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福 作品数:28 被引量:52 H指数:4 供职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急救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政治法律 更多>>
2024年杭州市主城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室颤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2024年杭州市主城区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患者的室颤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救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杭州市急救中心登记的2435例OHCA病例,剔除不符合条件者后纳入1613例,按首次心律分为室颤组(186例)和非室颤组(1427例),比较两组复苏成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OHCA总体室颤率为11.53%(男性13.69%,女性7.2%),且室颤率随心脏骤停时间延长显著下降(发生<10 min时达23.95%)。室颤组恢复自主循环(ROSC)率(35.5%vs.6.2%)及存活出院率(20.4%vs.0.5%)均显著高于非室颤组(P<0.001)。所有存活出院患者的现场复苏时长均<30 min。固定岗位医生的ROSC率(20.5%vs.4.94%)和存活率(4.59%vs.2.03%)显著高于轮转医生(P<0.01)。结论室颤OHCA患者救治成功率更高,且早期除颤与规范复苏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建议加强院前急救队伍建设、推广公众除颤及优化自动体外除颤仪配置,以提高OHCA整体救治水平。 孙宝云 张军根 付卫林 王建岗 鲁美丽 袁轶俊 唐春福关键词:院外心脏骤停 回顾性分析 搬抬过程中心肺复苏的质量 被引量:6 2014年 高质量CPR是心肺复苏的基石,但在实际急救过程中CPR质量明显偏低,是心搏骤停复苏成功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为了揭示搬抬对复苏质量的影响,为规范院前心搏骤停的复苏行为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做了以下研究。 张军根 付卫林 袁轶俊 唐春福 汪敏 宋因力 张志伟 姚黎英关键词:心肺复苏 复苏成功率 急救过程 CPR 杭州地区院外急救颈托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调查分析杭州地区院外急救颈托使用的现状,为在院外急救中合理规范的使用颈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符合标准的1752例高能量创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颈托不合理使用的现状、原因并提出合理使用的对策。结果仅19.1%的患者使用了颈托,院外急救中颈托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较严重。结论应加强对急救医生创伤知识的培训,提高对高能量创伤的认识,积极推进颈托的合理使用。 唐春福关键词:院外急救 高能量创伤 颈托 临床路径对提高院前创伤救治质量的研究 目的临床路径对提高院前创伤救治质量的有效程度。方法设计创伤院前救治临床路径,通过模拟院前创伤实战场景对杭州市急救中心的一线急救小组进行培训。随机抽取48组,采集培训前、后模拟实战救治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评、比对。结果培训前多... 付卫林 张军根 袁轶俊 唐春福 张燕军 张志伟关键词:创伤救治 院前急救 文献传递 创伤院前救治临床路径对提高院前创伤救治质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创伤院前临床路径对提高院前创伤救治质量的有效程度。方法设计创伤院前救治临床路径,通过模拟院前创伤实战场景对杭州市急救中心的一线急救小组进行培训。随机抽取48组,采集培训前、后模拟实战救治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评、比对。... 付卫林 张军根 袁轶俊 唐春福关键词:院前救治 创伤救治 脑卒中院前救治转送现状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脑卒中已成为全球居民第三大死因[1],中国居民第一大死因[2]。中国与部分发达国家一样,脑卒中的发病率、患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已成为政府、家庭与个人的沉重负担[3,4,5]。2/3以上(70%~80%)的脑卒中为缺血性卒中,指南推荐急性期血管再通治疗包括溶栓与血管内治疗,但再通治疗具有高度时间依赖性,治疗越早患者预后越好[4,6,7]。由于受到治疗时间窗的限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接受血管再通治疗的比率仍然不高[8,9,10,11]。随着国内脑卒中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院内延误已取得了重大改进,入院至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大幅缩短[12]。而院前急救环节成效欠佳,成为目前脑卒中救治延误的主要影响因素[13]。