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红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电图
  • 4篇眼震
  • 4篇眼震电图
  • 3篇眼震电图描记...
  • 3篇描记
  • 3篇描记术
  • 2篇视频眼震电图
  • 2篇帕金森
  • 1篇眼球运动
  • 1篇眼睑
  • 1篇眼睑下垂
  • 1篇遗忘型轻度认...
  • 1篇正常成人
  • 1篇三核苷酸
  • 1篇三核苷酸重复
  • 1篇三核苷酸重复...
  • 1篇帕金森病
  • 1篇帕金森病患者
  • 1篇帕金森障碍
  • 1篇帕金森综合征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5篇周红
  • 5篇赵桂萍
  • 2篇杜玉曼
  • 2篇黄一宁
  • 2篇陈静
  • 2篇张淑琴
  • 2篇白静
  • 1篇孙相如
  • 1篇郑艺明
  • 1篇孙葳
  • 1篇王朝霞
  • 1篇吕鹤
  • 1篇陈宪琪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国体视学与...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应用视频眼震电图分析新斯的明试验中的睑裂变化
2011年
目的应用视频眼震电图定量分析新斯的明试验中的睑裂变化。方法对35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21例非MG(其他疾病)患者以及23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新斯的明试验,并利用视频眼震电图检查系统测量试验前及试验后1h(每10分钟1次)内受试者睑裂大小的变化。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及不同组间的睑裂差异。结果MG组组内不同时间点睑裂大小变化(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前:4.67±1.87;试验后10min:0.88±0.96,20min:1.49±1.38,30min:1.71±1.53,40min:1.77±1.82,50min:1.79±1.52,60min:1.62±1.68;F=11.202,P=0.002);MG组与非MG组及MG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睑裂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569,P〈0.01;F=15.104,P〈0.01)。各组变化率的改变及统计学意义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表明,1.17mm(变化值)或17.5%(变化率)对新斯的明试验有较好的诊断能力。结论视频眼震电图检查系统为新斯的明试验中睑裂大小的观察提供了客观、可靠的测量方法。睑裂变化值大于1.17mm或变化率大于17.5%者高度怀疑MG的可能。
赵桂萍周红张淑琴杜玉曼黄一宁
关键词:眼震电图描记术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
正常成人记忆扫视的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受试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记忆扫视的影响。方法对143例正常成人受试者进行记忆扫视试验,分析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记忆扫视速度、潜伏期和准确度的影响。结果 143例受试者记忆扫视速度均值为207.73±39.70 d/s(95%可信区间:129.92~285.54),潜伏期均值为(410.87±103.10)ms(95%可信区间:208.79~612.946),准确度均值为(80.68±10.77)%(95%可信区间:63.45~97.91);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正常成人受试者记忆扫视速度、潜伏期和准确度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正常成人记忆扫视不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影响。
周红白静张淑琴杜玉曼赵桂萍
关键词:正常成人眼震电图描记术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记忆扫视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记忆扫视特点,为其辅助诊断提供客观的电生理指标。方法选取43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与病例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相匹配的79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利用视频眼震电图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记忆扫视检查。观察指标包括记忆扫视速度、潜伏期、准确度,共6个角度±15°、±20°、±25°。对检查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记忆扫视速度无显著变化(各角度P>0.05),记忆扫视潜伏期显著延长(+15°P=0.002,-15°P=0.001,+20°P=0.058,-20°P=0.001,+25°P=0.001,-25°P=0.001)。记忆扫视准确度显著降低(+15°P=0.005,-15°P=0.060,+20°P=0.001,-20°P=0.030,+25°P=0.001,-25°P=0.011)。结论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记忆扫视异常,其特点为:记忆扫视潜伏期延长,准确度下降。记忆扫视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辅助诊断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周红白静黄一宁赵桂萍
关键词: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视频眼震电图
帕金森病患者记忆扫视的特点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记忆扫视的特点,探讨记忆扫视对PD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53例早、中期PD患者作为PD组,同时选取36名年龄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记忆扫视检查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29例早期PD亚组患者的记忆扫视结果进行单独分析。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PD组患者记忆扫视速度、初始增益明显降低,记忆扫视潜伏期明显延长,多余扫视和多阶模式扫视的发生率明显增多(U=124.000、37.000;均P〈0.01),这些异常在早期PD患者亚组中已经非常明显;PD患者事件相关电位19300潜伏期[(384.76±34.48)ms]较健康受试者[(352.42±24.99)ms]延长(t=-4.791,P〈0.01);多阶模式扫视的发生率对区分PD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具有很好的敏感度(96.2%)和特异度(94.4%)。结论PD患者记忆扫视各项指标检查结果明显异常,可能是PD患者脑干扫视通路和额叶功能损害的反映。记忆扫视检查在PD的辅助诊断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陈宪琪陈静孙相如周红赵桂萍
关键词:帕金森病记忆眼震电图描记术眼球运动
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2型两家系并文献复习
2022年
目的 总结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2型(SCA2)的临床、影像学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与结果 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经基因检测诊断明确的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SCA2型两家系。两家系2例先证者均可见肌张力铅管样增高,症状与体征提示存在小脑性共济失调。眼震电图家系1先证者表现为凝视性眼震、扫视欠射、平稳跟踪能力下降和视动性眼震消失;家系2先证者表现为慢扫视、平稳跟踪能力下降和视动性眼震减少。头部MRI均显示第三脑室轻度扩张,家系2先证者还可见小脑和脑干萎缩。全外显子组测序未见帕金森病相关致病性变异;Sanger测序均显示ATXN2基因CAG序列重复次数为37次。2例先证者最终诊断为SCA2型,两家系诊断为SCA2型家系。结论 SCA2型可以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左旋多巴治疗有效,易误诊为帕金森病。眼震电图有助于发现亚临床小脑病变。对有阳性家族史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合并小脑病变时建议行ATXN2基因检测。
万雅兰蒋岩岩周红郑艺明吕鹤赵桂萍陈静孙葳王朝霞
关键词: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帕金森障碍三核苷酸重复扩增系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