 16篇造血干
  • 16篇造血干细胞
  • 15篇异基因
  • 14篇造血干细胞移...
  • 12篇白血
  • 12篇白血病
  • 9篇移植物抗宿主
  • 9篇异基因造血干...
  • 9篇异基因造血干...
  • 9篇植物抗宿主病
  • 9篇抗宿主病
  • 9篇非清髓异基因
  • 8篇移植物抗宿主...
  • 7篇外周

机构

  • 32篇解放军第30...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1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3篇孙万军
  • 34篇艾辉胜
  • 21篇郭梅
  • 20篇余长林
  • 20篇王丹红
  • 19篇乔建辉
  • 14篇孙琪云
  • 11篇张石
  • 8篇张石
  • 6篇姚波
  • 6篇徐东刚
  • 5篇杜建芳
  • 5篇王金凤
  • 5篇蔡欣
  • 5篇邹民吉
  • 5篇王嘉玺
  • 5篇姚波
  • 4篇李新
  • 4篇李新
  • 4篇黄雅静

传媒

  • 13篇中国实验血液...
  • 7篇解放军医学杂...
  • 5篇中华血液学杂...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白血病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8篇2003
  • 1篇2002
  • 7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采用非清髓预处理 (环胞霉素A、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及CD3单克隆抗体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的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 5例。 5例病人均顺利度过造血抑制期并移植成功。 2例经嵌合性植入转为完全植入 ,另 3例为嵌合性植入。 5例中 2例发生Ⅱ~Ⅲ度GVHD ,经治疗后治愈。 5例中 4例仍无病存活。结果表明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简便安全 ,并发症少 ,疗效较好 ,为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手段。
王丹红艾辉胜余长林乔建辉郭梅孙万军姚波张石
关键词:预处理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白血病
供者动员后造血干细胞输注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1年
为探讨供者造血干细胞输注 (DSI)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NAPBSCT)中的作用 ,6例NAPBSCT患者分别在移植后 +7~ +90天进行DSI治疗 ,共输注单个核细胞 (MNC) (0 .6~ 7.6 )× 10 8/kg ,CD34 + 细胞 (0 .3~ 3.4)× 10 6/kg ,CD3+ 细胞 (0 .3~ 5 .1)× 10 8/kg。 6例中 5例有明显促进植入的作用 ,其中 3例由嵌合体转为完全性植入。 4例有较明确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GVL) ,均未见造血抑制等并发症。初步结果表明 ,DSI能促进NAPBSCT后供者嵌合体的增加 ,有利于NAPBSCT后供者细胞植入并具较好的GVL效应 ,而且并发症少 ,在NAPBSCT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乔建辉艾辉胜王丹红余长林郭梅孙万军张石孙琪云李仝
关键词:嵌合体恶性血液病
环孢素A联合霉酚酸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郭梅余长林王丹红乔建辉孙万军张石孙琪云姚波艾辉胜
关键词:环孢素A霉酚酸酯移植物抗宿主病
ABO血型不合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2例
2004年
孙万军乔建辉余长林王丹红郭梅孙琪云张石艾辉胜
关键词:ABO血型非清髓异基因干细胞移植HLA血液疾病
非清髓性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结合供者干细胞输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2001年
乔建辉艾辉胜余长林孙万军王丹红郭梅张石姚波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干细胞移植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排斥原因初探被引量:3
2002年
为研究探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后发生移植排斥的原因及促进供体细胞植入的措施,对NAST后发生移植排斥的8例患者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早期减停环孢霉素A(CSA)等免疫抑制剂、移植早期供体细胞植入率低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等较易发生移植排斥。二次NAST是解决移植排斥的有效方法。
乔建辉余长林王丹红郭梅孙万军孙琪云艾辉胜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排斥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ABO血型不合的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被引量:3
2005年
为了探讨ABO血型不合对HLA相合的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NAST)的影响 ,回顾分析了 15例ABO血型主要不合 ,9例次要不合的HLA相合的NAST的临床特点 ,并选用同期ABO血型相合的NAST作成组比较。结果显示 :2 4例ABO血型不合的NAST受者在输入供者外周血干细胞悬液时无 1例发生急性溶血 ,但有2例发生迟发性溶血。统计学分析表明 ,ABO血型不合对NAST骨髓植活、血小板恢复、GVHD、疾病复发及无病生存均无影响。在ABO血型主要不合组 ,红系开始恢复时间明显延迟 ,其中 1例“O”型血受者发生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持续 5个月。结论 :ABO血型不合不是NAST的障碍 ,仅在ABO血型主要不合时 ,红系恢复时间延迟。
孙万军郭梅乔建辉余长林王丹红孙琪云张石李新艾辉胜
关键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BO血型不合
