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玲
- 作品数:16 被引量:36H指数:5
- 供职机构:海军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基于模糊逻辑的援潜救生风险评估体系被引量:5
- 2006年
-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系统的援潜救生风险评估方法。在介绍模糊逻辑系统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规范建立援潜救生风险评估的模糊逻辑模型,并以某深潜救生艇对口作业系统的风险分析为例对其作了进一步阐述,并对该风险评估体系及其应用进行讨论。
- 黄兴玲黎庆芬曾广武
- 关键词:援潜救生模糊逻辑系统风险评估模糊规则
- 基于风险分析的潜艇救生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 潜艇自身的救生系统是保障失事潜艇艇员生命安全的重要设施,其安全性在设计阶段就应当充分考虑。由于潜艇救生系统涉及到多个专业,其设计过程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降低系统设计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分析的潜...
- 黄兴玲黄祥兵
- 关键词:潜艇救生系统风险分析
- 文献传递
- 基于裂纹扩展分析的船舶许用拖速计算模型被引量:1
- 2018年
- 针对拖带三角板出现裂纹影响船舶拖带作业安全的问题,以线弹性断裂力学为基础对拖带三角板进行裂纹扩展分析,推导出船舶许用拖速的理论模型,并建立了裂纹长度和许用拖速间的定量关系;然后,利用三维有限元技术,分析了拖带三角板应力强度因子随板厚和裂纹长度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典型被拖船的许用拖速区。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强度理论相比,许用拖速理论模型能更好地预测安全拖速,确保拖带安全。
- 黄祥兵黄兴玲
- 关键词:应力强度因子
- 深潜救生艇对口救生作业的综合安全评估方法研究
- 随着潜艇数量的连年增加和潜艇作战半径的增大,潜艇失事的危险也在不断的增大,对援潜救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潜救生艇(DSRV),作为目前潜艇救生和保障的主要手段,其对口救生作业的研究越来越重要。
本文在介绍深潜救...
- 黄兴玲
- 关键词:深潜救生艇风险评估模糊逻辑系统
- 文献传递
- 深潜救生艇对口救生作业的安全性评估方法被引量:6
- 2007年
- 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树分析的深潜救生艇对口救生作业安全性评估方法。采用专家评估和模糊集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得到故障树中基本事件发生的模糊概率,然后进行故障树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水下作业机械手系统故障分析为例,对上述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做了简要阐述与讨论。
- 曾广武黄兴玲黄祥兵
- 关键词:船舶舰船工程深潜救生艇安全评估故障树分析模糊数
- 潜艇集体逃生舱上浮水动力性能被引量:6
- 2013年
- 针对潜艇集体逃生舱上浮过程的水动力问题,建立了典型集体逃生舱水下运动的数学模型,并重点对其释放后的上浮速度进行了数学仿真计算。然后,根据该流场的特点,合理选择求解条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该集体逃生舱水下运动数学模型是正确的,其稳定上浮速度较大,在设计中应当进行控制。
- 黄祥兵黄兴玲董云飞
- 模糊逻辑系统在船舶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6年
- 为了合理进行船舶风险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系统的船舶风险评估方法.根据模糊逻辑系统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船舶风险评估的模糊逻辑模型;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并结合经验建立了风险指标的模糊集合、风险矩阵及模糊规则,然后进行了模糊推理,得到了系统的风险等级,并制定了预防风险的措施.以某艇消防系统的风险评估为例,证明了其能够合理地评估出系统的风险,可为决策提供参考.
- 黄祥兵黄兴玲王京齐
- 关键词:船舶工程模糊逻辑系统风险评估模糊规则
- 救捞工程中的多指标决策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建立了基于综合权重的双基点多指标决策模型。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评估指标的权重,迭加得到综合权重,并利用它进行相对贴近度分析,从而判断方案的优劣,得到最佳方案,使问题的优化与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以拖带方案的优化决策分析为例,验证了多指标决策模型的可行性,简述了它在救捞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 黄兴玲黄祥兵刘燕红
- 基于流固耦合算法的球底结构物垂直入水冲击载荷研究
- 2013年
- 结构物入水是一类复杂的流固耦合问题,为了研究影响入水冲击载荷的各项参数,通过MSC.Dytran对典型球底结构物垂直入水问题建立仿真模型,预载5m/s、6m/s、7m/s、8m/s、9m/s的初速度,并通过改变密度来设置不同的负载工况,计算了结构物的入水冲击载荷,并总结了入水速度和负载对冲击载荷的影响规律。
- 李檀黄祥兵黄兴玲
- 关键词:流固耦合冲击载荷
- 多尺度的潜艇集体逃生舱运动过程数值模拟被引量:4
- 2014年
- 潜艇集体逃生舱上浮速度过大,导致冲出水面再落水冲击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从而对人员造成二次威胁。为了研究集体逃生舱的尺度参数对其运动安全性的影响,建立多尺度逃生舱的上浮运动和入水冲击理论模型,并采用FLUENT和ANSYS/LS-DYNA对集体逃生舱的运动过程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增大集体逃生舱的直径可以减小其出水速度和入水冲击力,有利于提高集体逃生舱的安全性。
- 唐鑫黄祥兵黄兴玲
- 关键词:安全性形状参数计算机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