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平
- 作品数:67 被引量:163H指数:7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眼前节重建术治疗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利用不同保存方法的角膜供体材料行眼前节重建术治疗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12只湿房保存的新鲜角膜植片(Ⅰ组)与20只全眼球冷冻活性保存的角膜植片(Ⅱ组)对32例(32只眼)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行眼前节重建术,术后观察真菌复发、继发青光眼、植片排斥反应、术后视力及植片透明等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31例成功地保存了眼球,1例患者真菌复发,最终摘除眼球。发生排斥反应18例(56%),其中Ⅰ组10例,平均发生于术后2.31个月,植片透明率为75%(9/12);Ⅱ组8例,平均发生于术后5.43个月,植片透明率为65%(13/20)。术后半年随访最佳矫正视力,15只眼(47%)等于或好于0.3,8只眼(25%)等于或好于0.1,9只眼(28%)低于0.1。结论利用不同方法保存的角膜材料行眼前节球壁重建术,使经抗真菌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均无法控制的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得以保全眼球,为获得部分视功能争取了一线希望。
- 于静高明宏蓝平年春志
- 关键词:眼感染真菌性眼前节深低温
- 超低温(-196℃)保存角膜缘上皮细胞的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不同的低温冷冻条件对角膜缘上皮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二甲基亚砜和不同的降温速率保存兔角膜缘上皮组织;以台盼蓝染色方法计数角膜缘表层上皮细胞的存活率;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方法观察低温保存的角膜缘上皮细胞生长情况,并采用若丹明B染色法对原代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定量测定;将低温保存带有角膜缘的角膜进行器官培养,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角膜缘上皮细胞的PCNA表达。结果二甲基亚砜浓度梯度对低温保存的角膜缘表层上皮细胞存活率有显著影响,程序降温的效果明显优于非程序降温。体外细胞培养显示,二甲基亚砜浓度梯度和降温方法对角膜缘上皮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性影响(P>0.05);血清培养组优于无血清培养组(P<0.05,P<0.01)。器官培养1周时,低温保存的角膜缘上皮细胞核中均可见PCNA表达,染色阳性细胞主要在基底细胞层。结论角膜缘干细胞具有较强血清依赖性和低温耐受性,提示超低温保存角膜缘上皮具有可行性。
- 高明宏张劲松蓝平
- 关键词:角膜缘上皮细胞细胞培养PCNA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含量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48、72h后测定全血空腹血糖、尿糖,血糖>16.5mmol/L,尿糖在(+++)以上者确定为糖尿病大鼠。发病后第4、8、12和16周检测视网膜组织中cAMP和cGMP含量。结果:在实验各时点,实验组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病程延长差异更为明显,而cGMP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高血糖状态下视网膜组织中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明显降低所致的视网膜局部微循环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有关。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的代谢功能障碍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 李祖荣王雨生蓝平徐旭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
- 3种低温保存板层角膜移植材料的电镜观察
- 1999年
- 目的:评价低温保存板层角膜移植材料的效果。方法:将15只人尸角膜分三组保存2年:4℃甘油脱水法、角膜液氮冷冻法、全眼球液氮冷冻法。并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第一组中,角膜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疏松,缺乏连续性,可见广纤维变性,纤维间可见极低电子密度灶。第二组中,角膜胶原纤维排列规则、连续,电子密度均匀,纤维间可见散在扩大的空隙,呈低电子密度灶。第三组中,角膜胶原纤维排列规则、连续,电子密度欠均匀,纤维间隙增大,可见弥漫的电子密度减低灶。结论:对一般治疗性板层角膜移植,可选用全眼球液氮冷冻法,因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较好。
- 蓝平高明宏姜彩辉阎玲王世贤孟彤柏
- 关键词:超微结构角膜移植电镜
- 眼表面重建术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根治效果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0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复发性翼状胬肉根治性治愈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 :在根治性切除基础上 ,联合行改良设计的眼表面重建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39眼 ,与角巩膜缘重建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2 1眼进行对照性分析 ,以术后纤维血管组织增生为评价标准 ,平均随访时间 13.2 5± 3.17个月。结果 :角巩膜缘重建术组 (2 1眼 )获得根治性治愈者 16眼占 76 .19% ,真性复发者 1眼占 4.7% ,具有明显纤维血管组织增生 ,但未超过角膜缘 ,提示有潜在复发可能者 4眼达 19.0 5 %。眼表面重建术组 (39眼 )全部获得根治性治愈 ,均未出现术后纤维血管组织增生 ,两组间比较、 (x2检验 ,x2值为 9.44 3,p<0 .0 0 5 ) ,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未出现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 :对复发性翼状胬肉行根治性切除联合眼表面重建术可完全消除术后纤维血管组织增生 ,达到彻底根治的理想效果 ,该方法应推荐作为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特别是伴有睑球粘连者的首选术式。
