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丽美
-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CICARE沟通模式在冠脉CTA检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202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CICARE沟通模式在冠脉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其对检查成功率、成像质量和医源性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脉CTA检查的100例患者,按检查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前50例)和实验组(后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用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CICARE沟通模式。干预前后测量患者血压、心率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记录成像质量、检查耗时、检查成功率及配合度。结果:与就诊时相比,两组患者在冠脉CTA检查前10分钟的血压、心率波动和S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检查前10分钟的生理指标波动和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成像质量更佳,检查耗时更短,检查成功率和配合度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首次将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与CICARE沟通模式结合应用于冠脉CTA检查,显著提升了检查质量和患者体验。
- 王树艳王海龙常英伟杨杰贾丽美王妍王耐
- 关键词:冠脉CTA
- MRI影像组学预测中度腕管综合征术后预后
- 2025年
- 目的观察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中度腕管综合征(CTS)术后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26例接受内镜下松解术的中度CTS患者,术前均接受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依据术后功能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80)及预后欠佳组(n=46),并以7∶3比例随机划分训练集与验证集。于患侧腕部脂肪抑制PDWI中勾画正中神经ROI,获得其感兴趣容积(V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筛选与CTS术后预后相关的特征。建立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其联合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预测效能并加以比较。结果预后欠佳组患者年龄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基于年龄构建临床模型。基于6个与CTS术后预后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在验证集的预测效能(AUC=0.872)高于临床模型(AUC=0.604,P<0.05)而与联合模型(AUC=0.9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影像组学模型可有效预测中度CTS术后预后。
- 赵凡娄宏达吴薇娜常英伟耿华贾丽美李桂平李玉萍
-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预后磁共振成像
- 宫颈癌微血管密度与CT灌注的关系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CT灌注参数与宫颈癌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经临床确诊的宫颈癌患者行CT灌注扫描,获得时间密度曲线及灌注图,利用基础像在灌注图中相应位置分别测定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的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选取与灌注部位相对应的手术标本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MVD。结果肿瘤组BF、MTT、BV、PS值分别为84.12±39.41;4.05±1.42;5.46±2.06;13.32±2.68,对照组相应数值分别为52.24±21.35;3.01±0.96;3.69±2.01;10.87±4.06。两组灌注参数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BF值与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631;0.604、0.715;0.609,0.513;0.759;均P<0.05)。结论宫颈癌CT灌注参数BF与MVD之间存在相关性,CT灌注成像能比较准确地在活体上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状况,肿瘤的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较离体、有创的免疫组化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方法有一定优势。
- 曹振东赵宇阳吉洁宋雪王淑贤柳逢春贾丽美李晓陵
- 关键词:宫颈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微血管密度
- 改变时间分辨力对宫颈癌螺旋CT灌注及辐射剂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分辨力对宫颈癌CT灌注参数以及灌注曲线的影响。方法对10例经临床确诊的宫颈癌患者行CT灌注扫描,原始数据采样时间分辨力为0.75s,然后将原始数据按不同时间分辨力进行分组,分别为1.5、2.25、3、3.75、4.5、5.25、6s组(实验组),各组按照相同的数学模型及相同部位感兴趣区(ROI),分别计算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渗透系数(PS)并与原始数据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F与MTT对时间分辨力的改变较敏感,当时间分辨力为3s时,即产生显著影响;PS与BV对时间分辨力变化的敏感性较差,当时间分辨力为4.5s时,对PS产生显著影响,当时间分辨力为5.25s时,才对BV产生显著影响。结论改变时间分辨力会导致灌注曲线及灌注参数发生相应改变,但在不影响诊断目的前提下,适当减低宫颈癌CT灌注扫描的时间分辨力(循环扫描时间≤2.25s)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 曹振东王胜林李春辉王淑贤柳逢春宋雪贾丽美
