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刚

作品数:97 被引量:292H指数:10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20篇科技成果
  • 19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6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6篇小麦
  • 35篇冬小麦
  • 23篇选育
  • 16篇玉米
  • 14篇旱塬
  • 13篇小麦品种
  • 13篇抗条锈
  • 13篇旱地
  • 12篇栽培
  • 10篇冬小麦新品种
  • 9篇地冬
  • 9篇旱地冬小麦
  • 8篇选育报告
  • 8篇栽培技术
  • 8篇黄土旱塬
  • 7篇地膜
  • 7篇利用效率
  • 6篇锈病
  • 6篇杂交
  • 6篇施肥

机构

  • 91篇甘肃省农业科...
  • 6篇甘肃农业大学
  • 5篇兰州商学院
  • 5篇天水农业学校
  • 5篇平凉市农业科...
  • 4篇天水市农业科...
  • 2篇固原市农业技...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兰...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兰州市动物疫...
  • 1篇甘肃华瑞农业...
  • 1篇临夏回族自治...

作者

  • 96篇周刚
  • 46篇鲁清林
  • 41篇张礼军
  • 35篇赵刚
  • 35篇张建军
  • 35篇党翼
  • 34篇王磊
  • 32篇李尚中
  • 26篇樊廷录
  • 25篇周洁
  • 24篇张文涛
  • 24篇白玉龙
  • 21篇杜久元
  • 21篇白斌
  • 17篇何春雨
  • 15篇周祥椿
  • 14篇王淑英
  • 8篇董博
  • 4篇李兴茂
  • 4篇张耀辉

传媒

  • 11篇甘肃农业科技
  • 9篇寒旱农业科学
  • 6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草业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玉米科学
  • 1篇种子科技
  • 1篇饲料研究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甘肃农业
  • 1篇宁夏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杂志