氟达拉滨和非氟达拉滨预处理方案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比较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氟达拉滨 (Flud)和非Flud预处理方案在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T)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用NAST治疗 36例HLA相合的血液病患者。预处理方案分为两组 :非Flud组 :阿糖胞苷、环磷酰胺、CD3 单克隆抗体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环孢菌素A和霉酚酸酯 ;Flud组 :在非Flud组基础上加用Flud。结果 Flud组 1 6例患者中 1 4例 (87.5 % )形成供者细胞完全植入 (FDC) ;非Flud组2 0例患者中 1 6例 (80 .0 % )形成FDC ,Flud组早期FDC率明显高于非Flud组 (P <0 .0 1 ) ,但两组最终FDC率和移植排斥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Flud组中 6例 (37.5 % )发生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非Flud组 4例 (2 0 .0 % )发生Ⅰ~Ⅳ度急性GVHD ,Flud组急性GVHD的发生率高于非Flud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Flud组 2例 (1 2 .5 % )、非Flud组 6例 (30 .0 % )发生慢性GVHD ,两组的慢性GVHD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Flud组 3例 (1 8.7% )、非Flud组 3例 (1 5 .0 % )发生慢性间质性肺炎 (IP) ,两组IP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两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的最低值和恢复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Flud组 1 6例患者中仅 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M2 第 2次完全缓解 (CR2 )患者在移植后
郭梅余长林王丹红乔建辉孙万军时葆赋张石孙琪云姚波艾辉胜
关键词: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氟达拉滨移植物抗宿主病
HLA-A*0201-BSP融合基因的构建与原核表达被引量:1
2006年
克隆表达可生物素化的HLA-A*0201的重链胞外区是制备HLA-A*0201-肽四聚体的先决条件。本研究构建重组HLA-A*0201-BSP融合基因的表达载体,以制备HLA-A2四聚体。根据已报道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已鉴定为HLA-A*0201基因型的健康人白细胞中克隆HLA-A*0201重链胞外区的基因,拼接上依赖生物素-蛋白连接酶(biotin-proteinligase,BirA)的可生物素化序列(BirAsubstratepep-tide,BSP),构建HLA-A*0201-BSP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DH5α中进行表达。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出HLA-A*0201-BSP融合基因并测序证实,构建的pBV220-HLA-A*0201-BSP可在大肠杆菌DH5α中高效表达HLA-A*0201-BSP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8%,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经洗涤、变性后,以SepharcylS-300HR(S-300)柱层析纯化,纯度可达90%以上。结论:获得了高效表达HLA-A*0201-BSP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建立了简便有效的包涵体纯化方法,为制备HLA-A*0201-肽四聚体奠定了基础。
孙万军杜建芳徐东刚邹民吉王金凤蔡欣王颖王嘉玺艾辉胜
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6例报告被引量:1
2001年
The objectve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explore the use of 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plantation for treatment of hematologic diseases. Six patients were included: 3 cases with acute leukemia in first complete remission(2 AML and 1 ALL), 2 severe aplastic anemias and 1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in chronic phase. All of the 6 cases were received HLA-identical siblings donor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fter a nonmyeloablative conditioning. The donor cells were engrafted in all patients(3 cases were full engrafment of donor cells and 3 were mixed chimerism). Hematopoietic recovery was appeared in all of the cases(ANC recovered to more than 0.5×10 9/L and platelet count to more than 30×10 9/L on day 9 to day 21 and day 14 to day 28 after transplantation, respectively). Two patients developed Ⅲ or Ⅳ degree GVHD. Our preliminary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rocedure is more safe, efficient and less complications than myeloablative conditioning regimens and represents another new approach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diseases.
余长林艾辉胜王丹红乔建辉郭梅孙万军张石侯采妍姚波
关键词: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