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桢
- 作品数:17 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不同穴位注射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疗效比较
- 2014年
- 目的:比较不同穴位注射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神经妥乐平)治疗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构建L5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模型大鼠,将成功模型随机分为5组(n=10),分别为SNL组、神经妥乐平+L5"夹脊"穴组、神经妥乐平+L5"环跳"穴组、神经妥乐平+L5"委中"穴组及神经妥乐平+L5"足三里"穴组,于穴位注射0 d、1 d、3 d、5 d、7 d、10 d、14 d测定大鼠双足50%机械缩足反应阈值。结果:神经妥乐平注射四个不同的穴位均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四个穴位镇痛强度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委中"、"环跳"、"足三里"、L5"夹脊"穴注射神经妥乐平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均有较好的镇痛疗效。
- 薛纯纯李夏谢磊蔡剑峰谷桢王开强
- 关键词: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穴位脊神经结扎神经病理性疼痛
- 关节冲洗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K-LⅡ、Ⅲ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观察关节冲洗术联合膝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8-12—2020-02诊治的77例Kellgren-LawrenceⅡ、Ⅲ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0例采用关节冲洗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观察组),37例单纯于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后1周、2周、12周疼痛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及WOMAC评分。结果治疗中及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关节感染、出血及下肢运动感觉障碍等并发症。治疗后疼痛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及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12周疼痛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及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冲洗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可有效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及膝关节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透明质酸钠注射。
- 谷桢黄爱苹谢磊黄铮李敏王振鹏王开强薛纯纯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冲洗术透明质酸钠
- 信息管理下自控鞘内镇痛治疗晚期癌痛与传统管理的比较被引量:4
- 2018年
- 据报道癌症病人约60%~90%伴发混合性疼痛(伤害性、神经性、心因性等),其中10%~20%的癌症疼痛病人接受常规镇痛治疗不能缓解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和病程转归,甚至发生自杀等重大社会问题[1,2]。因此,有效镇痛成为癌症病人治疗的重要内容,甚至成为主要内容。研究表明,从2003年起至2020年全球将新增1 500万癌症病人[3]。癌症相关疼痛的治疗可能成为全球医疗保健系统的主要问题,其中费用高昂与管理缺失是最主要的难题。由于非鞘内药物长期镇痛存在镇痛不足、副作用大等因素,鞘内药物输注治疗已成为中重度慢性疼痛的标准部分[4]。
- 谢磊黄爱苹谷桢顾艾娜王振鹏王开强
- 关键词:镇痛治疗信息管理晚期癌痛鞘内医疗保健系统
- 基于“治未病”探讨无麸质饮食对桥本甲状腺炎的影响
- 2025年
-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理论之一,根本在于通过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发展。桥本甲状腺炎(HT)以甲状腺自身抗体升高为特征,高抗体会导致甲状腺细胞损伤,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是常用手段,而生活饮食干预往往被忽视。无麸质饮食是基于“治未病”理念提出的一种新的饮食方式,可以避免麸质中的麦醇溶蛋白引发免疫炎症反应,同时中医药治疗在选药时也应减少含有麸质中药的使用。本研究旨在从“治未病”理论出发,探讨无麸质饮食对桥本甲状腺炎的影响。
- 刘雅菲王群谷桢贡翊斐刘津高瑛顾渊李涛
-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中医治未病
- CT导航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 2017年
-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顽症之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病率约为3-5/10万,并且随着年龄上升[1]。临床首选药物治疗,然而对于药物治疗疼痛不能缓解、不能耐受药物副反应的患者,必须借助外科方法治疗。目前,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方法大概可分为三类:微血管减压术、射频热凝术、立体定向放射术。微血管减压术属于神经修复性手术,能够保留三叉神经功能,但是术前必需要有微血管压迫的充分证据。对于影像学排除了神经压迫的病例,目前仍然选择神经传导阻滞及毁损性手术治疗。上海市中医院疼痛科利用射频热凝术治疗1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黄爱苹谢磊谷桢王开强
-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从络论治体会被引量:9
- 2023年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为顽固性难治性神经痛,属中医络病范畴。其发病部位与络病相符,病程与络病病程相似,疼痛形式多样的发病机制与络病病机相似。络损不复为其病机关键,治疗采用三期辨证、从络论治的方法。初期为毒损络脉,予自拟清毒舒络方以清热解毒、舒络止痛;中期为络脉瘀阻,予自拟活血通络方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晚期为络虚不复,予自拟补虚护络方以益气养阴、护络止痛。同时根据疼痛不同部位及性质选用相应的止痛药对及引经药;局部疼痛迁延难愈时,采用刺络放血以祛瘀生新、畅达络脉,提高疗效。
- 薛纯纯谢磊李晓锋黄爱苹黄爱苹谷桢温馨林李亚南蒉文筠王开强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络病从络论治刺络放血
- 经皮椎间盘微创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 目的:经皮椎间盘微创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09—2014年诊断为交感型颈椎病患者56例,其中男15例,女41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4.2岁,病程6个月~15年,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病变椎...