- 关键词:宫颈癌灌注时间密度曲线数学模型CT
- 急救护理思维导图联合CICARE模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研究基于思维导图的急救护理流程联合CICARE模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2021年5月—2024年10月收治的82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急救护理流程联合CICARE模式。对比两组救治时效性[分诊耗时、院内首次医疗接触至首份心电图获取时间(FMC-to-EKG)、肌钙蛋白(cTn)获取时间、院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FMC-to-B)、导管室激活时间]、患者家属反应指数[采用中文版急性冠脉综合征反应指数量表(C-ACSRI)评估]、家属焦虑抑郁情绪[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并记录其抢救成功率及护理风险事件。结果观察组分诊耗时、FMC-to-EKG、cTn获取时间、FMC-to-B、导管室激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5.169、6.641、2.743、3.988、11.673,均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信念、知识、态度及反应指数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6.846、18.989、14.670、11.736,均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焦虑、抑郁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5.949、8.725、7.222,均P<0.05)。两组抢救成功率(95.12%vs.90.2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率(4.88%)低于对照组(24.39%)(χ^(2)=6.248,P<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的急救护理流程联合CICARE模式可有效提高ACS患者救治效率,降低护理风险,改善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反应指数。
- 王树艳贾丽美侯冬洁张兴华杨杰王海龙孙立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思维导图急救护理流程
- 不同数学模型对宫颈癌CT灌注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运用不同数学模型进行后处理对宫颈癌CT灌注结果的影响。方法:对13例宫颈癌患者的灌注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相同患者的灌注数据分别采用单室模型及去卷积模型进行后处理,选择相同部位和大小的感兴趣区(ROI),获取灌注图、灌注参数、灌注曲线并进行分析。每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运用不同数学模型后处理对宫颈癌CT灌注结果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强化峰值、BF值以及PS值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BV值与MTT值在两种后处理方法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常规注射流率结合单室模型可以导致TDC峰值、BF值及PS值的低估,影响灌注值的精确测量;去卷积模型更适合常规灌注扫描,利于推广使用。
- 曹振东张玉娟仇恒志柳逢春宋雪王淑贤贾丽美
- 关键词:宫颈癌数学模型灌注时间密度曲线
- 宫颈癌CT灌注参数与肿瘤内MVD计数及其病理学特征间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CT灌注成像及灌注参数、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及其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CT灌注成像及灌注参数对宫颈癌生长、发展等生物学行为的诊断价值,探索CT灌注成像在宫颈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12年1月-2014年11月确诊的40例宫颈癌患者(Ⅰb2~Ⅱb期)的组织标本,患者均于术前利用多排螺旋CT行灌注扫描;并取26例癌旁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测定宫颈癌及瘤旁宫颈组织标本CT灌注成像数据,采集患者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信息,并与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统计学对照,通过χ2及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分析各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CT灌注成像及参数与MVD密切相关;宫颈癌组织时间-密度曲线(TDC)为速升型且峰值高,与癌旁宫颈组织的低平型曲线差异明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灌注参数BF/BV/MTT/PS均高于癌旁宫颈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F/BV/MTT值与MVD呈正相关;在宫颈癌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浸润深度等组中对照,灌注参数BF/BV/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CT灌注成像及灌注参数在辅助宫颈癌诊断、评估癌肿分期及侵袭情况、转移及预后评估等方面有重要的提示性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崔志新王胜林曹振东贾丽美张玉娟邢恩鸿
- 关键词:宫颈癌时间-密度曲线
