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兴娇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躁动
  • 2篇苏醒
  • 2篇苏醒期躁动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炎
  • 1篇等候
  • 1篇地佐辛
  • 1篇动态监测
  • 1篇胸腹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音乐疗法
  • 1篇肾功能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室
  • 1篇术前
  • 1篇七氟醚
  • 1篇全麻
  • 1篇全麻后
  • 1篇全身麻醉

机构

  • 5篇丽水市中心医...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5篇吴兴娇
  • 4篇高丽娟
  • 3篇王传光
  • 2篇吴炜
  • 2篇程锐
  • 2篇雷李培
  • 1篇项崇悟
  • 1篇刘媛

传媒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医院管理论坛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环包式胸腹约束固定法在全麻后苏醒期躁动患儿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环包式胸腹约束固定法在全麻后苏醒期躁动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择期手术的患儿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术后患儿采取侧卧位,胸腹部位于环包式胸腹约束带上方,经腋下做适当约束,反方向交叉固定,松紧适宜。对照组术后患儿同样取侧卧位,将约束带固定于患儿上肢的手腕与下肢的脚腕上,腹部上方横档1条约束腹带,保持患儿上、下肢体处于舒适的体位后固定约束带。比较两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躁动评分、术后躁动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躁动评分、术后躁动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7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1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环包式胸腹约束固定方法能有效保护全麻后苏醒期躁动患儿,该方法操作简单,增加患儿的安全感与舒适度,更适用于苏醒期躁动患儿的保护及应用。
吴兴娇王传光高丽娟程锐吴炜雷李培
关键词:躁动
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动态监测与感染防控措施探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掌握洁净手术室动态空气质量情况、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感染防控措施。方法对我院I、II、III级洁净手术室共426台手术分别于手术过程不同时点(手术切皮时、手术进行30分钟、手术进行60分钟以及切口缝合)进行沉降菌、浮游菌和尘埃粒子数监测。同时,记录手术前系统自净时间、手术中室内活动人员数量、台次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态条件下,沉降菌监测结果均符合要求;动态条件下,尘埃粒子数、浮游菌密度总合格率仅73.24%,III级洁净手术室合格率仅61.54%;经卡方检验,不同年度、不同洁净度级别以及不同条件下的空气质量动态监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空气质量总体较差。净化系统自身状况、洁净度级别、手术过程中室内活动人数、手术台次、术前自净时间等因素为影响手术过程动态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动态空气质量,应加强洁净手术室的使用管理和净化系统的专业维护。
吴兴娇刘媛
关键词: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
地佐辛预防七氟醚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佐辛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对七氟醚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中下腹部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诱导复合全程七氟醚吸入。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组。A组于手术结束前15 min将地佐辛针0.15 mg/k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为10 mL静脉注射;B组于手术结束前15 min将地佐辛针0.2 mg/k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为10 mL静脉注射;C组于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对手术后发生躁动、气道阻塞、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情况进行量化评分。结果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0.15~0.2 mg/kg的地佐辛针,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两组比较无明显影响;B组拔管时间较C组延长(P<0.05);A组、B组术后躁动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手术结束前15 min内静脉注射0.2 mg/kg的地佐辛可有效预防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项崇悟高丽娟吴兴娇王传光
关键词:地佐辛全身麻醉躁动
音乐疗法对术前等候室护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将术前等候室引入音乐干预护理措施,以期通过音乐干预降低患者术前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行择期手术患者860例,分A、B两组,各430例。A组患者在完成术前准备的同时,入室后开始播放背景音乐,播放节拍为60~80拍/min,音乐强度为60~80 dB。 B组患者不接受音乐干预护理,其他护理方式同A组。记录两组患者进入手术等候室时(T1)、手术等候室10 min(T2)、离开等候室(T3)3个时间点的焦虑评分及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焦虑评分由T1时(38.51±6.12)分降到T2时(31.23±5.65)分;B组患者自T2时间点开始心率增快,平均动脉压升高,焦虑评分较T1时升高显著,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A组患者的满意率(94.89%)显著高于B组(76.7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等候室应用音乐干预护理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紧张情绪,并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吴兴娇高丽娟王传光程锐吴炜雷李培
关键词:音乐疗法护理
乌司他丁对重症胆管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围术期肝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进一步了解乌司他丁对重症胆管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围术期肝功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是否具有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n=34),观察组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分别给予乌司他丁20万U+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均于注药后1h内进行采血检测各项特异性检测指标。术中全程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随时记录各项数据并统计。结果观察组HR较术前明显降低,HR改变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LT和AST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一、三、五天尿中-γGTP和NA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Scr术后第一、三、五天两组间比较差著有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重症胆管炎伴中毒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循环功能,提高患者机体对手术耐受力。
吴海玉高丽娟吴兴娇
关键词:乌司他丁重症胆管炎感染性休克肝肾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