- 薛纯纯蔡剑峰李晓锋谢磊谷桢李夏黄爱萍王开强
- 关键词:交感型颈椎病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激光汽化减压术射频消融术
- 经皮椎间盘微创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效果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盘微创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8月诊断为交感型颈椎病患者56例,年龄22~64岁,病程6个月~15年,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病变椎间隙的高度选择不同的微创治疗方法,其中病变椎间隙/正常椎间隙高度比值≤1/3,采用经皮射频消融术(Ⅰ组,n=19);比值1/3~2/3采用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Ⅱ组,n=12);比值≥2/3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Ⅲ组,n=25)。于治疗前、术后2周、1、3和6个月时采用20分评分法评价交感神经症状,术后2周及术后6个月记录主观满意度,患者主观满意度分为优、良、中和差4个等级。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6个月随访。与术前比较,Ⅰ组和Ⅲ组术后各时点、Ⅱ组术后2周、3和6个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降低(P〈0.05)。术后2周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67.9%,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主观满意度优良率76.8%。
结论经皮椎间盘微创治疗交感型颈椎病近期疗效显著。
- 薛纯纯蔡剑峰李晓锋黄爱萍谢磊谷桢李夏王开强
- 关键词:微创性颈椎病交感神经
-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素对脊神经结扎大鼠的镇痛机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大鼠鞘内注射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素(BDNF)对神经病理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SNL组、生理盐水(NS)组、空载(AAV0)组、BDNF组、BDNF+KCC2拮抗剂(Furos)组、BDNF+NS组。于造模前、注射后0、3、7、14、21 d分别测量大鼠患侧痛阈值。结束后WB检测脊髓背角BDNF、KCC2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各组与正常组比较痛阈值明显下降(P<0.001);注射后14、21 d,BDNF组与SNL、NS、AAV0组比较痛阈值升高(P<0.001)。BDNF+Furos组注射后痛阈值明显低于BDNF、BDNF+NS组(P<0.001)。注射后21 d,BDNF组与SNL、NS、AAV0组比较BDNF、KCC2表达上调(P<0.001);BDNF+Furos组与BDNF、BDNF+NS组比较,KCC2表达下降(P<0.001)。结论AAV介导的BDNF在鞘内表达对SNL大鼠可起到镇痛作用,此作用与KCC2的上调有关。
- 黄爱苹章巧琪谷桢薛纯纯王开强谢磊
- 关键词:腺相关病毒神经病理痛
- C型臂引导下椎旁神经联合腋前线肋间神经射频
- 2015年
- 观察椎旁神经联合腋前线肋间神经射频治疗胸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 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胸段PHN患者30例,C 型臂引导下行椎旁神经射频治疗,治疗后第4天联合行腋前线肋间神经射频治疗,观察患者椎旁神经射频治疗前、治疗后1d、3d、5d、7d、15d、30d的疼痛程度、睡眠评分,治疗前、治疗后血压心率变化及并发症。结果:28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疗效不佳,治疗前与治疗后1d、3d、5d、7d、15d、30d的VAS、AI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d、30d的VAS、AIS低于治疗后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心率均下降。结论:C型臂引导下椎旁神经联合腋前线肋间神经射频治疗胸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效,优于单纯椎旁神经射频治疗,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 谢磊黄爱苹谷桢
- 关键词:胸段射频椎旁神经肋间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