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凤泉

作品数:68 被引量:197H指数:8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8篇水稻
  • 16篇稻水象
  • 16篇稻水象甲
  • 16篇象甲
  • 16篇二化螟
  • 12篇种养
  • 11篇稻田
  • 9篇水稻二化螟
  • 8篇生态种
  • 8篇生态种养
  • 8篇农药
  • 7篇药剂
  • 7篇幼虫
  • 6篇养蟹
  • 6篇田间
  • 6篇抗性
  • 6篇枯病
  • 6篇害虫
  • 5篇稻田养蟹
  • 5篇稻条纹叶枯病

机构

  • 68篇辽宁省农业科...
  • 10篇中国农业大学
  • 8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东港市农业技...
  • 2篇东港市椅圈镇...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辽宁省农业综...
  • 1篇辽中县农业技...
  • 1篇绥中县农业技...

作者

  • 68篇于凤泉
  • 47篇李志强
  • 46篇孙富余
  • 28篇杨眉
  • 26篇田春晖
  • 25篇邵凌云
  • 20篇赵旭
  • 8篇陈晓云
  • 6篇刘培斌
  • 5篇朱茂山
  • 4篇孙文涛
  • 4篇董海
  • 4篇张海东
  • 3篇刘兴远
  • 3篇吴朝晖
  • 3篇杨蕾
  • 3篇王小奇
  • 2篇安福涛
  • 2篇崔玥晗
  • 2篇靖凯

