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
- 作品数:57 被引量:70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柑橘木虱对杀虫剂交互抗性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和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柑橘木虱对氟吡呋喃酮、阿维菌素和联苯菊酯交互抗性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和检测方法,所述分子标记为羧酸酯酶基因DcitCCE17。检测待测柑橘木虱的羧酸酯酶基因DcitCCE17的表达量,如果待测柑橘木虱的Dc...
- 冉春 雷双于士将丛林刘浩强李鸿筠潘琦 黎思辰
- 柑橘全爪螨对双甲脒抗性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和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柑橘全爪螨对双甲脒抗性的分子标记及其在柑橘全爪螨对双甲脒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的分类中的应用,所述分子标记为柑橘全爪螨β‑2R章鱼胺受体基因SNP突变T752C;还公开了所述分子标记的检测方法:先提取待测柑橘全爪...
- 于士将丛林冉春刘浩强李鸿筠
- 文献传递
- 柑桔木虱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6年
- 柑桔木虱既是柑桔上的重要害虫,又是柑桔世界性危险病害柑桔黄龙病的传播虫媒。为了帮助桔农以及基层植保人员了解和掌握柑桔木虱和黄龙病的综合治理方法,根据相关研究文献,对目前治理柑桔木虱的技术方法及措施进行了梳理,并且展望了柑桔木虱治理的发展方向。
- 罗忍于士将丁莉莉杨雪超李钊普金安刘浩强李鸿筠丛林冉春
- 关键词:柑桔木虱柑桔黄龙病
- 一种菌肥或农药的柑橘树灌根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菌肥或农药的柑橘树灌根装置,包括进料管和送料管,所述进料管与所述送料管的中部相连通,所述进料管上安装电动泵,所述送料管的下端连接插入管,所述插入管为锥形且插入管的底端封口,所述插入管的侧壁开设多个送料...
- 姚廷山肖田胡军华丛林
- 文献传递
- 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Hughes)卵黄蛋白原基因克隆及抗敏品系表达差异分析
- 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Hughes)是叶螨、粉虱及蓟马的重要天敌.选育捕食螨抗药性品系可有效协调捕食螨释放和化学农药施用的矛盾.在筛选出巴氏新小绥螨敏感和抗性品系基础上,本研究比较了巴氏新小绥...
- 丁莉莉陈飞罗忍潘琦王翠伦于士将丛林杨涓田慧霞刘浩强李鸿筠冉春
- 关键词:产卵量卵黄蛋白原基因克隆
- 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对柑橘全爪螨的亚致死效应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评价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regor)]的亚致死效应,为田间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叶碟喷雾法测定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对柑橘全爪螨卵和雌成螨的毒力,选择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LC_(10)和LC_(30)处理卵和雌成螨后,记录F0、F1代各虫态发育历期、产卵量和成虫寿命。[结果]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LC_(10)和LC_(30)处理柑橘全爪螨卵和雌成螨,F0代产卵量略有降低;乙唑螨腈LC_(10)和LC_(30)处理后,F1代内禀增长率(r_(m))分别为0.1931和0.1904,高于对照0.1567,世代历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D_(t))缩短。腈吡螨酯LC_(30)处理后,F1代内禀增长率(r_(m))为0.1627,与对照接近,LC_(10)处理后r_(m)为0.1798,高于对照,平均世代历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D_(t))低于对照。[结论]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对柑橘全爪螨具有低剂量刺激效应。
- 程明明成禄艳王莉傅云梅雷双丁莉莉方云洪魏志堂于士将丛林冉春
- 关键词:柑橘全爪螨亚致死效应生命表参数
- 柑橘实蝇类害虫诱捕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柑橘实蝇类害虫诱捕器,主体为内部中空的球体,球体由上半球体、下半球体组成,所述上半球体的顶部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上穿设有遮雨板,球体位于所述遮雨板的正下方,在上半球体的中上部沿周向设置有环状带,所述环...
- 丛林冉春刘浩强李鸿筠姚廷山胡军华
- 文献传递
- 干扰柑橘木虱卵黄蛋白原基因表达的转基因生防真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柑橘木虱卵黄蛋白原基因RNAi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RNAi载体包括骨架载体和发夹结构,所述发夹结构为ihpRNA表达盒,所述ihpRNA表达盒的结构为PtrpC启动子+正向目的基因片段+intro...
- 冉春杨娟生于士将丛林刘浩强李鸿筠
- 文献传递
- 巴氏新小绥螨甲氰菊酯抗性品系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常用药剂的交互抗性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明确橘园常用药剂对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成螨的致死效应,弄清巴氏新小绥螨甲氰菊酯抗性品系对柑橘园常用药剂的交互抗性水平及生态适合度变化,为巴氏新小绥螨抗性品系的田间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在对巴氏新小绥螨进行致死效应和交互抗性测定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评价。【结果】不同药剂对巴氏新小绥螨成螨致死效应存在显著差异。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毒死蜱的致死率最高,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62%和92.57%;巴氏新小绥螨甲氰菊酯抗性品系螺螨酯、噻虫嗪、乙螨唑、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均存在显著交互抗性,其抗性倍数分别为7.56、10.32、11.45、19.10和45.89倍。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敏感品系相比,甲氰菊酯抗性的获得使其发育历期显著延长,但对捕食量和孵化率影响不显著。哒螨灵、丁氟螨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巴氏新小绥螨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卵的孵化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他常用药剂对巴氏新小绥螨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卵的孵化率不存在显著影响。【结论】甲氰菊酯抗性获得使巴氏新小绥螨对柑橘园常用药剂表现不同水平的交互抗性;甲氰菊酯抗性获得对巴氏新小绥螨生长、繁殖及捕食均无显著影响,可在田间推广应用。
- 侯栋元丛林陈飞杨娟生周浩楠成禄艳于士将雷双刘浩强冉春
- 关键词:甲氰菊酯抗性品系生物学特性交互抗性
- 巴氏新小绥螨对毒死蜱抗性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和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巴氏新小绥螨对毒死蜱抗性的分子标记,所述分子标记为巴氏新小绥螨NbAkt基因和/或NbCYP3A16基因和/或NbCYP3A6基因;还公开了检测所述分子标记的引物组和试剂盒以及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转录组测...
- 冉春丁莉莉王莉于士将丛林刘浩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