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继红
-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探通法治疗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46例
- 1998年
- 周继红王一
- 关键词:先天性泪道阻塞
- 间接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的研制被引量:27
- 1999年
- 目的研制接近临床状态的间接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方法选日本大耳白兔,全麻后手术显露两侧眶上缘切迹和眶壁,咬除眶壁(深7~8mm,宽6mm),头放在致伤管下,将自制致伤卡头置于视神经孔上方眶板上,致伤球(45g)从致伤管上端自由落下(管长2m),击于致伤卡头,经骨板将力传递至视神经孔致伤神经,一侧不打击作对照。致伤后瞳孔散大固定,直接光反射消失为致伤成功。结果视神经损伤发生率76.7%,合并视神经孔骨折80%,神经鞘膜出血53%,鞘膜下血肿26.7%,视神经断裂10%。结论本模型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成功率高,骨折及鞘膜下血肿发生率与临床视神经损伤时合并情况接近,有明确的神经损伤的临床特征,是目前最接近临床损伤特征的间接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
- 王一周继红许立军马志中刘杰
-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
- 猫、狗、兔视神经管及眼眶形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 1998年
- 间接视神经损伤是临床最常见的视神经损伤类型[1],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是目前眼科研究视神经损伤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对猫、狗、兔三种动物的眼眶形态、视神经及视神经管进行了解解剖观察和测量,为建立间接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成年猫、狗、兔...
- 王一刘勇周继红许立军
-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视神经管动物模型
- 兔间接视神经损伤的组织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1
- 2000年
- 目的 观察间接视神经损伤病理过程的规律以指导临床救治。 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 40只 ,按不同时相分为 8个组 ,左眼致伤 ,右眼为对照。建立兔间接视神经损伤模型后 ,分别于伤后 12h、1,3,7,15 ,30 ,6 0 ,90d处死动物取视神经 ,按常规方法制备光、电镜标本后 ,切片观察。 结果 伤后 12~ 2 4h神经软膜及神经组织水肿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周围间隙增宽。鞘膜下血肿及神经实质内灶性出血 ,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管壁破裂和管腔闭塞。软膜下见神经挫伤性坏死区。 3d神经软膜及神经组织水肿减轻 ,髓鞘变性 ,轴突裸露 ,神经轴心出现梗死灶。7d变性加重 ,梗死区增大并见胶质细胞增生。 15d胶质增生加剧 ,崩解髓鞘开始清除 ,并见再生细小轴突出现。30d多数神经纤维髓鞘、轴突变性崩解及髓球形成 ,仅见少数基本正常的细小纤维呈岛状分布 ,有较多的再生轴突出现及胶质细胞增生。 6 0d变性崩解的髓鞘多数代谢完毕 ,再生轴突出现水肿 ,大量胶质细胞增生。 90d胶质细胞及胶质成分大量增生。 结论 视神经间接损伤存在原发性损伤 (早期挫伤性坏死 )和继发性损伤 (血管破裂、闭塞 ,神经轴心梗死区等微循环障碍 )。间接视神经损伤后可见明显的神经再生现象 ( 15~ 6 0d) ,且主要为细小纤维 。
- 王一周继红许立军马志中刘杰
- 关键词:眼损伤病理学间接视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