传媒

  • 32篇辽宁农业科学
  • 5篇北方水稻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农业经济
  • 2篇中国稻米
  • 2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新农业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农业科技与装...
  • 1篇园艺与种苗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2005年全...
  • 1篇2006年全...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6篇2023
  • 10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 6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田综合种养化肥农药生态减施技术
孙富余李志强马亮孙文涛于凤泉桑海旭吴朝霞田春晖陈晓云邵凌云杨眉赵旭朱茂山于永清
通过稻田综合种养关键技术研究,以稻蟹优质高效为核心,筛选适宜水稻品种,研究对水产养殖安全的水稻施肥、病虫草害防控技术,同时,创新集成优质水稻种植与水产安全养殖有机结合的稻田综合种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并进行大面积应...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施肥病虫草害防治
辽宁省水稻病虫害的农业防治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刘培斌陈晓云于凤泉李志强田春晖
关键词:农业防治水稻病虫害病虫害综合防治无公害生产栽培防治作物栽培
绿僵菌对稻水象甲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在水稻移栽后5-7d,田间用绿僵菌NaL03孢子悬浮液(3.0×10^13、5.0×10^13、7.5×10^13孢子/hm^2 3个剂量)、绿僵菌制剂NaJ01(5.0×10^13孢子/hm^2)喷雾处理,7-9d后调查不同田块稻水象甲密度后按同等剂量和方法施用菌剂。试验结果表明,田间喷施绿僵菌孢子悬浮液1次,经7-9d采集田间成虫室内饲养1-10d有近50%染病死亡。首次处理后15d菌剂对稻水象甲成虫的防效为66.7%-88.3%,按卵密度计算菌剂的防效为59.0%-82.7%,按幼虫量计算的防效为68.4%-79.6%,菌剂处理较对照稻谷增产23.4%-31.8%。从绿僵菌对稻水象甲的田间防治效果看,金龟子绿僵菌可以成为稻水象甲的生物防治药剂。
于凤泉田春晖李志强孙富余纪明山
关键词:绿僵菌稻水象甲微生物农药
稻田常用农药对中华绒螯蟹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2022年
为筛选可用于稻蟹综合种养生产,对中华绒螯蟹具有较高安全性的农药,测定了22种辽宁省稻田常用农药对中华绒螯蟹的急性毒性,对参试农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参试农药中,甲氧虫酰肼、烯啶虫胺、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井冈霉素、春雷霉素、噻呋酰胺、噁草灵、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二氯喹啉酸、苯噻草胺、丁草胺共14种对中华绒螯蟹低风险,可在稻蟹种养田使用;吡蚜酮、敌百虫、醚菊酯、噻嗪酮、杀虫双、杀虫单、稻瘟灵、三环唑共8种对中华绒螯蟹高风险,不可在稻蟹种养田直接使用。
杨眉孙富余邵凌云刘欣宇于凤泉
关键词:稻田中华绒螯蟹
低温对二化螟幼虫生理代谢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明确二化螟不同龄期幼虫在低温环境中生理代谢的变化特征。[方法]通过室内饲养的方式获得1~6龄的二化螟幼虫,将其分别在0、2、4、6、8、1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24 h处理,以低温处理后能否协调运动作为判断二化螟幼虫存活的标准,将存活的幼虫作为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的供试材料。分别采用烘干法、索氏抽提法、蒽酮法以及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各龄幼虫的含水量、脂肪含量、总糖含量以及蛋白质含量。[结果]低龄幼虫的含水量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高于高龄幼虫,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各龄幼虫的含水量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低龄幼虫的脂肪含量低于高龄幼虫,而总糖含量高于高龄幼虫,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各龄幼虫的脂肪及蛋白质含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二化螟幼虫可以通过降低含水量,调节脂肪、总糖及蛋白质的代谢来提高对低温环境的耐受性。[结论]可为研究该害虫的生态适应性评价及对其分布扩张趋势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杨眉于凤泉李志强刘欣宇孙富余
关键词:二化螟幼虫生理代谢
水稻及茭白二化螟不同龄期幼虫耐寒性比较被引量:4
2023年
为明确水稻及茭白二化螟种群之间在低温环境下的生理生化差异,将室内饲养获得的1~6龄二化螟幼虫分别置在28、0、-3、-6、-9、-12、-15、-18、-21℃条件下处理24 h,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存活幼虫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二化螟幼虫的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下降,水稻及茭白二化螟各龄幼虫的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相同低温下,高龄幼虫的存活率高于低龄幼虫;水稻二化螟各龄幼虫的存活率普遍高于相同低温下的同龄茭白二化螟幼虫。随着温度的下降,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高龄幼虫的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低龄幼虫,水稻二化螟各龄幼虫的抗氧化酶活性普遍高于相同低温下的同龄茭白二化螟幼虫。根据水稻及茭白各龄二化螟幼虫抗氧化酶活性的平均隶属度,验证了水稻二化螟幼虫对低温的耐受力高于茭白二化螟幼虫。
杨眉孙富余邵凌云李志强刘欣宇于凤泉
关键词:水稻茭白二化螟幼虫耐寒性
辽宁省稻水象甲虫源积累研究
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稻水象甲8年左右时间里在辽宁省水稻种植区普遍发生,该害虫种群仍保持连续积累增长的态势.本文对其虫源积累进行了研究.
田春晖于凤泉李志强孙富余王小奇
关键词:有害生物稻水象甲外来入侵生物虫源
文献传递
稻蟹种养生产中水稻优化栽植方案初探被引量:14
2009年
孙富余于凤泉李志强于永清田春晖
关键词:农业生产效益水稻种植种养资源综合利用
一种水稻二化螟幼虫和预蛹高效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二化螟幼虫和预蛹高效分离装置,包括底板、环形挡板、分离阻隔件及转盘;所述环形挡板固设于所述底板上端中部;所述分离阻隔件为环形结构;所述分离阻隔件设于所述环形挡板上;所所述转盘设于所述环形挡板内圈的...
杨眉赵旭邵凌云朱茂山于凤泉迟瑶张海东崔玥晗褚晋董海
一种水稻二化螟人工饲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二化螟人工饲养装置,包括饲养箱和横板,所述饲养箱内侧安装有横板,且所述横板下方的饲养箱内侧安装有透气板三,且所述透气板三上均匀设有细小的透气孔,所述透气板三下方的饲养箱内侧安装有饲养板,且所述饲养...
杨眉于凤泉邵凌云李志强迟瑶赵旭张海东杨蕾吴朝晖安福涛杨皓董海褚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