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伙根
- 作品数:1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敦煌藏文写经叙录被引量:2
- 2021年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一批出自敦煌的藏文写经,包括5卷《大乘无量寿宗要经》和5卷《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这批写经来源明确,其中9卷为卫聚贤旧藏,1卷为心道法师旧藏,后者是首次鉴别出明确属于心道旧藏的敦煌写经,殊为珍贵。现将馆藏敦煌藏文写经编目公布,以供学界研究。
- 夏伙根王博杨婧
- 关键词:卫聚贤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巴蜀地区汉至六朝时期石雕简析
- 2021年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有几十件巴蜀地区汉至六朝时期的石雕,可分为墓前石雕和墓内石刻两类,主要有石阙、画像石、画像石棺等。这些石雕种类齐全,画像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中国雕塑艺术中的杰出代表。
- 夏伙根
- 关键词:石雕
- 炊煮活动在西南亚的出现
- 2010年
- 能主动用火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巨大的里程碑,也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重要方面。火的使用使炊煮和熟食成为可能,不仅意味着人类在体质上的进步,炊煮等食物预备活动中的协调与合作更是影响着社会组织等诸多方面。本文作者正是根据亚洲西南部一些遗址发现的旧石器晚期中石器初期用火及相关遗迹与遗物来尝试研究当时居民的炊煮等食物预备和食用活动,乃至更进一步阐释与此相关的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但正如作者所言"迄今为止很少有史前学者系统研究远古居民如何炊煮和消费食物……",国内的相关研究也是少之又少。译者选择该文,意在介绍一种较好的研究范例,这篇文章虽短,但研究思路和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结论也是可取的。国内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有较多用火及相关遗迹和遗物发现,可以说研究的基础还是有的。我们有必要摆脱旧有研究模式的束缚,重视遗迹的布局,器物研究不再局限于分型定式,更多的从功用方面入手。这不仅仅是对研究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在一开始的发掘中就要做到心中有数,精心规划。我们期待国内今后有更多的类似研究。
- 凯瑟琳·怀特夏伙根
-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人类进化食物史前
- 重庆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发现与研究(提 要)
- 夏伙根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心道法师旧藏敦煌藏文本《大乘无量寿宗要经》及相关问题研究
- 2022年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西南博物院,1955年因西南大区撤销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2000年为承担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大量珍贵文物的抢救、展示和研究工作,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设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 夏伙根万玛项杰
- 关键词:文物保护工程敦煌藏文国务院办公厅大乘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敦煌高昌汉文写经叙录被引量:1
- 2021年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有一批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和高昌的汉文写经,共有23卷。经初步整理发现,这批写经经文内容丰富,涉及13种佛经,包括罕见的《十诵律义记》,部分写经内容或对现存经卷有所增补,如《佛说救急经》等,且大多来源明确、流传有序,其中多有民国时期著名收藏家的题跋,整体价值甚高,值得详细公布以供学界深入研究。
- 夏伙根彭冰杨婧
- 新发现的三件绵阳西山观道教造像残石及其有关问题被引量:1
- 2023年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有三件道教造像残石,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采集于绵阳西山观。对照谢阁兰早期拍摄的照片及相关记录,可确定其中两件残石的原始位置。这两件残石是探究四川唐代道教史和道教造像的重要新资料:其一,37764号残石上雕刻两身有题名的供养人像,结合早期照片可知该龛两侧壁的供养人组成了完整的道教社邑,直观反映出四川唐代道教社邑的结构。这种结构在同时期的佛教社邑中同样流行。其二,37766号残石左侧有一则“至德二年”题刻,细致观察原石笔划,综合分析干支、纪年称谓等因素,可确定此“至德”是由“武德”改刻而成的;武德年间是四川佛道造像由南北朝向唐代过渡的重要阶段,结合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我们即可大致厘清这一转折过程的基本状况。
- 董华锋夏伙根夏伙根
- 冯汉骥先生与西南博物院
- 2011年
- 西南博物院(1951~1955)是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前身,在当时是面向整个西南地区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冯汉骥先生曾担任西南博物院副院长,于考古调查与发掘、藏品管理、陈列与展览等方面颇费心力,为西南博物院的筹备、成立以及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奠定了重庆文博事业发展的基础。
- 夏伙根
- 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生业经济研究
- 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理论和方法不断进步,考古学研究的领域也逐渐扩大,有关古代先民经济生活的研究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而生业经济正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环太湖地区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新石器时代考古工...
- 夏伙根
-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理论社会演变
- 文献传递
- 东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被引量:1
- 2021年
- 汉代石碑——景云碑,全称为东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石碑,于2004年在重庆市云阳县旧县城遗址出土,是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中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景云碑是东汉巴郡朐忍(今重庆云阳一带)令雍陟于熹平二年(173)为纪念七十年前的同乡、朐忍令景云叔于而立的功德碑,通高239厘米、长(宽)93厘米、厚21厘米,碑首为圆弧形,上有三处浅浮雕画像,以三晕分隔,中间为妇人启门画像,两侧分别为凤鸟和持药仙人画像。这三种画像尤其是妇人启门画像虽是巴蜀地区汉代画像石中常见的.
- 夏伙根
- 关键词:汉代画像石浅浮雕三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