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静
- 作品数:61 被引量:255H指数:9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2006—2011年银川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
- 2012年
- 目的为了解银川市近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特征,从而为有效防控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银川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相关信息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年银川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3起,其中传染病暴发疫情占75.72%,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72.25%;疫情按月分布呈现每年1~2、7~8月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数量明显下降,每年3~6、9~12月份突发数量又开始增多。按地区分布发生数量前3名依次为兴庆区(39.88%)、西夏区(19.65%)、金凤区(12.72%)。结论银川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重点是传染病暴发疫情,防控的主要对象为在校学生,疫情出现的高峰在每年的5、6和11、12月份。
- 李霞雷静杨嵘丁娟
- 关键词:公共卫生流行病学
- 709份纯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量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7
- 2007年
- 目的调查银川地区市售纯牛奶和奶源户生鲜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量水平。方法用TTC法(GB/T4789.27-2003)对鲜乳中抗生素残留进行检验。结果奶源户生鲜牛奶阳性率8.5%,市售成型包装纯牛奶阳性率9.3%,其中,区外成型包装纯牛奶阳性率13.7%,高于区内成型包装纯牛奶阳性率6.9%;袋装纯牛奶阳性率10.5%,高于瓶装纯牛奶阳性率3.6%。结论银川市奶源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抗生素残留,需要加强对奶源户的监测、管理力度,建议有关卫生管理部门将抗生素检测纳入常规检测项目。
- 刘月淑王红娅于明哲雷静王玲
- 关键词:牛奶抗生素残留阳性率
- 银川市健康人群8种抗体水平监测分析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对2013年银川市健康人群8种疫苗相关疾病进行了抗体水平监测,评价疫苗免疫效果,为制定银川市免疫规划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法对银川市600名健康人群采微量静脉血,分别用酶标法检测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风疹、腮腺炎等7种疾病的Ig G抗体,金标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体。结果监测600名健康人群中,HBs Ag和HBs Ab阳性率分别为2.33%和80.33%,8种疫苗针对疾病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麻疹,为99.5%,最低的是百日咳,为35.5%;不同年龄组间HBs Ab、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风疹、腮腺炎Ig 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性别间,HBs Ab、脊灰、百日咳和腮腺炎Ig G抗体阳性率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城区和乡镇健康人群中HBs Ab、白喉Ig G抗体阳性率,两区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川市健康人群免疫状况良好(HBs Ab、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和腮腺炎Ig G抗体阳性率均达到80%),但部分种类疫苗抗体水平较低(百日咳Ig G抗体阳性率小于60%),存在薄弱地区与人群,应加强重点地区、重点疫苗种类及重点人群的预防接种技术规范化管理,并根据监测结果,必要时开展强化免疫。
- 崔鹏雷静武振军李燕高源
- 关键词:抗体监测疫苗
- 2014年银川市麻疹发病与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分析2014年银川市麻疹发病情况,了解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以便为制定麻疹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疫情资料以及分层随机抽查银川市健康人群724名的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全市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12例,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56例,麻疹年发病率为2.65/10万;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1.71%,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川市麻疹防控效果和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较好,但仍应对一些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加强管理,定期进行抗体水平监测,适时开展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必要时建议扩大强化免疫年龄组。
- 井伟雷静苗志峰李燕高源曹伟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抗体
- 应用集中度分析银川市2004~2010年细菌性痢疾的发病季节和年龄分布特征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银川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季节和年龄分布集中趋势,为制定监测与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集中度分析研究方法对银川市2004~2010年细菌性痢疾季节和年龄分布集中趋势进行测算,分析评价分布特征。结果发病季节集中度为0.587 2;发病年龄集中度为0.311 9。结论银川市细菌性痢疾发病季节具有较强的季节性,高发于6~9月份;发病年龄存在一定的集中趋势,各年龄组均有发生,以15岁以下组发病较为集中。
