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珺
-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苏共悲剧的政治学分析
- 苏共亡党亡国亡制是二十世纪一个永恒的“历史之謎”,正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它向世人陈述着逝去之痛,其中确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本文从政治学的角度对苏共悲剧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探讨,并得出如下粗浅的看法:政...
- 胡珺
- 关键词:政治学分析政治机制政治文化
- 文献传递
- 邓小平对毛泽东党建思想的新发展被引量:2
- 2004年
- 潘正祥胡珺
- 关键词:邓小平毛泽东党建思想党的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党建思想
- 低浓度稀土掺杂聚合物微观结构研究
- 该论文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分别是扩展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tendedX-rayAbsorptionFineStructure,EXAFS)研究低浓度稀土掺杂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和光谱方法(荧光和吸收)研究稀土配合物溶...
- 胡珺
- 关键词:微观结构荧光光谱激发光谱
- 文献传递
- 略论邓小平对毛泽东党建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 邓小平在科学总结我党历史与现实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深入研究世界其他各国共产党兴衰成败的基础上,对毛泽东的党建理论进行了三大创造性发展,全面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党建战略思路的创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要...
- 潘正祥胡珺
- 关键词:党建理论毛泽东武装斗争
- 文献传递
- 邓小平对毛泽东党建理论的创造性切换——兼论新时期党建理论的综合创新
- 2004年
- 党的建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对毛泽东的党建理论进行了三大历史性切换,提出了“要一心一意搞建设”、“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和“主要是防止‘左’”的重要论断。21世纪党的建设,需要积极借鉴与综合创新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党建理论的宝贵经验,以实现党的事业创造性发展。
- 潘正祥胡珺
- 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党建切换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的理论思考被引量:11
- 2005年
- 在高校大学生各方面基本素质的培养中,思想政治素质无疑居于核心地位。本文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基础上,试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问题作一理论探讨。
- 潘正祥胡珺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 试论前苏联“科教兴国”战略的结构性失误
- 2005年
- “科教兴国”是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的共同经历与主要经验。但前苏联在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重大失误,即过度重视发展军事重工业,扭曲了“科教兴国”的前提与目的;固守僵化的计划体制,遏制了“科教兴国”的动力与活力;因歧视和压制知识分子,忽略了“科教兴国”的关键与中坚。这些结构性失误,不仅直接决定了前苏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效果,而且对前苏联的解体有着深刻的影响。有鉴于此,总结和归纳了前苏联在制订“科教兴国”战略中的结构性失误。
- 潘正祥胡珺
- 关键词:科教兴国
- 柳孜运河遗址出土刻莲瓣白釉盏和青白釉碗的研究与修复
- 柳孜运河遗址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的故道,它的发掘向人们印证了这片土地昔日的繁荣。唐代沉船、宋代码头和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窑口的瓷器使得该遗址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掘之一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使它当之无愧被收录于世...
- 胡珺
- 什么样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去弘扬和培育被引量:4
- 2003年
- 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现阶段,我们既要坚持弘扬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坚持弘扬上个世纪无数仁人志士创造的“革命精神”,又要积极培育科学、民主和法治等现代精神,方能与时俱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源源不断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撑。
- 潘正祥胡珺
- 关键词:民族精神弘扬
- 吴汝纶与我国近代教育创新被引量:3
- 2004年
- 接受了西方新思想的我国近代教育先驱吴汝纶 ,在清朝末年从当时的社会实际出发 ,提出了兴“西学”、废科举、办学校的主张。吴汝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对推进我国近代教育创新功不可没。
- 潘正祥胡珺
- 关键词:吴汝纶中国近代教育史清朝末年废科举