年份

  • 16篇2025
  • 15篇2024
  • 7篇2023
  • 12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鲁清林杜久元张礼军何春雨周刚杨小梅申三宝史红珍白玉山张邦义李贵喜宋志峰周洁白斌熊毅
兰天26号可作为陇南旱地露地小麦和地膜小麦栽培主推品种;陇育216、陇鉴385及中麦175可作为陇东旱塬区露地小麦和地膜栽培主推品种。陇东塬区最佳播期在9月20日左右,最适播量30万粒/亩。陇南半山区最佳播期在9月25日...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丰产栽培
黄土旱塬区近40年降水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冬小麦是黄土旱塬区重要口粮作物,产量受降水等因素影响较大,为研究降水对冬小麦耗水规律和产量的影响,收集、统计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镇原试验站近40年冬小麦长期观测数据,分析冬小麦产量、耗水量等指标随降水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黄土旱塬区近40年冬小麦产量以每年51.2 kg·hm^(-2)速度增加,但持续系数仅为0.43;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3月中上旬、5月上旬和下旬降水量增加,产量随之显著增加;全生育期降水满足率为64.4%,干旱年型仅为52.7%,不同生育时期中拔节-灌浆期满足率最低。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近40年呈降低趋势,平均为361.3 mm,播种-返青期耗水占全生育期的34.3%,为全生育期耗水最大的时期;干旱年和平水年分别在出苗-拔节期和拔节-灌浆期降水满足率最低,分别为36.9%和42.2%,此阶段降水对冬小麦产量影响显著。冬小麦产量相关的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耗水量>穗数>穗粒数>播前底墒>生育期降水量>全年降水量。近40年来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稳产性差,原因为播种-返青期耗水占全生育期比重较大,降水满足率低,影响了冬小麦分蘖成穗和水分高效利用。以上结果表明,保证该区冬小麦关键生育期降水满足率和休闲期降水高效蓄集,是冬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研究结果对冬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赵刚王淑英李尚中张建军党翼王磊李兴茂程万莉周刚倪胜利樊廷录
关键词:黄土旱塬冬小麦耗水规律降水
覆盖模式对黄土旱塬区春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2025年
为了研究黄土旱塬雨养旱作区不同覆盖模式对春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寻求雨养旱作区聚水保墒地膜减量覆盖优化覆盖模式。于2021年起设置了3种覆盖模式的定位试验,聚乙烯地膜宽膜覆盖(PM)、生物降解地膜宽膜覆盖(BM)、聚乙烯地膜与生物降解地膜减量条带覆盖(FH),研究了不同覆盖模式对春玉米土壤水分、绿叶面积指数、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FH处理对土壤水分恢复效果优于PM和BM处理,至第二个种植季结束,FH处理较PM处理显著提高了深层土壤的水分含量,较PM处理提高7个百分点,较BM处理提高2.5个百分点。FH处理显著延缓了干旱胁迫对绿叶面积的不利影响,干旱期FH处理扬花期绿叶面积指数较PM和BM增加了11.9%~15.7%,而收获期FH处理较PM和BM处理均能增加春玉米绿叶面积指数4.3%~113.8%。FH处理较PM、BM处理增加百粒重3.9%~11.3%。2年平均产量FH处理较PM增产4.7%,较BM增产7.6%,减少平均耗水量9.2%~11.5%,降水利用效率与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M、BM处理增加5.5%和22.2%、7.7%和19.2%。综上所述,FH覆盖减少了生物降解地膜投入量,同时具有与PM相似保墒能力,降水较多时聚水保墒性能优于PM和BM,可以作为旱作雨养区地膜减量覆盖优化覆盖模式。
王磊樊廷录樊廷录党翼赵刚张建军党翼徐静
关键词:黄土旱塬区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地膜覆盖
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为研究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水氮利用效率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氮(CK1)、全施普通尿素(CK2)、全施控释尿素(CK3)和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按照7∶3(T1)、5∶5(T2)、3∶7(T3)比例配施,分析不同处理玉米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阶段耗水量、水氮利用效率及产量性状变化。结果表明,T3处理的SPAD值和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均衡了玉米生育期耗水进程,通过协调全生育期氮素养分的均衡供应达到以水促肥的效果,氮肥利用率为38.8%;同时,T3处理的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分别为13354.5 kg·hm^(-2)和33.60 kg·hm^(-2)·mm^(-1),较其他施氮处理增加14.6%~30.1%和6.8%~15.4%;分析各产量构成因素表明,T3处理的穗粒数和百粒重显著提高,分别为642.2粒和30.8 g,较其他施氮处理增加2.0%~6.0%和3.9%~12.0%。由此表明,70%控释尿素+30%普通尿素配施更有利于促进春玉米生长发育,实现高产和水氮高效利用。
党翼张建军赵刚樊廷录王磊李尚中周刚
关键词:水肥利用效率生长发育指标
丰产抗锈广适冬小麦新品种兰天26号选育与应用
鲁清林张礼军白斌周刚杜久元张文涛周洁何春雨汪恒兴王峰白玉龙雒红霞朱浩军赵霞魏添梅
该项目属作物遗传育种领域。 1.主要技术内容: (1)品种选育:兰天26号以国际著名的持久抗性品种Flanders为母本、兰天10号为父本系谱选育而成。2010年、2015年分别通过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关键词:冬小麦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基于DEM-MBD耦合的滚勺式精量穴播器成穴器运动参数优化被引量:2
2024年
针对滚勺式精量穴播器固定成穴器成穴轨迹呈余摆线,余摆线过大造成撕膜和挑膜的问题,同时为降低株距的差异性,基于离散元法和多体动力学耦合方法对穴播器成穴器运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以牵引速度、牵引角度和穴播器质量为影响因素,以余摆线宽度、株距和播种深度为响应值,通过预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规律,基于前期仿真试验结果开展多因素仿真试验获得最优参数组合,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最优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滚勺式精量穴播器成穴器运动的最优参数组合为,牵引速度523.43 mm/s、牵引角度21.9°、穴播器质量18.2 kg,此时株距为196.84 mm,余摆线宽度13.98 mm。以最优参数组合进行验证试验,株距为193.86 mm,相对误差1.51%;余摆线宽度13.28 mm,其相对误差4.39%。
王尊赵武云石林榕孙步功孙伟戴飞周刚郭军海饶罡李辉
关键词:穴播器成穴器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甘肃旱地冬小麦规模效率评价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研究是当前土地流转、农村经营方式转变的热点,关系到农民增产增收、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稳定等诸多问题.甘肃省旱农区常年种植小麦在1000万亩左右,近年来,由于小麦比较效益低下,出现小麦播种面积下降、管理粗放...
张礼军鲁清林周刚白玉龙
关键词:旱地冬小麦
农村非正式组织的生存逻辑及其规范发展探析被引量:8
2007年
农村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形式多样,最具代表型的有宗族组织、宗教组织、农民自发维权组织和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些非正式组织的生存能够极大满足农民生产、生活以及精神方面的多种需求,对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依据不同非正式组织的特点,通过协调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关系、取缔非正式组织,规范和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等措施来引导农村非正式组织的健康发展。
周刚陈冲
关键词:非正式组织社会基础
一种农业种植覆膜一体机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农业种植覆膜一体机,包括框架以及U形架,U形架装配于框架,框架装配有牵引架,框架中部装配有覆膜组件,覆膜组件包括转动轴以及压膜杆,转动轴装配于框架,转动轴装配有覆膜侧轮,压膜杆装配于框架,U形架转动装配有...
王磊董博 高鹏 谢瑞张建军赵刚党翼周刚李尚中 张芮 程万莉郑健
黄土旱塬区秸秆覆盖量对不同降雨年型土壤水温效应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2025年
为了明确黄土旱塬区不同降雨年型下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温效应和冬小麦产量影响的机理,本研究连续7年研究了秸秆覆盖量在不同降雨年型对土壤水分、温度及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显著提升越冬期地温,覆盖量越大,增温效果逐渐减弱。在干旱年和平水年,返青期1500 kg hm^(-2)处理呈增温趋势,而丰水年则表现为降温;不同年型下,覆盖量越大降温效果越显著。秸秆覆盖在冬小麦生育期内均增加了0~2 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且覆盖量越大贮水量越高;干旱年和平水年,耗水量随覆盖量增加而减少,而丰水年则相反。干旱年返青—灌浆期,1500 kg hm^(-2)处理较露地贮水量增加11.8 mm,且全生育期耗水量在各年型下均高于露地6.9~14.8 mm,其中返青—拔节期和灌浆—成熟期的耗水量增加尤为显著。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面,1500 kg hm^(-2)处理分别较露地增加17.6%和14.8%,增产主要源于穗数增加;3000 kg hm^(-2)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露地接近,而覆盖量进一步增加则导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下降。当1500 kg hm^(-2)覆盖条件下,可有效提高干旱年和平水年返青期土壤温度,达到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3000 kg hm^(-2)为临界值,过高覆盖量虽显著增强保水效果,但因降温过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下降。
赵刚张建军张建军樊廷录党翼周刚王淑英樊廷录王磊米文博周刚程万莉王淑英
关键词:黄土旱塬冬小麦秸秆覆盖量水分利用效率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