- 雷静李霞杨浩王光俊田晓梅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年龄集中度
- 银川河东机场鼠类区系调查及防治探讨
- 2012年
- 银川河东机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银川市下辖的灵武市临河镇黄河东岸,濒临黄河,距银川市区19km,面积370hm^2。该地区处于宁夏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之中,周边生态环境复杂,主要为植被丰富的林区以及农作物区,啮齿类动物种类丰富,鼠类在不同生存环境的种群组成及分布尚缺乏全面的调查研究,为此对河东机场内外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
- 吴建华郑燕娟陈志明张家训雷静徐孝平刘月淑王玲王金祥杨鹏徐庆炜
- 关键词:鼠类生境
- 银川市滨河新区鼠疫防控措施的探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滨河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开发建设中鼠疫的防控措施,为野外施工人群和项目建设提供卫生学保障。方法收集2005─2014年银川市滨河新区动物间鼠疫流行及监测资料,建立啮齿动物种群分布信息数据库,及时采取动物间鼠疫预警及干预性灭鼠措施。结果银川市滨河新区啮齿动物种群构成以长爪沙鼠(40.08%)和子午沙鼠(37.38%)为优势种群;沙鼠平均密度2.40只/hm2;2005年、2009年和2013年发生过3次鼠间鼠疫流行;检出鼠疫菌40株,均分布在月牙湖乡,以5月(57.50%)和4月(27.50%)检出率最高;自毙鼠中分离出鼠疫菌占47.50%;沙鼠鼠体寄生媒介蚤优势种群为同型客蚤指名亚种(77.45%)和秃病蚤蒙冀亚种(7.25%),蚤类的寄生相对单一。结论随着银川市滨河新区建设速度的加快,部分区域主要宿主密度呈上升趋势,动物间鼠疫发生的危险因素亦增加;做到实时监测、早期预警,并采取干预性灭鼠措施、风险与评估机制,可为滨河新区的建设提供卫生学保障。
- 吴建华郑艳娟虎明明雷静高斌张涛
- 关键词:鼠间鼠疫自然疫源地干预措施卫生学评价
- 宁夏银川市2009-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银川市2009-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市报告的2009-2013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年内共报告AEFI个案347例,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和偶合症分别占87.03%、7.02%和5.77%;男女比为1.28︰1,报告AEFI个案年龄≤1岁儿童占67.73%。每年秋季发生较多,以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和麻疹减毒活疫苗为主。临床损害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AEFI报告发生率为7.11/10万剂,在预期发生率范围之内;完整率、及时报告率和及时调查率分别为100.00%、90.78%和90.16%。结论 2009-2013年银川市AEFI监测工作质量显著提升,但监测系统敏感性仍需提高。
- 李燕雷静武振军
-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免疫规划
- 山西省永济市2008年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况调查分析
- 2011年
- 目的为了解降氟改水后永济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概况及消长趋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永济市氟中毒流行区按轻、中、重病区共抽查18个病区村,进行水氟、8~12岁儿童氟斑牙、尿氟及16岁以上成人氟骨症流行病学调查。水氟和尿氟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结果共抽检饮用水81份,超标5份,超标率6.17%,水氟均值0.70 mg/L,最大值2.41 mg/L。8~12岁儿童281名,氟斑牙患病率为41.64%,缺损率为16.37%,氟斑牙指数1,尿氟均数为2.38 mg/L。共调查16岁以上成人19 662人,氟骨症患病人数663人,患病率为3.37%。结论永济市氟中毒病情已处于稳定状态,但依然属于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区,以降氟改水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仍需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不能放松。
- 董旭峰雷静张萍张振国畅游
- 关键词:氟中毒水氟尿氟
- 银川市2006-2010年病媒生物监测与防制探讨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宁夏银川市兴庆、金凤、西夏3个区开展病媒生物调查,分析银川市2006-2010年鼠、蚊、蝇和蜚蠊的发生动态,为病媒生物防治及其传播疾病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鼠和蜚蠊密度全年监测,分别选择夹夜法和粘蟑纸法调查;成蚊及蝇密度监测时间为5-10月,分别选择人工小时法和笼诱法调查。结果银川市蚊、蝇和蜚蠊密度2006-2010年年际间消长呈单峰型曲线,高峰值出现在2009年,2010年密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鼠类平均密度为0.46%,在每年3-5月和9-10月出现2个高峰,城市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农村自然村以小家鼠为优势种;蚊类平均密度为2.87只/人工小时,高峰期在每年的7-8月,优势种为淡色库蚊,占捕获总数的92.90%,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构成比逐渐上升;蝇密度高峰期出现在每年的7-9月,家蝇、绿蝇、麻蝇为优势种;蜚蠊平均密度为1.66只/张,平均侵害率17.14%,每年4-6月和9-11月出现2个高峰,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91.42%,美洲大蠊构成比逐年上升。结论 2010年银川市对病媒生物的控制有效,但仍需加强病媒生物高峰季节前的控制;褐家鼠、淡色库蚊、家蝇、绿蝇、麻蝇、德国小蠊为银川市优势种,与此相关的传播疾病危险性增强,建议加强对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疾病的长期监测、预警、控制对策和措施的研究工作。
- 吴建华郑艳娟徐孝平雷静
- 关键词:病媒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