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祥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有关p16基因在胃癌和结肠癌中缺失状态的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为了研究在多种原发性消化道肿瘤中有无存在p16基因缺失的状态,采用PCR、SSCP分析及DNA序列测定技术专门研究了12例胃癌、结肠癌患者的病理标本。结果表明:①p16基因缺失的检出率随不同的肿瘤组织类型而异;②分化程度低的消化道肿瘤p16基因缺失的检出率较高。提示p16基因的缺失可能与某些原发性恶性消化道肿瘤的发生或发展有关。
- 杜爱民吴国祥傅伟军
- 关键词:P16基因胃癌结肠癌
- 胆囊癌中p16基因缺损状态研究及其意义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胆囊癌中有关p16基因缺损、突变等异常状态以及不同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的胆囊癌与其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CP分析及DNA序列测定技术研究48例原发性恶性胆囊癌患者的手术病理标本的癌组织的p16基因外显子的异常情况,结合患者随访资料进行预后情况分析。结果(1)p16基因的缺损率与胆囊癌组织病理类型无关(P>0.05)。(2)p16基因在48例恶性胆囊癌的总缺损率为45.83%;p16基因缺损率与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分化程度低的癌组织p16基因缺损检出率高(P<0.01)。(3)所有p16基因缺损的22例患者的转移率高(P<0.05),已发生转移的胆囊癌病例数中,其p16基因缺损率高达72.73%,而未发生转移的胆囊癌病例中,其p16基因缺损率为22.73%。(4)所有检出p16基因缺损的患者,3年生存率低(P<0.05)。结论p16抑癌基因的缺损可能参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可能与其转移事件发生及其预后均密切相关,检测p16基因缺损率可作为判断胆囊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 杜爱民吴国祥夏景林
- 关键词:胆囊癌P16基因缺损预后
- 外周血中肝细胞的检测方法
- 一种外周血中肝细胞的检测方法,是临床诊断肝癌的一个辅助手段。该方法步骤:首先是外周血取样,提取RNA及反转录成cDNA,然后进行巢式PCR扩增,再对PCR产物进行电泳分析,从而检出外周血中ALF mRNA及AFP mRN...
- 裴钢吴国祥周天华林义明高华
- 文献传递
- p16基因在原发性肝癌中表达缺损的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 p16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SSCP分析及DNA序列测定技术研究了 3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 p16基因外显子 2 (E2 )的缺损情况。结果 :( 1)p16基因缺损的检出率与肝癌的肿瘤组织类型无关 ,在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中p16基因缺损的检出率分别为 33 .33 %和 2 0 .0 0 % ,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 2 ) p16基因缺损率的高低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 (P <0 .0 5 )。结论 :结果提示p16基因的缺损与原发性肝癌的组织学分级相关 ,它可能参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 杜爱民吴国祥
- 关键词:P16基因缺损原发性肝癌病理
- 外周血中肝细胞的检测方法
- 裴钢吴国祥周天华林义明高华
- 一种外周血中肝细胞的检测方法,是临床诊断肝癌的一个辅助手段。该方法步骤:首先是外周血取样,提取RNA及反转录成cDNA,然后进行巢式PCR扩增,再对PCR产物进行电泳分析,从而检测出外周血中ALF mRNA及ALFP m...
- 关键词:
- 关键词:外周血肝细胞肝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