因此急需了解院前急救医生对脑卒中的识别能力与救治转送现状,以期明确成因,为优化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张军根 杨逢露 唐春福 王建岗关键词:血管再通 血管内治疗 缺血性卒中 治疗时间窗 溶栓时间 院前救治 我院2018—2020年儿童车祸伤275例院前急救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车祸是造成儿童意外伤害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院前急救作为急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是院内急救的基础,正确的院前急救处理对挽救患儿生命至关重要。现回顾性分析车祸伤患儿275例的临床资料,探索减少儿童车祸伤的发生及提高院前救治能力的措施。 王钱锋 唐春福 王建岗关键词:儿童意外伤害 急救过程 院内急救 车祸伤 院前救治 院前急救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洗消中心建设专家共识 被引量:2 2022年 1背景当前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公共卫生事件中新发突发传染病大流行的形势日益严峻,暴发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导致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动荡和倒退。传染性疾病防治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做到相关人员的集中隔离,在我国,这些人员的救治和转运是由急诊医学服务体系中的院前急救(即各个城市“120”)来承担的,参与转运的人员之间以及转运人员与患者之间面临发生传染病水平和垂直传播的风险[1-3]。院前急救的人员、车辆和设备等是医疗机构中首个暴露和污染的单元,尤其是在生物和化学污染等救援方面,面临着极大的风险[4-7]。近三年新冠肺炎的全球流行,以及院前急救在其中所承担的作用,使如何满足和确保院前急救的持续和高效运作提上议事日程。其中关键的一环是面对现场暴露后的污染如何进行及时有效地洗消,确保“120”体系的正常运作。由此建立独立的综合性城市洗消中心,成为当务之急。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洗消中心建设专家共识组 张军根 马岳峰 吕传柱 张文中 杨逢露 王建岗 唐春福 金慧关键词:急诊医学 公共卫生事件 化学污染 以胸外按压比例为核心指标的心脏骤停院前救治培训设计与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设计并实施以胸外按压比例(简称CCF)为核心指标的心脏骤停院前救治培训方案,观察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效果。方法以心脏骤停临床路径为基础,设计一套以CCF为核心指标的心脏骤停院前救治培训方案,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对杭州市急救中心32组一线急救单元开展研究,记录、对比培训前后各项复苏培训考核数据,分析、评价培训前后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结果记录培训前后两组人员的CCF值,开始按压、心电监护、首次除颤的平均时间以及分析心律、电击除颤、每次通气按压中断的平均时间,培训前分别是(63.25±7.08)%、(15.17±2.0)s、(83.1±4.48)s、(129.13±7.74)s、(5±0.36)s、(14.15±1.86)s、(7.85±1.48)s;培训后分别是(82.56±3.21)%、(14.78±1.45)s、(55.09±2.94)s、(75.23±7.75)s、(4.87±0.45)s、(8.64±1.07)s、(4.9±0.61)s。培训后CCF值明显提升,心电监护时间、首次除颤时间以及除颤按压中断、每次通气按压中断平均时间明显缩短,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因性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和脑复苏成功率培训前分别是4.57%、1.71%;培训后分别是11.24%、5.62%,培训后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按压时间、分析心律中断按压平均时间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单元开展以CCF值为核心指标的心脏骤停院前救治强化培训,能明显的提升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和脑复苏成功率,值得广泛推广。 唐春福 张军根 王建岗 沈晓峰 刘刚 袁轶俊 王钱锋 吴标龙关键词:院外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够识别杭州院前危重症患者及预测死亡风险 :观察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杭州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应用,评价其识别危重症患者和预测患者死亡风险的准确性. 方法:入选200例杭州院前急救患者,比较初始及救治30分钟后MEWS,随访90天,记录患者专科住院百分... 王建岗 周梅亚 徐卫华 应旭旻 张军根 宋因力 袁亦俊 付卫林 唐春福关键词:院前急救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危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