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宇黎
- 作品数:28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药材烘干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材烘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材烘干装置,包括鼓风机和底座,还包括烘干釜体和控制器,控制器包括第一开关按钮、第二开关按钮和旋钮开关,所述烘干釜体包括减速机构和若干个盛放组件,所述减速机构和若干个盛放组件均...
- 黄刚王华富丁晓媚朱美晓葛宇黎刘进
- 文献传递
- 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患者血清皮质醇检测的临床意义
- 2008年
-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探讨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患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状况。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检测34例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患者发病时和恢复后上午8时和下午4时静脉血清皮质醇浓度,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上午8时血清皮质醇发病组与恢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发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正常组与恢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下午4时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在发病时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表现为上午8时分泌高峰低平。
- 雷水贤商振球王树民葛宇黎吕娇健李丽波孙慧伶
- 关键词:皮质醇
- 拉米夫定短期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短期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近期疗效。方法 61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治疗意愿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拉米夫定100mg联合阿德福韦酯10mg每日1次口服,3个月后停拉米夫定,单独服用阿德福韦酯。对照组26例,予单独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结果 4周时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71.4%,对照组为42.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第十二周、第二十四周及第四十八周时治疗组两组HBV-DNA阴转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拉米夫定短期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能快速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纤维化情况。
- 蓝晓琳葛宇黎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并发凝血第Ⅶ因子缺乏症1例被引量:2
- 2007年
- 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商人,体重51kg,身高162cm;因发现肝功能异常2年,乏力半年入院。平时月经量偏多,2年前外院体检时发脱肝功能异常,无明显不适,未经治疗。半年前劳累后出现乏力,自觉体力下降,偶伴皮肤轻度瘙痒,无巩膜皮快发黄,无皮肤淤点、淤斑,无良寒、发热、关节痛。当时在外院查肝功能示ALT 172U/L,AST 99U/L,GGT 593U/L,ALP 339U/L,
- 雷水贤孙慧伶吕娇健葛宇黎兰乐健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并发症病例
- 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清核转录因子-κB和抑癌基因p53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其对核转录因子-kB和抑癌基因p53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两组治疗后核转录因子-kB及p53表达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核转录因子-kB及p53表达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卡氏评分(84.32±12.31)分,高于对照组的(64.32 ±11.24)分(t=21.295,P< 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AFP水平(121.23±21.43)μg/L,低于对照组的(189.44±36.42)μg/L(t=19.853,P<0.05);观察组治疗后核转录因子-kB及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44%和2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和33.33%(x^2=6.597、5.784,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15.56%,低于对照组28.89%(x^2 =6.126,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6.67%和82.22%,高于对照组的75.56%和64.44%(x^2=4.927、7.192,均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化疗栓塞术基础上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卢毅吕娇健葛宇黎倪霜玲
- 关键词:化疗栓塞核转录因子-ΚB基因N3
- 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HA、ⅣC及IL-6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葛宇黎王树民孙慧伶
- 关键词:IL-6检测乙肝肝硬化肝硬化患者血清HACHILD-PUGH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粘膜TNF-α、ICAM-1及CD44s的表达
-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炎症性肠病.其发病可能与环境、遗传、感染、免疫、精神及过敏等因素有关.其中免疫因素在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在UC...
- 葛宇黎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TNF-ΑICAM-1CD44S免疫组化
- 文献传递
- 酒精性肝损伤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损伤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收诊的8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在多烯磷脂酰胆碱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肝脏影像学变化、肝功能指标、血脂水平、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观察组的正常肝脏病例多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的中度、重度脂肪肝病例均少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观察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的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尿素氮在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用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可有效减轻患者肝损伤,控制血脂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患者肾功能无影响,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可靠。
- 龙思琴葛宇黎喻秀峰刘清秀
-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肝功能
- 中医体质辨识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A、LN、Ⅳ-C、P-Ⅲ-P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5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6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体质辨识治疗,两组均治疗24个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两组肝纤维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Ⅲ-P)]及免疫功能指标(T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同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HA、LN、Ⅳ-C、P-Ⅲ-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t=4.453、12.839、21.294、10.554,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CD_3^+、CD_4^+、CD_4^+/CD_8^+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CD_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D_3^+、CD_4^+、CD_4^+/CD_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D_8^+显著低对照组治疗后(t=21.144、12.458、17.387、10.819,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_3^+、CD_4^+、CD_8^+、CD_4^+/CD_8^+无显著性变化(P均>0.05)。治疗后两组SF-36量表各维度PF、RP、BP、GH、VT、SF、RE、MH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均<0.05),但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t=6.865、8.620、10.785、18.956、9.605、8.127、16.695、7.452,P均<0.05)。结论中医体质辨识治疗可以降低慢性乙型肝炎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王树民孙慧伶葛宇黎吕娇健宋力伟
- 关键词:中医体质辨识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生活质量
- 腺苷蛋氨酸伍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症8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由于机体功能衰退,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患者易出现肝内胆汁淤积,黄疸持续时间长,肝功能恢复慢,治疗效果较年轻人差。腺苷蛋氨酸用于病毒性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已得到广泛认同,因此我们尝试采用腺苷蛋氨酸伍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戊肝肝内胆汁淤积症,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雷水贤吕娇健王树民葛宇黎
- 关键词:肝内胆汁淤积症戊型病毒性肝炎腺苷蛋氨酸老年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