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佩茹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土壤
  • 2篇黄河三角洲
  • 2篇教学
  • 1篇地温
  • 1篇盐分
  • 1篇有机质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指数
  • 1篇实践教学
  • 1篇土壤盐
  • 1篇土壤盐分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质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温
  • 1篇理论教学
  • 1篇教学质量
  • 1篇课程

机构

  • 6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刘佩茹
  • 5篇陈明利
  • 2篇李士美
  • 2篇秦鹏
  • 2篇韩玉杰
  • 2篇张晓光
  • 1篇祝秀芝
  • 1篇王飞
  • 1篇王志刚
  • 1篇宋祥云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科技信息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城市化对福建省气温和地温变化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24年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热环境急剧恶化,研究城市化对温度变化的影响有助于深入认识我国气候变化特征。然而,以往相关研究多聚焦于气温或地温中的一项指标,尚不完全清楚城市化对二者影响的差异。本文利用福建省20个气象站逐日地表气温(简称气温)和0 m地温(简称地温)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和UMR(Urban Minus Rural)等方法,旨在探讨1987—2017年福建省气温、地温变化中的城市化影响。结果表明:(1)福建省气温和地温变化具有很大时空异质性;就区域平均而言,年和各季节平均温度均呈增加趋势,但地温上升幅度普遍高于气温。(2)城市化对城市站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温度变化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对年平均地温变化的影响(0.18℃·(10 a)^(-1),P<0.01)明显高于对气温的影响(0.08℃·(10 a)^(-1),P<0.05),对各季节平均地温变化的影响也高于气温。(3)在基于所有台站计算的福建省年平均地温序列中检测出显著的城市化影响(0.06℃·(10 a)^(-1),P<0.05),且这种城市化影响偏差在春季和夏季地温序列中更加明显。综上,基于台站观测数据的福建省气温和地温变化速率差异与城市化对二者的增温效应差异密切相关;建议在未来相关研究中对此予以考虑和剔除,从而促进对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认识。
刘倩金凯金岩松宗全利刘春霞秦鹏陈明利刘佩茹
关键词:气温地温城市化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东部沿海地区NDVI变化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1
2023年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人类活动密集地区,良好的植被覆盖对于维持区域生态环境稳定、增进居民生活福祉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气温、降水和太阳辐射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探究了1982~2019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评估了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等非气候因素对NDVI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2~2019年研究区NDVI变化趋势具有明显区域性、阶段性和季节性差异,就区域平均而言,2000年以前(第一阶段)的生长季NDVI比2001年以后(第二阶段)增加更快,而两阶段春季NDVI增加速率均为各季节最快;(2)同一阶段NDVI与各气候因子的关系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而同一季节NDVI的主要气候控制因子在不同阶段也不一致,并且NDVI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具有很大空间差异.总体上,1982~2019年研究区生长季NDVI的增加与气温的持续上升关系紧密,第二阶段降水和太阳辐射的增加也产生了积极作用;(3)相比于人类活动等非气候因素的影响,气候变化对近38年来研究区生长季NDVI变化的影响更大;人类活动等非气候因素和气候变化分别主导了第一和第二阶段的NDVI变化.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对不同时期NDVI变化驱动因素的探讨,以加深对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认识.
金岩松金凯王飞刘春霞秦鹏秦鹏刘佩茹刘佩茹
关键词:影响因素
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掌握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以黄河三角洲典型县域垦利县为研究区,通过土壤采集、分析,利用GIS软件研究其土壤有机质在空间上的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平均值为11.37 g/kg;变异强度不大,变异系数为27.19%;土壤有机质在垦利县东部分布相对稍高,呈狭长条带状,该处靠近黄河口,有机质存在冲积、淤积;垦利县南边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该区域属于滩涂、沙地,有机质富集不明显;研究区地形地貌平坦,农田基础设施配套良好,排水能力强,灌溉条件好,水源充分,上述因素空间上较为一致,对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影响不大;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地形对土壤有机质也没有显著影响。土壤质地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变异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张晓光陈明利刘佩茹祝秀芝李士美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土壤有机质GIS软件影响因素
浅谈高校《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分析了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韩玉杰陈明利刘佩茹
关键词:课程教学
注重每个教学环节 提高《不动产估价》教学质量
2013年
《不动产估价》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对学生将来就业和科研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根据多年授课经验,将该课程教学环节分为教学内容确定、理论课教学、实践教学和检查监督等四个环节加以研究,教学中必须针对每一环节,采取不同方式,保证教学质量,以适应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要求和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刘佩茹陈明利韩玉杰
关键词:不动产估价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采样点数量对黄河三角洲垦利县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对土壤盐渍化的监测是合理利用盐渍化土壤的前提,采样点数量不同会影响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的表达。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垦利县为研究区,采用地统计学方法,抽取了12个样本子集,探讨不同的采样点数量对土壤盐分空间变异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分变异程度较大,随着样点数量的减少,对于细节的刻画能力也在减弱,样点数量过小时(<150个),不能很好地表达空间变异结构。不同采样点数量下的预测值均方根误差(RMSE)随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少,说明克里格插值的准确度随样本量的减少呈现降低趋势,平均误差(ME)则随样本量的减小而没有明显的趋势。综合ME、RMSE和ASE 3个指标可以得出,满足黄河三角洲地区县域尺度土壤盐分空间变异表达的土壤样点数量不能小于150个,相当于每1000km2需采集107个样点。
张晓光王志刚宋祥云刘佩茹李士美杨霞
关键词:土壤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