- 超级迭代PET/CT定量参数联合癌胚抗原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观察超级迭代PET/CT定量参数联合癌胚抗原(CEA)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价值。方法选取95例SPN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n=75)及良性组(n=20)。比较肺结节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峰值标准摄取值(SUV peak)、最大瘦体标准摄取值(SUL max)、峰值瘦体标准摄取值(SUL peak)及CEA组间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观察以上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良、恶性SPN的效能。结果恶性组结节SUV max、SUV peak、SUL max、SUL peak及患者CEA均显著大于良性组(P均<0.05)。恶性组TNMⅡ期及存在淋巴结转移肺结节的SUV max、SUV peak、SUL max、SUL peak及患者CEA均显著大于TNMⅠ期及无明显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分别以2.01、1.14、1.08、0.83及4.69 ng/ml为SUV max、SUV peak、SUL max、SUL peak及患者CEA诊断良、恶性SPN的最佳截断值,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1、0.710、0.795、0.822及0.782;联合上述五项参数的AUC为0.913,大于各单一参数的AUC(Z=5.163、8.415、6.480、6.277、6.594,P均<0.05)。结论超级迭代PET/CT定量参数联合CEA可鉴别诊断良、恶性SPN,并有助于评估肺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
- 赵佳佳邢媛媛杨静贾丽美张欣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癌胚抗原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 超级迭代PET/CT定量技术对肺癌化疗疗效评估
- 2022年
- 目的 探究超级迭代PET/CT定量技术对肺癌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搜集本院108例肺癌化疗患者,根据疗效分为缓解组与未缓解组,行超级迭代PET/CT定量技术检查.结果 缓解组治疗前、治疗2个周期后平均标准摄取值(SUV_(mean))、标准摄取值峰值(SUV_(peak))、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低于未缓解组,治疗前与治疗2个周期后SUV_(mean)、SUV_(peak)、MTV﹑TLG差值高于未缓解组(P<0.05);校正其他因素前后,SUV_(mean) ﹑SUV_(peak)、MTV、TLG差值均与肺癌化疗疗效独立相关(P<0.05);SUV_(mean)、SUV_(peak)、MTV、TLG差值联合预测肺癌化疗获得缓解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95%CI:0.814~0.941),大于各参数差值单独预测;以截断值为界,SUV_(mean)、SUV_(peak)、MTV、TLG差值低水平患者1年内死亡危险度分别是高水平患者的5.274倍、3.750倍、3.182倍、3.500倍.结论 超级迭代PET/CT定量技术参数在肺癌化疗前后的变化差值联合预测获得缓解的效能较高,且对患者1年内死亡危险度有提示作用.
- 赵佳佳邢媛媛张欣贾丽美杨静
- 关键词:肺癌化疗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疾病缓解
- PET/CT超级迭代与普通迭代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肿瘤侵袭程度中评估价值比较及与Ki-67相关性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探究PET/CT超级迭代与普通迭代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断、肿瘤侵袭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与Ki-67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恶性SPN患者53例作为恶性组,根据1∶1匹配病例对照原则选取同期良性SPN患者53例作为良性组,均行PET/CT检查,比较两组一般资料、PET/CT超级迭代与普通迭代技术下获取的最大摄取标准值(SUV_(max))、平均摄取标准值(SUV_(mean))及图像质量[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ET/CT超级迭代与普通迭代技术SUV_(max)、SUV_(mean)诊断SPN良恶性的价值,并比较恶性组不同肿瘤侵袭程度、Ki-67表达情况患者两种技术下SUV_(max)、SUV_(mean),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模型分析两种技术下SUV_(max)、SUV_(mean)与恶性SPN肿瘤侵袭程度、Ki-67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恶性组PET/CT超级迭代与普通迭代技术下SUV_(max)、SUV_(mean)均高于良性组(P<0.05);PET/CT超级迭代技术检查恶性及良性SPN的CNR、SNR均高于普通迭代技术(P<0.05);超级迭代技术下SUV_(max)、SUV_(mean)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0.738、0.847)高于普通迭代技术(0.712、0.796)(P<0.05);恶性组患者超级迭代与普通迭代技术下SUV_(max)、SUV_(mean)均随肿瘤侵袭程度加重逐渐升高,且Ki-67阳性患者SUV_(max)、SUV_(mean)均高于阴性患者(P<0.05);PET/CT超级迭代与普通迭代技术下SUV_(max)、SUV_(mean)均与恶性SPN肿瘤侵袭程度、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其中超级迭代技术下SUV_(max)、SUV_(mean)与恶性SPN肿瘤侵袭程度、Ki-67表达的相关性更紧密。结论与普通迭代技术相比,PET/CT超级迭代技术下SUV_(max)、SUV_(mean)诊断SPN的价值更高,且与恶性SPN肿瘤侵袭程度、Ki-67表达的相关性更紧密。
- 赵佳佳王爱辉邢媛媛杨杰贾丽美张欣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PET/CTKI-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