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君玲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重症
  • 3篇护理
  • 2篇心理
  • 2篇心理状态
  • 2篇手术
  • 2篇危重
  • 2篇危重症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护理干预
  • 1篇性病
  • 1篇血气
  • 1篇血气指标
  • 1篇血压
  • 1篇血液供应
  • 1篇再出血
  • 1篇衰竭
  • 1篇栓塞
  • 1篇思维

机构

  • 8篇无锡市第二人...

作者

  • 8篇顾君玲
  • 2篇陈利萍
  • 1篇何平
  • 1篇杨正宇
  • 1篇鲁晓杰
  • 1篇陈慧烨
  • 1篇宗海燕
  • 1篇俞萍
  • 1篇卞红
  • 1篇张燕
  • 1篇施惠
  • 1篇朱琦
  • 1篇倪敏
  • 1篇朱晔

传媒

  • 3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2024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并依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73例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有无再出血将其分为再出血组(38例)和未再出血组(13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3.4.3软件包绘制列线图模型,另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以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绘制校准曲线图评估列线图的区分度,采用Bootstrap法检验预测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再出血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61.57±7.53)岁;未再出血组男75例、女60例,年龄(59.08±7.3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病因分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血肿形状、血肿位置、出血量、手术方式、术前收缩压、术前舒张压、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后使用止血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出血组长期使用抗凝药、血肿密度不均匀、手术时机3~6 h、术后血压控制不理想、术后躁动占比及术前血糖、术前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未再出血组[47.37%(18/38)比24.44%(33/135)、71.05%(27/38)比43.70%(59/135)、31.58%(12/38)比10.37%(14/135)、18.42%(7/38)比2.96%(4/135)、42.11%(16/38)比22.96%(31/135)、(6.39±1.02)mmol/L比(5.95±1.25)mmol/L、(0.51±0.04)mg/L比(0.43±0.05)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96、8.872、10.476、12.924、5.491,t=1.990、9.073;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使用抗凝药、血肿密度不均匀、手术时机为3~6 h、术前D-二聚体水平升高、术后血压控制不理想、术后躁动均是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再出血�
顾君玲倪敏宗海燕何平张燕鲁晓杰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自发性脑出血再出血列线图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急诊手术的护理被引量:4
2011年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指栓子自心脏、近侧大动脉壁脱落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血流推向远侧下肢,阻塞下肢血流而导致肢体缺血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患者高龄、卧床、感染、高热等原因,都极易引起下肢动脉栓塞,临床表现为疼痛、苍白、无脉、皮温降低、感觉异常、运动障碍。2008年起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41例,经过Fogarty球囊导管急诊取栓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顾君玲
关键词: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急诊手术护理
“三清”模式应用于危重症患者交接班管理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三清”模式应用于危重症患者交接班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本院重症医学科39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交接班模式进行管理;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本院重症医学科4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实施“三清”交接班模式进行管理。对比两组交接耗时、护士专业知识理论水平、护士对交接班效果评价、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对护士沟通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交接耗时为(10.25±1.02)min,短于对照组的(15.82±1.13)min(P<0.05)。观察组护士专业知识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5)。观察组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总分为(73.11±5.28)分,高于对照组的(62.06±5.17)分(P<0.05)。观察组专科护理、病情观察评分及总分分别为(23.26±0.79)分、(32.72±0.67)分、(95.93±0.89)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沟通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三清”模式应用于危重症患者交接班管理中可显著缩短交接耗时,增强护士专业知识理论水平,提高护士交接班效果及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陈利萍顾君玲俞萍
关键词:危重症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
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被引量:4
2008年
顾君玲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器质性病变血液供应胶质细胞
分级管理在呼吸危重症患者管理中对风险事件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分级管理在呼吸危重症患者管理中对风险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呼吸危重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3例。参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实验组采用分级管理。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动脉血气指标、风险事件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比参照组低,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比参照组高,风险事件发生率比参照组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比参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级管理可有效减轻呼吸危重症患者不良情绪,维持动脉血气指标稳定,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
陈利萍顾君玲卞红
关键词:不良情绪
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对AECOPD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与时效性的影响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探究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呼吸衰竭治疗中,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对血气指标及时效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AECOPD呼吸衰竭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危重专职小组护理,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患者在ICU停留时间。结果试验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应用于AECOPD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患者血气指标明显改善,减少了机械通气时间与患者停留ICU时间,有利于疾病康复。
顾君玲朱晔杨正宇许伊佳
关键词:危重症AECOPD呼吸衰竭血气指标
一种可以吸收液体的手术镊
本新型涉及到的是一种可以吸收液体的手术镊,该可以吸收液体的手术镊包括手术镊和吸引管,在手术镊的任一条镊臂外侧连接有方形吸引管,方形吸引管的长度和宽度与所述任一条镊臂的长度和宽度匹配,吸引管末端与手术镊镊臂末端齐平。吸引管...
顾君玲施惠
文献传递
基于思维导图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科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护理对老年科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QOL)、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等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基于思维导图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QOL及HAMA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就医依从率、服药按时率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 <0. 05),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的护理可显著提高老年科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改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慧烨顾君玲朱琦杨燕
关键词:高血压病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状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