- 范忠义蓝平杨雯孟彤柏曲静涛李宝储
- 关键词: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式疗效
- r-干扰素和地塞米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许多眼病有关,作者采用MTT比色法检测,r-干扰素和地塞米松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r-干扰素在0.1─10000μ/ml剂量时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没有直接抑制作用,地塞米松在0.01─1000μg/ml剂量时对成纤维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 蓝平范忠义李宝储刘民培吴景天
- 关键词:干扰素成纤维细胞地塞米松视网膜病变青光眼
- 胎儿球结膜成纤维细胞的离体培养被引量:1
- 1995年
- 离体成纤维细胞培养为眼科有关疾病研究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模拟实验条件。为使这种模拟条件更附合正常人眼组织学特点,作者首次取材人胎儿球结膜作成纤维细胞培养,获得成功。文中具体介绍了人胎儿球结膜培养成纤维细胞的方法。
- 蓝平范忠义李宝储刘民培吴景天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胎儿细胞培养球结膜
- 深低温保存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厚度和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深低温保存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厚度和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SP -2 0 0 0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 (Topcon ,日本 )和角膜内皮分析仪 ,对 2 6眼冷冻植片的术后植片厚度和内皮细胞变化进行了临床动态观察 ,并以 3 2眼新鲜植片做对照。结果 :术后 1个月 ,冷冻植片组的植片厚度显著大于新鲜植片组 (P <0 0 1) ;术后 3、 6和 12个月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术后 1、 3、 6和 12个月 ,冷冻植片组内皮细胞密度均显著低于新鲜植片组 (P <0 0 5 )。术后 1和 3个月 ,冷冻植片组内皮细胞丢失率、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比率均与新鲜植片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P <0 0 5 ) ;术后 6和 12个月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深低温冷冻保存的角膜存在一定潜在损伤 ,移植术后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形态学改变比新鲜植片显著 ;植片水肿恢复速度较慢。但术后 1年仍然具有维持角膜透明的内皮细胞密度、正常的细胞形态和正常的角膜厚度。
- 高明宏蓝平孟彤柏曲静涛夏国英
- 关键词:角膜内皮显微镜穿透性角膜移植
- 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早期手术治疗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早期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的双切口提上睑肌腱膜瓣 -额肌吻合术治疗 15例 (2 2眼 )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合并遮蔽性弱视的患儿 ,年龄 4~ 12岁 (平均 6 5岁 )。结果 术后上睑缘高度变化具有明显规律性 ,术后早期上睑缘回落较快 ,幅度较大 ,一般在术后 1周时 ,平均下降 2 5mm ;术后 1个月时上睑缘高度又有所回升 ,平均 1mm ;术后 3个月上睑缘高度再次缓慢下降 ,直至术后半年时稳定。随访 1年 ,18眼上睑缘位于角膜缘下 1~ 2mm ,重睑和睑缘弧度自然美观 ;4眼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 ,重睑和睑缘弧度自然美观。术后睑裂闭合不全 ,一般在术后 3个月至半年时消失。本组病例均未发生其它术后并发症。结论 该手术方法适用于早期治疗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 高明宏蓝平于静徐旭禹海肖卉陈颖欣
- 关键词:睑缘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早期手术治疗重睑额肌吻合术提上睑肌腱膜
- 全眼球冷冻保存角膜的板层角膜移植被引量:4
- 1999年
- 全眼球液氮冷冻保存法是一种长期保存角膜材料的方法,在板层角膜移植中可收到与新鲜角膜相仿的临床效果。取全眼球液氮冷冻保存的角膜为35例角膜病变患者实施了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随访1~3年,角膜透明率(包括半透明率)97%,34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 蓝平高明宏姜彩辉范忠义孟彤柏
- 关键词:角膜角膜板层移植冷冻保存液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