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华军

作品数:16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太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液相色谱
  • 4篇色谱
  • 4篇相色谱
  • 4篇高效液相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色谱法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阿尔茨海默病
  • 2篇体外
  • 2篇中药
  • 2篇小鼠
  • 2篇氯霉素
  • 2篇老年小鼠
  • 1篇蛋白微球
  • 1篇嗅球
  • 1篇学成
  • 1篇学习记忆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药理

机构

  • 15篇太和医院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5篇姜华军
  • 5篇肖淼生
  • 4篇杜士明
  • 4篇方侃
  • 3篇艾志兵
  • 3篇杨光义
  • 3篇雷震
  • 3篇狄伟
  • 3篇胡怀明
  • 2篇周圆
  • 2篇郭鹏
  • 2篇陈永顺
  • 2篇李志荣
  • 2篇涂自良
  • 2篇宋登鹏
  • 2篇朱建成
  • 1篇叶立红
  • 1篇陈黎
  • 1篇常明泉
  • 1篇于萍

传媒

  • 3篇医药导报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药事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全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基质及促渗剂对奥氮平贴剂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基质及促渗剂对奥氮平贴剂体外透皮促渗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基质及促渗剂制备奥氮平贴剂;采用卧式双室扩散池,以离体大鼠皮肤为模型,通过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拟合奥氮平透皮吸收的累积透过量和透过速率。结果:由Duro-Tak 87-4098型压敏胶制备的贴剂具有较好的稳态渗透速率,5%薄荷脑+10%肉豆蔻酸异丙酯合用对奥氮平促渗效果明显,促渗倍率达5.86倍。结论:奥氯平在以5%薄荷脑+10%内豆蔻酸异丙酯为促渗剂,Duro-Tak 87-4098型压敏胶为基质时具有较好的透皮吸收。
李志荣陈永顺杜士明姜华军
关键词:奥氮平贴剂透皮吸收促渗剂
中药血清指纹图谱研究与应用展望被引量:4
2009年
杨光义杜士明雷震方建敏姜华军
关键词:中药化学成分血清指纹图谱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指纹图谱技术中药血清药理学
加强药品贮藏管理 保障医院用药安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为临床合理贮藏药品提供参考。方法从药品在医院内流通时要停留的库房、药房、病房来分别阐述药品贮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结果与结论药品能否发挥治疗效果,不仅取决于药品本身的内在质量,还与药品是否得到正确的贮藏有极大关系。
肖淼生姜华军狄伟
关键词:药品贮藏用药安全
参麦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稳定性考察被引量:32
2009年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甘油果糖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注射液微粒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观察参麦注射液与5种注射液配伍后的外观、pH值、吸光度、紫外吸收光谱及微粒的变化。结果参麦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各项检测指标均较稳定。结论木糖醇注射液可以作为葡萄糖注射液的替代品。
朱建成肖淼生宋登鹏姜华军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配伍稳定性
复方更昔洛韦喷雾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目的:建立复方左旋氧氟沙星喷雾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依据组分理化性质确定配制工艺;按照中国药典附录喷雾剂项下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含量测定:采用DZKMAC18(200mm×4.6mm,0.5um)不锈钢柱,以0....
杜士明董永成涂自良姜华军
关键词:左旋氧氟沙星更昔洛韦喷雾剂高效液相色谱
文献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强油搽剂中氯霉素与泼尼松含量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氯强油搽剂中氯霉素与泼尼松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固定相:Hypersil ODS不锈钢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四甲基乙二胺(65.0:35.0:0.4:0.3);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38 nm;柱温:30℃。结果氯霉素与泼尼松检测浓度分别在5.64~16.92,0.28~0.84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氯霉素与泼尼松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6%和99.6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以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王启斌常明泉狄伟张蓬华宋登鹏姜华军涂自良
关键词:氯霉素泼尼松高效液相色谱法
不同粒径可吸入颗粒物全身暴露对老年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2021年
目的观察不同粒径可吸入颗粒物(PM)全身暴露对老年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16个月龄昆明小鼠100只,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粗颗粒物(PM10)染毒组、细颗粒物(PM2.5)染毒组、超细颗粒物(UFPs)染毒组,每组20只。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十堰市人民南路32号采集大气PM10、PM2.5、UFPs样本,并制备成PM10、PM2.5、UFPs悬液。采用动态气溶胶染毒暴露系统对PM10染毒组、PM2.5染毒组、UFPs染毒组小鼠实施全身暴露染毒;控制舱PM浓度稳定在(1500±10)μg/m^3,每天吸入12 h,连续4周;生理盐水组小鼠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染毒结束后,测试各组小鼠行为学的潜伏期(IP)、进入原平台象限次数(ENT)、在原平台象限探查时间(PT),并检测各组小鼠大脑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核转录因子κB(NF-κ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乙酰胆碱(ACh)、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及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小鼠行为学IP、ENT、PT比较,生理盐水组、PM10染毒组小鼠的IP、ENT、PT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M2.5染毒组小鼠的IP明显延长、ENT明显减少、PT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FPs染毒组染毒组IP、ENT、PT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正常对照组小鼠大脑匀浆TNF-α、IL-6、IL-1β、NF-κB表达水平比较,生理盐水组、PM10染毒组小鼠的TNF-α、IL-6、IL-1β、NF-κB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M2.5染毒组小鼠的TNF-α、IL-6、IL-1β、NF-κ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FPs染毒组小鼠的TNF-α、IL-6、IL-1β、NF-κB表达水平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
方侃胡怀明姜华军艾志兵周圆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昆明小鼠可吸入颗粒物炎症反应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新进展
中药复方药用历史悠久,药效确切,但由于化学成分和药效作用的复杂性,使得药效物质研究十分困难。针对复方效应物质基础的研究有许多理论和方法,特别是近些年又发展了多种新理论和新方法,本文综了这些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其发展趋...
杨光义林励杜士明姜华军雷震
关键词:中药复方药效物质药效作用
文献传递
鬼臼类中药品种整理和质量控制
杨光义杜士明蔡华陈吉炎黄开合叶方朱建成陈黎陈静于萍杨务彬雷震肖淼生王永慧姜华军
通过对鬼臼类药材的应用历史、品种来源和毒性反应进行本草学考证;应用植物形态学、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的方法,对武当山地区鬼臼药材进行比较鉴别。鬼臼类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为系统研究该类药材药理、药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汉黄芩素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制备汉黄芩素白蛋白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及稳定性。方法:以白蛋白为载体,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汉黄芩素白蛋白微球。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利用正交设计优化汉黄芩素白蛋白微球制备工艺,并对微球的粒径和体外释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平均粒径(0.95±0.14)μm,平均载药量(53.58±3.26)%,平均包封率(62.54±3.17)%,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Q=10.402 8 t1/2-1.205 6(r=0.998 2)。结论:本实验获得了较理想的汉黄芩素白蛋白微球,其体外释放特性符合缓释制剂特征。
陈永顺姜华军李志荣
关键词:汉黄芩素白蛋白微球体外释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